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生死战:以八千对十万,李光弼赢下安史之乱中最不可思议一仗

东政谈历史 2024-07-19 12:12:32

大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二月,河东重镇太原,伪燕十万大军围城猛攻的第四十天……

晨曦初绽,太原城头唐军的旗帜已悄然更换,厚重的吊桥正在缓缓下落,此刻战场对面的丘陵之上,伪燕范阳节度使史思明,望着即将洞开的城门,脸上不由露出几分难以掩饰的得意之色。

顿兵城下鏖战月余,寸功未建却吃尽苦头,令心高气傲的史思明备受打击,但顽固的太原城和李光弼这个宿命之敌,终究还是在其强大的武力威慑下选择了臣服。

寒风吹过,上千名燕军士兵从营垒中整齐出列,带着胜利者的骄傲,昂首向太原城垣挺进。

突然,一声巨响由脚下传来,战场周遭顿时烟尘四起,伴随着无数痛苦的惨叫哀嚎,城门外方圆数十丈的地面,顷刻之间全部塌陷。

刚才还在耀武扬威的叛军,尚未反应过来便全部坠入坑底,或被泥土活埋、或被尖刺洞穿,上千人几乎是在顷刻之间,便被这突如其来的“黑暗深渊”吞噬了生命。

假意归降,还暗中在城外挖设陷阱,史思明大呼中计之余,眼见这许多惨死于城下的士卒,心内更是怒不可遏。

战鼓擂响,无数士兵开始冲锋,中军旌旗此刻陡然升起,那是不顾一切猛攻的信号——燕朝悍将发誓要用最残暴的手段,彻底赢得这场战争!

但愤怒的史思明不会发现,就在其下令猛攻之际,太原城楼上不起眼的阴影处,那双一直注视着战场的眼睛,此刻却露出了择人而噬的寒光……

南下或西进:安禄山的战略选择

公元756年年末,安禄山并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向尽头,在顺利攻占洛阳和长安之后,“大燕皇帝”定下了全力进攻太原的战略目标。

此时,大唐东、西二京沦陷,玄宗仓皇逃亡蜀地,继位的肃宗在朔方一隅苦苦支撑,安禄山已然胜券在握,为何却还要执意夺取远在河东的太原?

这一切的渊源却还要从其范阳起兵说起……

叛乱之初,对安禄山而言,由河北老巢出发,其实存在两种路线上的选择:

其一:由河北地区直接向南,渡过黄河再折而向西,夺取洛阳后进入关中,最终攻取大唐京师长安。

因为大唐疆域的兵力布置呈外紧内松的状态,叛军若由河北南下,所受阻力相对较小,能够快速直插中原腹地。

其二:向西翻越太行山占据太原,继而控制山西,即当时大唐的河东地区,经朔方军镇再南下关中。

按此计划出兵,因为沿途多是山地、高原,征途必然更为坎坷,而且将直面大唐最强的河东、朔方、河西、拢右等军镇,过程艰难不说,还要冒巨大的风险。

但如果西进成功,将一劳永逸地瓦解唐朝西北边镇的所有军事力量,安禄山叛乱集团也将在这场巅峰对决中立于不败之地。

而正式开战之前,安禄山也曾做过向西进攻、控制太原府的尝试——派人以进献神射手为名,将当时的河东节度副使杨光翙诓骗出城,然而杨光翙虽中计被擒,但因为打草惊蛇,太原守军立刻闭门不出,安禄山的叛乱意图反而因此提前暴露。

所以,安禄山最终还是选择了更为保守、风险更低的一号方案——由河北南下,直插中原腹地,并在起兵三十四天后,便取得了攻陷东都洛阳的重大战果。

但是,这个看似更简单、迅捷的选择却留下了一个致命的隐患,叛军兵力主要分布在范阳与洛阳两地,由于未能彻底肃清卧榻之侧的河东地区,给了唐军从西面直接攻击河北腹地的可能。

