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22师驻扎在江西会昌南30公里的筠门岭镇东北石山上。该师是1933年6月由原粤赣军区第23军改编组建的,隶属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领导。全师编有第64、65、66共3个团,8000余人。
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了100多万军队,200架飞机,发动了空前规模的第五次"围剿",以50万重兵集中围攻中央革命根据地和红军。这时,王明"左"倾路线在党中央占了统治地位,他们极力排斥毛主席对红军的领导,撤销了毛主席在党内、军内的领导职务。在强大的敌人面前,"左"倾错误领导以及军事顾问李德等人,不仅把毛主席的正确军事路线当作"游击主义"、"逃跑主义",加以反对和攻击,而且错误地估计形势,强行推行一套所谓"新原则",荒谬地提出什么要"两个拳头打人","分兵把口","短促突击","御敌于国门之外"等等,使第五次反"围剿"一开始就陷入被动。
1934年4月,敌人攻占我中央革命根据地北大门广昌,并以步步为营的战术向我腹地进攻。于此同时,在南线,国民党两广军阀陈济棠,向我寻乌、安远、重石、清溪、筠门岭等地区进攻,妄图打开我中央根据地的南大门,威胁红色首都瑞金。我红22师是南方战线的主力部队,面对数倍于我的敌猖狂进攻,我们同敌人展开了浴血奋战。
筠门岭距红色首都瑞金只有100多公里,是水陆交通要道。会昌是中央苏区南线的重镇。敌人要想攻占会昌,必须先夺取筠门岭。4月初,敌人开始进犯筠门岭,我师虽顽强抗击,终因敌众我寡,阵地被敌人突破,21日筠门岭失守。
为什么前四次反"围剿"都取得了胜利,而这一次却处处被动,沉闷、压抑的气氛,笼罩在广大干部、战士心头。大家期待着曙光的出现。
1934年6月末的一天傍晚,夜幕已开始降临,毛主席身着便装,骑着一匹小红马,带着五六个随行人员,从会昌的文武坝,风尘仆仆地来到我们红22师驻地﹣﹣站塘李官山视察。当时,师长是周子昆,政委是黄开湘,参谋长是我。我们在师部门口迎接毛主席。
毛主席是两个月前从瑞金来到会昌县的,住在粤赣省委、省军区所在地﹣﹣文武坝。这里离前线只有30多公里。为了同王明路线继续斗争,教育干部认识错误路线的危害,毛主席在这里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作了许多重要指示,纠正省委执行王明"左"倾路线中的错误。一天,毛主席得知红22师的连以上干部正在站塘李官山进行筠门岭战斗总结时,亲自给22师打来电话,作了重要指示。毛主席首先对我们进行了鼓励,接着又明确、具体地指示:现在应该把主力抽下来,进行整训,用小部队配合地方武装和赤卫队打游击,箱制敌人。最后又指示我们好好研究一下,是什么道理不能打好仗,不能消灭敌人?毛主席的指示像春风一样吹进了我们的心坎。干部们满脑子的烦恼、满脸的愁云顿时消失了。大家从不利的形势中看到了胜利的希望。根据毛主席的指示,我们对部队的部署作了调整。并向战士们传达了毛主席的指示,进行了战斗动员,战士们的政治热情立刻高涨起来,在四五天内,打了五六个小仗,消灭了敌人一支企图前进的小部队。现在,毛主席又亲临我师视察,干部战士感到无比兴奋,都想亲眼见见毛主席,并亲耳聆听他的教导。
毛主席健步来到师部作战室,操着浓重的湖南口音对师长周子昆说:"老周啊,你是老井冈山的,我这次从这里路过,来看看你,也看看同志们。"周子昆忙请毛主席坐下,尔后把我们师几名主要领导一一向毛主席作了介绍。毛主席连连点头。
我们师作战室安排在村中紧靠山坡的一座二层小楼上。楼上有里外两个房间,外面摆了一张桌子,桌上放着一个电话机和一盏黑油灯,靠墙的地方支着一块门板,是平时值班参谋休息的地方。我们把毛主席安排在里间,摆了一张桌子,桌上放了一盏三个捻子的黑油灯,在靠墙的地方,也用门板支了一个临时床铺。毛主席的警卫人员就在二楼的走廊上休息。
毛主席习惯夜间办公,白天休息。他从晚上八九点钟开始工作,一直到第二天早晨太阳出来才躺下休息。他说夜深人静,万籁无声,工作效率高。对于毛主席这么一个生活习惯,开始我们很不适应。师长、政委和我整整陪了毛主席3个晚上,每天一到夜间三四点钟,我们几个困得直打盹。第一天晚饭后,毛主席询问了近期战斗情况,我们一一进行了回答。毛主席听后对周子昆说:"把你们近来的《战斗详报》找来,咱们共同分析一下,看问题在什么地方。"周师长很快找来了6份《战斗详报》。毛主席看后说:"好吧,你们3个人都参加,咱们一个一个研究。"6份《战斗详报》记述了6次战斗情况,都是小的战斗,有得有失。我向毛主席介绍说,其中有两次是我带一个团出去的,出发前,师长曾向团长交待:"由孙参谋长协助你指挥。"毛主席听了之后,说:"你们看,叫师参谋长协助团长指挥,团长可以听,也可以不听。你们使用参谋长有缺陷。问题就出在协助两个字上,这参谋长就不好办了嘛!"他还批评说:"你们两次派参谋长去,他刚刚从学校出来,你们师长、政委为什么不亲自去?仗没有打好,回来你们还批评他,这不公道嘛!"师长和政委听了毛主席的批评,连连点头说:"主席批评得对,我们一定改正。"
