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6岁孩子拖拉不自律,内收不自信,想做不执行,应付学习没动力……若要“根治”,!
我是一名内驱力教练,主创“五感内驱力”法,最大特点是“落地”,消除“知道但做不到”通病,使孩子自律自信有动力。众多家长见证有效!()
有位妈妈加我,一名妥妥的“高知”,70年代名牌大学毕业,看了很多教育类的书,听了很多讲座,也关注了很多教育类的资讯……
她“知道”很多,只不过,自己孩子的成长情况令她很是大失所望!
我发现,很多父母都陷入“学方法”和“讲道理”两个圈里,致使你很难让孩子内驱力落地!
01
热衷“学方法”
很多父母以为,只要学习更多教育方法,就能很好孩子沟通,就能把孩子培养成优秀的人!
但“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其实并不!”。
事实就是,很多方法用起来根本没有什么效果,甚至压根儿就用不上!
为什么?因为每个方法都有其应用背景和前提。这个非常关键,会直接决定你的方法使用是否能见效。
背景和前提指什么?
就是使用方法的人,目标对象,以及时间、场合等因素。举个例子。
比如都知道要多欣赏和认可孩子!各种书上也会讲具体要如何去说如何去做……只不过很多人,一旦真正去做,就会发现说了没有什么用或者压根儿说不出口!
看下关于“认可和欣赏”这个方法的使用背景有哪些。
第一,跟“欣赏者”有关系。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气质,你说话的语音、语调、语气,眼神、肢体动作,以及所怀心态等不一样,孩子的实际感受也一定不一样!哪怕说的是同一句话。第二,跟“被欣赏者”(孩子自己)有关系,不同性格和心理状态的孩子,对待别人的认可和鼓励是不一样的。有的很喜欢,有的会不屑一顾,有的甚至会浑身不舒服。同时,喜欢被认可的孩子所需的程度也不一样,有的需要很不经意的认可,而有的喜欢很认真地给他夸奖……第三,跟时机和场合有关系,比如当下孩子的心情怎样,心里有没有装着其他事,当时旁边有没有其他人看着等等。以上都是“认可和欣赏孩子”的应用背景,是需要我们去意识和感知的,一旦忽略掉,效果一定会有偏差。
所以你会发现,你看似学会了一个方法,但是每个方法背后还有这么多道道,而这些东西,书里面没办法一股脑写进去的,因为具有极强的个性化和针对性,也没法写。
这样你就明白了,为什么很多方法用起来没效果,不能落地了(并不一定是方法本身不好)!
那父母该怎么办呢,难道就不学方法了吗?
不,方法可以学,不过还缺点东西。
方法属于“术”的层面,而古话云“以道驭术”。很多父母缺的正是“道”层面的东西,具体指的是父母的心量、心力、认知宽度和深度等,他们虚无缥缈却无处不在,且影响到人的方方面面。
只有当父母自身看见真实的自己,并把内在理念进行贯通,你传递给孩子的感觉才会有真正变化,方法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发挥有效作用,实现真正落地。
02
喜欢“讲道理”
也有很多父母喜欢“讲道理”,以为把道理说给孩子说明白,孩子明白了事理,就会朝着自己预想的方向走或发生改变。
同样,“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其实并不!”。
教育孩子绝不是说清楚道理就行了,如果只要道理明白就行了,教育问题绝对不会成为一个令很多父母头疼的问题。
事实上,很多孩子不是不明白道理,相反,很多道理他们都知道,甚至知道得比父母还多(不管父母说了还是没说)。
只不过,他们做不到!
因为他们缺乏感觉,他们真正要的也是感觉。
比如被重视的感觉,温暖的感觉,有成就的感觉等,而这些东西几乎没法用道理去传递和教会,只能让孩子去体验和感受。
就像孩子想摸热水壶,即使你说再多“很烫,不要去碰”,也难以真正消除孩子想去摸的冲动(其实反而会助长他这种想法),即便通过强制行为让他不去摸,他后面很可能还是会在你不注意的情况下,去做他想做的事!
怎么办?就让他亲身感受一下“烫”的感觉。
找准一个时机,当水在烧的过程中,已经比较烫了,但又不至于烫伤的情况下,让他去摸一摸,哦,他就知道了“烫”原来是这个感觉。
促使孩子产生行动的是感觉,而不是很多外在道理。很多时候,不在于你说了多么正确的道理,而在于你说的带给孩子什么感觉。
道理,只会停留在大脑“知道”的层面。“知道”让你清楚方向,只有“有感觉”才会生发能量和产生动力,促使你去行动、去做到。
所以给孩子讲好道理,不如让孩子有好感觉。
总结一下:教育孩子,除了学“术”,更要修“道”;少说道理,多重感觉。
-
要把内驱力真正落地,请读下面文章,针对性地帮你“教育落地”和“做到”(不只是“知道”)
【这2篇必读】
1.内驱力培养三步骤,我是"过来人":
2.“五感内驱力”落地型方案:
/ END /
原创 | 一点老师
内驱力咨询师,健心教练。爱看本质、喜讲系统、力求实效。点个关注,一起共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