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苏联主力的BT系列坦克,为何在苏德战争中以悲剧收场?

千历共婵娟 2023-05-13 15:26:30

说起采用克里斯蒂悬挂的坦克,最出名的莫过于是T-34中型坦克,这种研发于苏德战争前的中型坦克是二战中最优秀的坦克之一。然而,大名鼎鼎的T-34中型坦克绝非是苏联第一款采用克里斯蒂悬挂的坦克,早在T-34中型坦克诞生之前,苏联就已经设计了多款采用克里斯蒂悬挂的轻型坦克,而这些坦克就是苏联装甲部队的轻骑兵——BT系列快速坦克。

BT现身

早在苏联刚刚建立的1926年,苏联就已经对坦克这一新式武器充满了兴趣,他们认定坦克将是未来苏联地面武装力量核心支柱,与有“战争之神”的火炮有相同地位。但彼时苏联的工业底子非常薄弱,研发能力更是形同虚设,想要自研坦克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苏联坦克工业的第一步是采购和仿制外国坦克,尽管苏联在当时颇受欧美国家的敌视,但一战后各国糟糕的经济情况也让苏联有了不少引进技术的机会,比如说T-26轻型坦克就是仿制英国的维克斯E型坦克而来。

而BT系列快速坦克的设计核心克里斯蒂悬挂,其实就是苏联在1929年前往美国考察工业技术时,意外的从美国工程师智威·克里斯蒂手中购买来的。所谓克里斯蒂悬挂,实际上就是配备大直径负重轮并使用螺旋弹簧的独立式悬挂,它由前后两个互相连接的圆柱形螺旋弹簧构成,位于前方的为可调式水平螺旋弹簧,后方的则是垂直螺旋弹簧。这种设计有更长的避震行程,可大幅度强化越野性能。

彼时克里斯蒂向美国军方推销他的克里斯蒂坦克受挫,而苏联却注意到了克里斯蒂所设计的克里斯蒂悬挂的意义,在苏联人眼里这简直就是为了苏联那恶劣的道路情况量身打造的。于是苏联方面立刻和克里斯蒂接触,在开出了一个令克里斯蒂满意的价格后,成功购买了两辆无炮塔的克里斯蒂坦克。这两辆坦克被伪装为农业拖拉机送回苏联,而这两辆坦克在苏联的代号里被称之为BT-1快速坦克。

克里斯蒂的原始设计仅仅配备两挺机枪作为武器,且车体结构设计过于复杂,这显然不能满足装甲部队的需求,因此苏联很快就推出了配备37毫米坦克炮,车体结构进行了简化的BT-2快速坦克。这种战斗全重14.5吨的BT-2快速坦克,在M5型12缸液冷汽油发动机的带动下,使用履带时最大时速可达55公里、轮式机动最大时速可达70公里。按照苏联红军当时的设想,BT-2快速坦克已经可以作为装甲战的主力使用,基本满足了他们的战术设想。

BT-5和BT-7

BT-2快速坦克的总产量达620辆左右,BT-3和BT-4两个型号是作为升级型存在,分别采用钢制车轮和换装焊接装甲。很明显,如此低的产量意味着BT-2快速坦克不能完美符合苏联装甲部队的建设需求,因此BT-5快速坦克就在BT-2快速坦克的基础上被研发了出来。当然了,与其说研发,倒不如说BT-5快速坦克可以视为是BT-2、BT-3和BT-4的整合,因为从技术角度来看它真的就只是一次技术整合和升级而已。

事实上,BT-2有很多缺点,比如说汽油机的安全隐患问题严重,原始车轮设计可靠性很低,铆接装甲的防护能力差,37毫米坦克的作战性能不佳。故此,BT-5快速坦克在发动机上换装了B-2型柴油发动机,即便是坦克中弹也不会轻易起火。坦克的主炮也更换为了苏联的45毫米坦克炮,使用穿甲弹可在300米距离上击穿43毫米钢制装甲,或是在1000米距离上击穿35毫米钢制装甲。为了进一步提升防护性能,装甲也采用了焊接装甲,防护性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可以说,BT-5快速坦克在性能上可以全面碾压BT-2快速坦克,因此它的生产在短时间里也变得非常惊人,有赖于苏联工业实力的提升,BT-5快速坦克总产量达到了1884辆,是苏联当时最为仰仗的坦克之一。不过,当时武器的更新迭代是非常快的,BT-5快速坦克在1935年就被新锐的BT-7快速坦克所取代,而这一款BT坦克也可以说是BT系列的巅峰之作了。

BT-7快速坦克有许多不俗的设计,比如说它更早的采用大角度倾斜装甲,虽然最大装甲厚度仅有22毫米,可考虑到它13吨的战斗全重这已经很不错了,尤其是克里斯蒂悬挂本身要求坦克重量不能过大。火力方面其配备的长倍径45毫米坦克炮也相当优越,即便是在苏德战争初期也足以应对德国大部分坦克。