前3个晚上研究了6份《战斗详报》,每晚两份。毛主席综观全局,高瞻远嘱,他对敌我双方情况了如指掌。我们非常佩服。3天之后,师长和政委对毛主席说:"主席,我们两个不陪你了,留下参谋长陪你。"毛主席说:"好吧,你们搞自己的工作吧,不打扰了。"
第四天晚上,毛主席把附近一些县委、区委领导同志召来,进行调查研究,搜集了不少材料。然后他就坐在油灯下,边看边写。有时到了吃饭的时候,他还在埋头工作。
我住在作战室,负责守电话,同毛主席是里外间。我每天起床后,将被子叠得整整齐齐。毛主席喜欢抽烟,每当饭后,总要来到外间,靠在我的被子上,边抽烟,边同我拉家常。他平易近人,说话很风趣。毛主席问我:"你是哪一年参加革命的?"我说:"是宁都暴动过来的。"毛主席听后,微笑着点了点头。我又接着说:"前年2月,我带领5军团14军200多人到瑞金参观学习,你亲自给我们讲了话。"毛主席略微沉思了一下,连声说:"啊,想起来了,想起来了,那个带队人就是你呀!"毛主席还问我:"你都到过哪些地方?"我说:"我16岁外出,在那军阀混战年月,混碗饭吃很不容易,走了不少地方。到过潮州、漳州、福州、开封、许昌、郑州、西安等地。"毛主席说:"北京我去过。许昌我也去过,三国时,曹操控制汉献帝曾建都于许昌。"说着,毛主席给我讲起了三国故事,我听得入了神。
我告诉毛主席,我在红军学校担任军事教员一年多,今天春天调到这个师担任参谋长,由于在教学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离开学校时,还有点恋恋不舍呢!毛主席笑着说:"是啊,当教员能锻炼人,干久了还蛮有意思呢!我是红军,为的是革命,有时需要调换个岗位,这就要服从,这就是顾全大局。孙毅同志,你说是吗?"我连连点头说:"主席说得对。"
当时,我们师有一位营长,是个共产党员,名字我记不清了。根据他的情况,师里决定把他调到白区做党的地下工作。政委和政治部主任同他谈话,他坚决不去,说"宁愿牺牲在战场,也不到白区工作"。领导多次找他做工作,也没有什么效果。政委找到我说:"参谋长,你同他谈谈。"我把他请来,同他谈了一个多钟头,他仍思想不通,气呼呼地说:"我没有地下工作经验,打死我也不去。"我也火了,站起来用手一拍桌子说:"不去,你回去吧!"
我向政委汇报了谈话情况,政委说:"你把这件事向毛主席汇报一下,请他帮帮忙,做做工作。"我说:"行。"此时,毛主席已来5天了。第6天傍晚7时左右,毛主席刚刚吃过饭,我来到他办公桌前恳切地说:"主席,有个事,想请你帮帮忙。"毛主席说:"什么事?"我说:"我们有一个营长,是个共产党员,家在江西南部,考虑到此人到敌占区工作,会比当营长发挥的作用要大,可他坚决不干,说什么打死他也不去。"毛主席沉思了一下,对我说:"明后天你通知他,我同他谈谈。"
第二天下午,我把那位营长领到毛主席身边就离开了。毛主席同他从下午3点一直谈到6点多。第3天晚上,毛主席坐在我的床铺上一边抽烟,一边面带笑容地对我说:"昨天我同那位营长谈了,那个同志真固执,整整用了3个钟头,终于把他说服了。"我兴奋地说:"主席,谢谢你。"不久,那位营长就告别了部队,到白区工作去了,这件事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根据当时的情况,我们22师再呆几天就要转移。我拟了一个部队转移《命令》。我将拟好的稿子给师长、政委看后,师长说:"呈给主席看看。"我拿着稿子走到毛主席办公桌前,恳切地说:"主席,我拟了个转移《命令》,师长、政委都看了,请您过目。"毛主席接过稿子,让我坐下,他当场挥起笔改了起来。我目不转睛地看着。毛主席说:"敌情说得不够。"说完,他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在上面又补充了敌人方面的情况。在具体任务的区分上,我原来写得啰唆,次序也乱,毛主席下了很大功夫,将前后次序作了调整,主席将改后的稿子递给我,说:"参谋长,你看改得适当不适当?"我将稿子捧在手中,仔细看了一遍,连声说:"改得好,改得好。"毛主席手把手教我修改《命令》,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
