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28日滴滴出行和小鹏汽车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关系,根据协议,小鹏汽车将发行占交易完成后总股本3.25%的A类普通股,收购滴滴旗下智能电动汽车项目相关资产和研发能力。此次收购的最高总对价约为58.35亿港元(约合人民币54.18亿元)。
在滴滴出行和小鹏汽车的合作大动作爆出之后,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是小鹏汽车借势翻身,还是滴滴又在创造新的资本故事?
一2021年是小鹏汽车的高光时刻。根据数据显示,小鹏全年实现了98,155台的交付成绩,同比增长263%。这样的业绩不仅令人瞩目,更让小鹏汽车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独占鳌头。
这一交付增长率不仅创下了历史新高,而且远远高于同类型的车企。
蔚来汽车在2021年全年销量为91,429辆,同比增长12.6%;理想汽车2021年全年销量为90,491辆,同比增长54.56%。这也进一步证明小鹏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除了在销售市场表现出色,小鹏汽车在资本市场中也风光无限。
小鹏汽车在2021年成功上市,融资金额超过12亿美元,股价也在不断攀升,成为投资者眼中的明星企业。
一时间,小鹏汽车造就了一个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极富盛名的品牌。
而此后,小鹏汽车则逐渐步入发展低谷。
在2022年,小鹏汽车2022年累计交付120757台,同比增长23%,蔚来汽车2022年全年销量共交付12.25万辆新车,同比增长34%;理想汽车全年交付13.32万辆,同比增长47.2%。与同属于第一梯队的蔚来汽车和理想汽车相比,小鹏汽车的销量表现相对逊色。
同时,据数据显示,2022年,哪吒汽车累计销量152073台,同比增长118%,小鹏汽车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正在受到来自第二梯队的挑战。
进入2013年,小鹏汽车面临的情况仍旧不容乐观。在8月18日披露的中报显示,2023年上半年,小鹏汽车总收入为91亿元,累计交付新车4.14万辆,上半年总收入及累计交付量同比降幅均接近40%。
从2018年到2023上半年,小鹏汽车6年半亏损近270亿元。
二滴滴的造车梦既是发展模式的必然要求,也是在饱受盈利、投资回报困扰之下的无奈之举。
这些年,滴滴曾与包括比亚迪、理想、北汽、广汽丰田在内的众多车企合作过。
2020年11月滴滴发布由比亚迪代工的定制网约车D1,是滴滴造车的“敲门砖”。
2021年,“达芬奇项目”的正式成立是滴滴迈向造车领域的关键标志。
这些年,为了这个造车梦,滴滴付出了巨额的学费。
2021年滴滴造车业务亏损7.63亿,2022年则飙升到26.38亿,亏损同比扩大了245%。
尽管滴滴在研发和资源投入方面下了重注,但其发展并不尽如人意。
滴滴在2021年遭受史上最大滑铁卢的时候,原本寄希望于造车以自救,却因此滑入更加漆黑一团的深渊。
原本只是平台化运营的滴滴,也因此成为一家重资产公司,与发展初衷背道而驰。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也充满了不确定性。许多新兴造车势力的加入使得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也让滴滴造车在未知的市场竞争结局面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当滴滴选择与小鹏汽车联手,最核心的产出将会是一款代号为“MONA”的,价格15万级的A级智能电动车。这意味着,从车型销量看,在15万级别的汽车这个市场销量最大的价格区间,小鹏将会有自己的核心产品。
此外,小鹏汽车可以借助滴滴出行的出行数据和用户反馈,优化产品研发和用户体验;滴滴出行则可以借助小鹏汽车的技术和品牌优势,提升自己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影响力。双方可以共享彼此的优势资源,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
通过联姻,双方还可以共同探索新的市场和业务模式,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用户黏性。实现市场共赢。
现在像小鹏一样踏踏实实搞技术的企业不多了,需要我们的支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