至于发动机方面则有了一些小小的变化,其发动机更换为了M-17T航空发动机,虽然这种汽油发动机有安全隐患,但它可以让BT-7的时速进一步提升,履带状态下最大时速73公里,轮式状态下最大时速86公里。可以说,此时的BT-7快速坦克已经完美符合了苏联对BT系列坦克的全部设想。

然而,正是这样一款坦克在苏德战争爆发前就已经被归类为了失败产品,在苏德战争爆发时更是损失惨重。

悲剧收场的BT坦克

事实上,BT系列快速坦克的设计理念非常有趣,你甚至可以认为它是苏联装甲部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弯路。之所以这样说的原因是,BT系列快速坦克虽然是被视为一种用于装甲战的坦克,在设计理念上颇为接近英国的巡洋坦克思路。但本质上的区别在于,苏联制造BT系列快速坦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将其作为新时代的骑兵使用,而且它要求是必须能够跨越苏联自己那复杂的道路情况。

换句话说,它的设计完全是为了服务于苏联恶劣的道路状况,装甲战反倒在其次。其实这个道理不难理解,在当时装甲部队的运用和相应战术都还处于草创阶段,苏联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国内战争的经验知晓了机动战的需求。可对于未来环境下的装甲战该如何打,部队的机动能力该提升到什么水准,对于未来的战略战术会有什么影响和变化,这些苏联完全是不知道的。

苏联在当时希望用T-26轻型坦克掩护步兵作战,而BT快速坦克则被视为是远距离攻击集群的核心力量,其战术方针基本可以总结为甩开步兵,通过快速迂回和穿插达成作战目标。这个思路是大纵深战术的雏形,彼时BT系列快速坦克作为主力尚且可用,可这种单方面强调机动性的坦克其实并不能很好地完成战术设想,因此BT系列快速坦克在性能上更接近德国轻型坦克的战术定位。

这个问题苏联人知道的非常晚,直至西班牙内战时期损失了大量T-26和BT快速坦克才知晓,这意味着BT系列快速坦克的没落,取代它地位的将是T-34中型坦克。很不幸的是,BT系列快速坦克却没有立刻退役,而是依旧保留在了部队编制内,成为了各机械化军的主力,彼时就算是BT-7快速坦克也服役数年了,更老的BT-5快速坦克干脆只能作为训练用,将其编入战斗部队明显会是个巨大的错误。

这种错误直至苏德战争爆发时才显露出来,骤然遭到袭击的苏联各机械化军仓促的投入作战。此时BT快速坦克已经是老骥伏枥,在没有足够保养的情况下,其战斗效率和可靠性大幅度下降不说,还要被投入到一场又一场绝望的反突击之中。毫无疑问,这几乎是宣判了BT系列快速坦克的死刑。相比于当时数量占比不大的T-34中型坦克和KV重型坦克,BT-7才是那时损失最为剧烈的坦克,在1941年之后BT快速坦克就以一种悲剧式的结局退出了历史舞台。

6 阅读:880
评论列表
  • 2023-05-15 09:44

    在T34出来之后,苏联已经打算淘汰掉BT系列了,所以开战的时候,服役的BT坦克大多数都缺乏维护,要么损耗过大要么缺乏零部件。而开战后BT部队损失惨重的最主要原因是当时苏联红军军官根本就不知道如何组织进攻。实际上苏联红军直到43年打库尔斯克战役的时候还在犯战争初期的错。是43年后期才初步掌握如何组织进攻,到44年时很多装甲部队的进攻组织技巧已经相当熟练了。但步兵的进攻能力还是马马虎虎。

  • 2023-05-15 09:48

    其实德国当时的装甲部队的坦克性能并不比BT好多少,除了4号之外,其他3号2号38T等和BT/T26半斤八两,而4号遇上T34就得跪。但德国进攻组织得好,军官素质高,士兵作战技能熟练。所以能用性能低劣的坦克都能超水平发挥。

    alferd 回复: 1921
    德国坦克观瞄不错,但能远距离击毁苏联坦克最重要的原因是它们是处于防御伏击的状态。叫它们进攻还不是一样被打靶。
    1921 回复:
    德国观瞄设备和火炮一样重要,是德国往往可以远距离击毁苏联坦克的根本原因。3号4号各种型号及其改进型哪怕在战争后期仍然是主力坦克,比如三秃子,四号f/g。
  • 2023-05-21 17:16

    不是装备不行,是人不行,苏联从开始到结束都人员素质都没能超过德国。

千历共婵娟

简介:为大家分享制作精彩的图文和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