而安史之乱爆发后,朔方节度使郭子仪与河东节度副使李光弼,便立即由河东出兵,翻越太行山后相继攻克常山、嘉山,进而兵围博陵,基本切断了范阳与洛阳间的联系。

此时,整个安禄山兵团已陷入分隔两地、首尾不能相顾的危险境地。

然而形势一片大好之际,玄宗昏庸失策,强令坐镇潼关的哥舒翰东出迎敌,导致二十万唐军兵败灵宝,最终天险潼关失守而长安告急。

李隆基闻讯仓皇出逃蜀中,而太子李亨则在马嵬坡兵变后,领兵北上朔方治所灵州,并于756年七月在三军拥立下登基称帝。

与攻占叛军老巢相比,保证皇帝的安全,当然是最为紧迫和重要的事情,因此肃宗(李亨)登基后便立刻下诏,命安西、北庭、河西、拢右等各路节度使火速勤王。

而郭子仪、李光弼麾下的朔方、河东两大兵团,也只能奉诏撤军,由河北回援朔方。

此后,郭子仪领五万朔方军主力拱卫灵武天子行在,而李光弼则被肃宗任命为户部尚书兼北都(即太原)太守,率河东五千兵马出镇太原。

叛军迫在眉睫的危机得以化解,此时大唐的兵力基本都集中在朔方一带,而河东兵力空虚,安禄山自然要趁机消除大燕帝国北面的这个心腹大患。

拿下太原并控制整个河东地区,进,可直接威胁西面的朔方军镇,对大唐王朝的中枢所在保持军事压力;退,则能切断唐军进攻河北的唯一通道,从而保证河北地区的侧翼安全,可谓是一举两得。

十万叛军,四路来袭

756年冬,安禄山命令各路燕军将领向河东治所太原城集结,长达两个月的太原争夺战,就此拉开序幕。

此次叛军兵分四路而来,具体的作战安排如下:

东路,史思明由河北地区的博陵出发,出太行八径之一的井陉而兵临河东;

南路,蔡希德从洛阳发兵,渡过黄河后过太行陉,直插上党地区,再北上进攻太原;

北面,由高秀岩从云中郡(大同)向南推进,翻越雁门关(东陉关)所在的句注山,直插太原盆地;

最后一路,牛廷介领兵由老巢范阳出发,经飞狐径入河东,与史思明所部一样,从东面进攻晋阳城。

四路大军合计十万之众,从东、南、北三个方向围困太原城,只有西面茫茫的云中山、吕梁山一侧,因为尚属唐廷控制范围,而没有部署进攻的兵力。

不过叛军的主要目的是拿下晋阳城,将唐军逐出河东地区,并非是要全力杀伤太原守军的有生力量,因此“围三阙一”反而成为了最好的战略选择。

而作为此次围攻太原的主帅,史思明深知时间紧迫,必须集中力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得手,否则一旦大唐安西、北庭的精锐边军赶赴朔方,郭子仪兵团随时都有可能再度进援河东地区。

当然,史思明也有足够的自信,虽然在河北交战时屡屡为李光弼所败,但此时其麾下集结十万人马,而太原仓促应战兵力又捉襟见肘——胜负强弱,似乎已不言自明。

掘地为壕,捏土成砖

眼见叛军汹涌而来,整个太原城都弥漫着一种“此战必败”的悲观气氛,这并非怯战畏敌,而是因为太原的规模实在太大,而守卫的兵力又过于单薄。

太原城始建于贞观十一年,作为大唐王朝的北都,河东道藩镇治所,其整个城垣周长超过四十里,城墙高度也接近15米。

而此时城内除了李光弼带来的五千河东兵马,只有临时动员的三千多地方团练义勇。

以不足一万人的杂牌混合部队,抵御叛军十万精锐进攻,还要守住如此漫长的城墙防线——太原保卫战,几乎从一开始就是个不可能完成对任务。

在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将领都认为应该尽量加高城墙,以此增强防御能力,希望能以此拖到朔方唐军驰援。

然而主帅李光弼却并未采纳这个看似正确的建议,因为叛军旦夕将至,即使全城动员,短时间内将四十余里的城墙进行统一修缮加高也不太现实,而且还会将太原军民弄得疲惫不堪。

所以李光弼选择了一条见效更快,动用人力、物力却相对较少的方法:在太原城外挖掘出一条环城深壕,而且还颇为神秘的下令,将沟底挖掘出的淤泥尽数带回城内,并烧制出了数十万块土砖,至于用途如何,李光弼却并未言明。

