冲孩子发脾气,若看不见“微妙关键点”,我敢肯定你会左右为难

内驱力谈家教 2025-04-01 04:50:03

先说结论:你可以对孩子发脾气!但是有前提。

前提就是——要看到你的生气,是因为孩子影响了你,还是你想控制他(朝你的方向走)。

这两者差别很大,是另一个“微妙关键点”!若看不到它,教育中你肯定会左右为难或迷茫。

01

发火也不是,不发火也不是

昨天和一位爸爸聊,当中聊到一个点——

他有时对孩子的行为表现很不满意,很想把孩子说一顿!但是,又担心说教或责怪了他,反而影响孩子状态,对学习不好。

一般情况下,他选择“不说”,只不过心中多少有一些憋屈!

这个现象很常见,可能很多人都经历过。

一方面“想发火”,这是内心的本能反应,另一方面又告诉自己“不能发火”,这来自是大脑的声音(各种教育观念告诉他的),以至于造成“心脑不一”,内耗自己。

02

“正确的废话”

这个问题网上有很多“答案”,各有各的道理!

只不过在实际情境的落地中,我不知道是否都真的有体验过,又是否真的凑效,还是只是“理论上”的。

经过多年的落地实操,事实上我要告诉你:“不发火”是对的,“发火”也是对的。

哈哈,听上去像一句废话是不!

第一,“不发火”是因为我们要顾及孩子的感受,而不是任凭自己无谓的宣泄。

第二,而“发火”则是表达自己,人有情绪这再正常不过了,而且,情绪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

既然横竖都一样,那到底该咋样了?

好,关键点来了,这里面有个“微妙关键点”,认真往下看。

03

微妙关键点

这个微妙点的核心在于:你到底为何而生气。

举个例子,孩子把你房间弄乱了,你莫名烦躁,为何?

是因为你得花额外时间来收拾,还是你觉得他就是一个“爱搞得乱七八糟”的人?

再比如,孩子作业很不认真,你看着很不爽,为何?

是因为担心老师来找你麻烦,还是你担忧以后的学习不好,前途堪忧?

我告诉你,这两者是不一样的 ,很大不一样。

前者是孩子的行为带给了你实际的影响而引发的,而后者是你个人的“视角”和“心态”而导致的。

前者你需要表达,因为我们要关心自己的需求呀,而且同时也是间接在教孩子要“考虑他人感受”。

后者其实你自己的问题,你需要调整的是自己,而不是责怪孩子,冲孩子发泄!

你明白了吗?所以,结论就是如下:

1

如果是孩子的某些言行,对你产生了“不好影响”,你完全可以并应该表达出来(包括发脾气);

2

如果是你看不惯孩子的言行,觉得他这样做所谓的“不对”、“不好”(可能只是因为跟你不一样),然后企图控制孩子朝你的方向走,或变得和你一样,那你就不应该发火。

类似这样的“微妙关键点”还有很多,如果看不到这些落地点,我几乎可以确定,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你必然会左右为难或焦虑迷茫。

-

真正好的动力之源就是“好感觉”……要想从根上解决孩子不自主和没动力问题,或想跨越“知”“行”鸿沟,请私信,针对性帮你“落地”

/ END /

原创 | 一点老师

内驱力咨询师、健心教练、半个修行人。爱看本质、喜讲系统、力求实效

0 阅读:6
内驱力谈家教

内驱力谈家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