毛主席离开站塘的前两天,给22师营以上干部作了一次重要讲话。那是一天下午,在一个农民家一间不大的堂屋里,40多个营以上干部集中在一起。毛主席身穿红军服装,头戴红星帽,脚上穿一双布鞋。在堂屋中间靠墙的地方,摆着一张方桌,方桌上放着一盏黑油灯,同时摆着砚台、书籍、笔墨、纸。毛主席先是十分亲切地同大家交谈,问敌情,问作战经过,问干部、战士的生活和情绪。问地方群众情况和地方工作,最后作了重要指示。他首先讲了22师对保卫中央苏维埃红色政权所起的重要作用。接着,他对当前敌情作了正确判断,给我们指出了行动的方向,在政治上给了我们很大的教育和鼓舞。他最后又讲到军民关系问题,教导我们打仗光靠军队不行,还要依靠群众,搞好军民关系,才能打胜仗。毛主席深入浅出的讲话,深深打动了每个指战员的心。
两天之后,毛主席离开站塘,返回会昌。主席走后,我们按照他的指示,展开了游击战、运动战,在地方群众的密切配合下,接连打了几个小仗,取得了胜利。一天晚上,师长周子昆和我,亲自率领5个营,在游击队的配合下,从李官山一带出发,夜袭周田。战斗深夜打响,翌日拂晓胜利结束,一举歼灭敌自筠门岭方向延伸至周田的一个营的兵力和大批民团武装,部队和群众情绪大振。
同毛主席相处的10个日日夜夜,使我思想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工作方法上得到了提高,尤其是毛主席面对困难,面对压力,坚持斗争,永远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使我永生难忘,并永远激励我前进。
我到前方呆了半年后,给刘伯承参谋长写了一封信,诚心诚意地谈了自己的思想。内容大意是,我通过半年的工作,感到担任参谋长还不如在学校担任一个战术教员作用大。过了半个月,大概刘参谋长收到了我的信生气了。他亲自给师长程子华打电话说:"叫他回来!"师长上午告诉我,我下午收拾了一下东西,第二天就出发了。政治部主任刘道生给我写了鉴定,我记得里面有这样的话:"孙毅同志在前方学习努力,工作积极,但旧的意识仍有,望今后注意改正。"
经过一天步行,我到了军委,首先向朱总司令汇报了两个小时工作,然后对负责干部调配工作的张经武说:"刘参谋长忙不忙,我想亲自向他汇报工作。"张经武向刘参谋长报告说:"孙毅从22师回来了……"话还没有说完,刘参谋长生气地说:"回来让他休息吧!"于是我在军委住下休息了3天。我也不能老呆着,就又找到张经武,问刘参谋长何时有时间。张走到隔壁房间对刘参谋长说:"孙毅不想老呆着,他想到红军学校去。"刘还是很生气地说:"去就叫他去吧,我有什么话说?"张经武从刘参谋长房间走出来,语言非常婉转地对我说:"刘参谋长很忙,他现在没有时间,你就别等了,到红军学校去吧。"其实他向刘参谋长报告时,我在隔壁都听到了。
第四天晚上我就到了红军学校,政委刘士平见到我热情地说:"你回来了?"我说:"回来了。我愿意在学校担任教员。"他说:"你先休息吧。"我说:"我最多休息3天。"刘士平告诉我,一次刘伯承参谋长来学校检查工作,谈到我,说孙毅在前方工作很负责,就是不大安心,情绪上有点动荡。我说:"是呀,因为我愿意当个教员嘛!"休息3天之后,我被分配到一个连队担任了军事教员。一个月之后,我又被调到教导师担任了参谋长,不久,就开始长征了。
【孙毅(1904-2003),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人,曾用名孙俊明,毕业于河南陆军军官学校。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十四军谍报科科长,第四十一师参谋长,红军学校教员,粤赣军区第二十二师参谋长,军委教导师参谋长,红军学校作战科科长,国家政治保卫团参谋长,红三军团教导大队大队长、教育科科长、侦察科科长、作战科科长,红一军团教育科科长、军团参谋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大队大队长,晋察冀军区军政干部学校校长,晋察冀军区参谋长,冀中军区参谋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分校校长兼晋察冀军区训练部部长和教育训练委员会副主任,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代司令员、司令员兼晋察冀军区第七纵队司令员,河北省军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高级步兵学校校长,华北军区副参谋长,中央军委军校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外训部副部长,军委出版部部长,总参谋部军训部副部长,总参谋部顾问。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2003年7月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