公元757年正月,李光弼刚刚完成对城垣的紧急防御工事之后,十倍于己的叛军,也已经分由四个不同的方向,汇聚到了太原城下。

太原之战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对于史思明个人而言,当然也是击败李光弼这个宿命之敌的最好时机。

望着眼前巍峨耸峙的城池,燕朝悍将不禁有些心潮澎湃,甚至已经开始向手下将领描绘日后长驱朔方的美好愿景。

光弼之兵寡弱,可屈指而取太原,鼓行而西,图河陇、朔方,无后顾矣!——《旧唐书·卷六十》

然而开战之后,情况却完全出乎史思明所料,叛军人数虽众,但并未携带太多攻城器械,四面环攻之下,也仅有寥寥无几的士兵依靠云梯艰难登临城头,只是很快又被守军的滚木、巨石逼退。

而好不容易捣毁坍塌的城墙,转瞬之间便被唐军从内部奇迹般修复,原来开战之前李光弼准备的秘密武器开始发挥作用——燕军每破坏一处城墙,李光弼便命人用土砖把缺口迅速堵上,根本不给对手任何机会。

为加大进攻力度,史思明只能派出三千人返回河北搬运攻城战具,不料李光弼早有防备,提前在归途中设置伏兵拦截,不仅将护送的燕军悉数剿灭,更把所有辎重、器械全都付之一炬。

此后一个多月,十万叛军顿兵城下日夜狂攻,而太原城却是岿然不动,坚如磐石。

地道偷袭,诈降反击

此时的伪燕叛军,既无重型火炮,也乏攻城器械,空有十万之众,也不可能用士兵的血肉之躯去撞开太原的坚固城墙。

眼见强攻无法奏效,史思明便亲自挑选了一批精锐骑兵组成机动部队,准备当主力正面进攻时,便利用这支“奇兵”在其他方向寻找破绽,一旦发现城防的薄弱环节,便立即进行攻击。

但史思明的如意算盘很快又遭落空。

因为太原城的防御体系异常严密,不管对手进攻与否,也不管白天黑夜,每名守城士兵都是枕戈待旦,每段城墙也都遍布岗哨,外加巡逻队时刻游弋,确保不会发生意外,所以燕军骑兵根本无机可乘。

而主帅李光弼自开战以来,更是每日都在城南搭设的简易帐篷中指挥调度,直到敌军退去,并将手中军务全部处理完毕,才匆匆返回府邸短暂休息。

强攻、偷袭均无从得手,史思明开始使用非常规手段——在保持进攻压力的同时,每日交战的间隙,便派人到城下放声叫骂,企图通过羞辱、激怒李光弼的方式,逼其出城决战。

然而,让史思明十分惊诧的是,叫阵的士兵不仅没有将守军“引蛇出洞”,反而接连在战场上莫名其妙地失踪。

但说“失踪”,似乎又不太准确,因为这些突然消失的燕军将士,不久之后便会灰头土脸地出现在太原城头,然后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李光弼下令斩杀祭旗。

直到史思明亲自到前线观战,才发现其中“奥秘”,原来李光弼在军中张榜悬赏,寻得几名善于土工作业的奇人异士,交战之际,工匠们已将地道从城墙之下悄然挖到了两军阵前。

每当燕军士卒前来叫嚣喝骂,躲藏于地道内的唐兵便突然掀开覆盖物,再把毫无防备的敌人一把拽入地道。

因为得地道暗中相助,唐军士兵在战场是神出鬼没,燕军之中则是人人自危,步兵攻城时更是提心吊胆,深怕稍有不慎就会被脚下的陷阱突然吞噬,

而攻城云梯也很快失去了作用,因为一旦靠近城墙,地面便会随即塌陷,然后连人带梯,瞬间跌落于城下的深坑之中。

李光弼还特意赶制了一批大型投石机,一旦对手发起冲锋,投石机抛射的巨石便会劈头盖脸地从天而降,每一块巨石落地,“辄数十人死”,烟尘之中,叛军死伤惨重。

伤亡在持续增加,史思明只能下令全军后撤,直至投石机射程外的安全距离,再行安营扎寨。

进攻虽暂时停止,但叛军却依然将太原城包围得水泄不通,史思明见无计可施,也顾不得时间紧迫,决定采取长围久困之法,只待太原城内粮草耗尽而守军饥疲不堪时,再重新发起致命一击。

