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对孩子学习,费尽心思地“瞎指挥”!
内驱力谈家教
2025-04-26 09:25:06
有家长非得让孩子有个错题本,有家长禁止孩子作业时听音乐,甚至有家长一定要求孩子按照她的方式去解题……
我相信,你肯定认为自己是在“帮助”孩子,但你确定自己不是在“瞎指导”吗?
在你笃定地要对孩子指导学习之前,一定要看下面三点。
第一,你的指导一定对吗?
问自己第一个问题:“你想让孩子学的、做的方式,真的一定很好吗?”
我不要你确定的答案,但只要你问一下自己。
事实上,是不是真的好,这很大程度取决于我们自己的认知水平。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认知水平一般,能力一般,你是不是应该怀疑一下,自己教的东西会不会有问题,然后再看要不要去指导,如果去,那是去“指导”还是只发表“个人看法”(两者很有差别哦)。
哪怕就做这一点,我相信你对孩子的态度就会软和很多,至少不会那么断定或硬性要求。
问自己第二个问题:“如果你觉得你让孩子学的、做的方式确实好,但一定适合你的孩子吗?”
毕竟每个人是不同的。同样的方式对其他孩子有效的方式,对你家就不一定哦。
有的孩子喜欢大声朗读记得快,而有的人就爱默读效率高;
有的孩子作业听音乐,对他是一种干扰和分心,但是对有的人来说,却可以提高效率;
有的孩子有个错题本,可以很好地起到“引以为戒”的作用,但对有的人却时常提醒自己的“不足”,反而影响自信心;
第二,你真的有指导能力吗?
不少家长,又是指导人家要怎么做题,又是额外布置作业,又是按照自己喜好选补习老师……
我其实比较反感家长一厢情愿地给孩子制定所谓的“学习规划”。当然,如果孩子发自内心地愿意那未尝不可。
但即便如此,要注意,一定是孩子发自内心地心甘情愿,而不是害怕你脾气而隐忍同意。
因为你可能对一门课并不是真正很懂!
不排除你会做其中的一些题,但这还远远不够。可能你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有时候不适合超前学,有的就要慢点学会,甚至有时你引导的思维方式有偏差(而不自知)……这些你不一定都知道。
说句不好听的,你可能没有“资本”指导孩子学习!
别说孩子高一的学生,哪怕就是初中,甚至小学高年级的,你都不一定行。
这是实话,因为我有亲身体验呀,我虽是个大学生,但碰到有的三四级的题,真得要好好想想(当然,你可以说我水平菜)。
这个不是针对某一个人,而是一大批人(包括我自己)。
第三,不论如何,这都不是你最大重点
就算你认知水平高,就算你真的对孩子某门课很懂,或者说你就是一位K12老师,不论教语文、数学还是英语,whatever……
指导孩子学习的事,也并不是你的重点!
因为学习主要是孩子自己的事,他必须有机会自己去面对,必须给空间让他自己去处理,
如果遇到不会的或遇到困难时,首先自己去想办法,还是不会就再去请教老师或查资料,这是主体。
而父母,只是起打补丁之用,是客体,难道不是吗?
那你最重要的是做什么?
你的重点只有一个——就是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维持温暖有爱的亲子关系。
在此基础上,如有余力,再去协助孩子的学习。
不要本末倒置!
核心总结:对孩子学习,不是不能发表意见,也不是不能过问或一概不管,而是在把握主次和轻重的前提下,避免自以为是地去控制性地“指导”。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