时间转眼过去四十多日,太原城果然难以为继,李光弼无奈派人出城请降,并约定了日期进行交接缴械。

史思明大喜过望,按照相应时间,安排上千人出营接收太原城,不料士兵刚刚走出营门不远,一阵轰然巨响,大片土地突然开裂塌陷,所有燕军官兵顿时被活埋于坑底。

原来,在停战的这段时间,唐军“工兵”并未休息,而此时地道也已经从太原城内悄然延伸到了叛军大营之前,等到时机成熟,李光弼便下令烧毁支撑坑道的木桩,地面自然瞬间垮塌。

因事发突然,叛军营寨内顿时一片慌乱,而李光弼则乘势出击,一举斩杀及俘虏伪燕士兵一万余人。

又是地道!史思明只觉得火冒三丈,而其更是无论如何也猜测不到,堂堂河东地区最高军事长官、一代名将李光弼,竟也会用诈降这样的无耻伎俩来进行偷袭。

燕朝剧变,太原退兵

愤怒到极点,容易令人丧失理智,史思明在屡屡受挫之后,已经完全不再考虑伤亡损失的问题,指挥部下不惜一切代价拼命强攻。

战斗从这一刻开始变得异常惨烈,叛军前仆后继,潮水般一波接着一波往上冲,史思明也红着双眼,近乎疯狂地亲自在战场督战,凡有退缩畏战者,一律格杀勿论。

与之相反,李光弼则安坐于太原城中,即便形势万分危急,却依然沉着如故,指挥若定。

箭矢如雨倾泻,巨石呼啸破空,无数鲜活的生命转瞬消失于荒野,十几天的生死恶战,太原城下是伏尸塞路、血流成河。

而此时的史思明也几乎快要绝望崩溃。

从河北到河东,这位以心思缜密、智计过人而著称的燕朝将领,在战场上面对李光弼时,总是一次次被无情地按在地上摩擦。

这种“既生瑜,何生亮”的强烈挫败感,使其深受打击,更令史思明无法接受的是,如今统率十万燕朝精锐,原本准备扬眉吐气一番,结果围攻五十余日,伤亡惨重却拿不下李光弼八、九千乌合之众驻守的太原城。

战胜李光弼,实在太过困难,但如果撤兵退走,此前付出的巨大伤亡将毫无意义,燕朝的西征大业也将毁于一旦,而史思明自己,更是会就此颜面无存。

然而史思明无疑是幸运的——二月初时,一纸来自洛阳的诏令,将其从痛彻骨髓的羞愤和进退两难的彷徨中拯救了出来。

公元757年正月,安禄山次子安庆绪在洛阳弑父登基,而刚刚继位的“大燕皇帝”唯恐河北老巢局势不稳,急忙加封史思明为妫川郡王,并命其立即从太原率军回防范阳。

史思明接到圣旨后如蒙大赦,一刻也没有耽搁就立马带领所部撤回了范阳。而其仓促离开之后,叛军想要拿下太原自然是更加的困难重重。

由于久攻不下,屡战屡败,叛军已然是锐气尽丧,再加上得知安禄山“意外驾崩”,更是因而军心动摇,士气低落。

而李光弼见战机已到,亲率敢死队出城突击,最终大获全胜,斩杀燕军七万余人,蔡希德等将领最终率残部狼狈退军。

捷报传至凤翔(陕西宝鸡)行在,肃宗龙颜大悦,当即加封李光弼为司空兼兵部尚书,并赐爵舒国公。

八千混合部队对决十万燕军铁骑,这应该是整个安史之乱中,唐、燕双方兵力差距最为悬殊的一次较量,李光弼却以最令人信服的方式,赢下了这场堪称不可思议的战争。

而在肃宗决意大举反攻、重夺二京的前夕,太原保卫战的胜利,不仅彻底破灭了叛军占据河东、觊觎朔方的野心,更对提振士气,鼓舞人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 阅读:135

东政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