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天道”

沐浴墨香张一 2024-12-17 03:57:30
“天”,用作自然规律这一概念时,是天道的意思。人们应当顺应规律行事,这就是效法“天”,或者说是遵循了“天道”。 《论语·泰伯篇》记载:“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论语•尧曰篇》记载,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 唐尧效法的是“天”,行的当然是“天道”。唐尧以此告诫虞舜,虞舜也以此告诫夏禹,虞舜行的也是“天道”。 在中国古代经典中,“天道”多有出现,并且与道德和政治正当性有密切的联系。 《左传·昭公十八年》记载,春秋时,郑国大夫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意思是说,人的一举一动都受到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则的制约,切不可违背自然规律或者社会规则,不然就会收到相应的惩罚。 《道德经》记载:“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道家鼻祖老子认为;天是善良的,公正的,是没有亲疏观念的。天会保佑善人,一个人只有做善事,才会得到上天保佑。 《尚书》记载:“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天道福善而祸淫。”这句话说明,就功能而言,“天道”可以赏善罚恶;就内容而言,就是“满招损,谦受益”。 先秦时期的儒家认为;“天”的运行规律是“天道”,主要是讲自然规律;“天道”在人身上的作用,也就是“人道”,揭示的是社会规律。“天道”和“人道”是各行其道,“人道”是无法超越“天道”的,一个人只有顺应天意,顺应自然规律,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这才是顺道而为;否则,就是逆道,不会有好结果的。如,有些孩子适合当一个艺术家,但家长偏偏不顺应孩子的天性,让他去做财务管理、去搞行政或做营销,结果怎么样?一定是孩子备受折磨,又做不出什么好的成绩,这就是不按照规律办事的结果。唯有顺应规律办事,才能吉祥;否则就是不顺,有灾难。但人生中,能认识规律并顺应规律办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天道”一词在《论语》中仅仅出现一次,且还是子贡说的。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子贡说:“老师所传授的诗书礼乐、古代文献典籍等,我们还可以听到、学到;老师关于性与天道的讲解,我们就难以听懂、学到了。”) 儒家的“性与天道”,其实是讲通过探索、推演大自然运行变化的客观规律,从而让人明白人类社会发展和个人生存变化的规律。在日常的讲学中,孔子不是不言“性与天道”,《论语•阳货篇》记载,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对于“性”,孔子还是“言”的。但孔子讲究的是因材施教,可能对于很多的学生,他是不讲“性与天道”的内涵,因为讲了,他们也听不懂,讲了,等于白讲。但对于颜回,孔子是讲的。 我们最佩服的是,孔子他不单纯讲“性与天道”的内涵,因为“性与天道”太高深,更何况“性与天道”不是靠说的,而是要践行的。“天道”是至高无上的,在孔子看来,儒家的思想是用来指导人生的,而不是抽象谈玄的。儒家从来没有西方极乐世界,更不倡导出世,而是把“性与天道”的内涵,融入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人只有通过对“天道”的顺应,方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和成功,这就是最好的顺应“天道”。 《易·系辞》记载:“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宇宙间最伟大的道理,就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老百姓每天在生活中都是在应用这个规律,但却不认识它,只有君子和圣人才能认识它。 《周易·乾卦·文言》记载:“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这段话的大意是,伟大的人物或者说通晓天道、修练自身、做大事业的人,他的德行象天地一样覆载万物,他的圣明象日月那样普照大地,他的进退象四时一样井然有序,他的吉凶与鬼神的吉凶相契合。他的作为,先于天象而行动,天也不违背他;后于天象而处事,仍能奉行天道运行的规律。上天尚不违背他,更何况人呢?更何况鬼神呢?” 儒家的思想为什么能在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就在于它与古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世界发生了密切联系,离开了“伦常日用”这一点,谈及的都是妄谈!
7 阅读:117

评论列表

ab3721a

ab3721a

5
2025-02-19 19:48

物理说实验、文献报告, 天地人都是变化不均匀的电磁场,只是大小而异。 万有力与电磁力的统一是:物体(粒子、星球)之间不但有引力还有斥力,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换,都是电磁力,质量也跟随变化。中子、原子是带电的,物体是带电的。物体内外都有变化的电参数,还有变化的机械参数。能解释太多的现象,包括人类社会现象。宇宙、地球、动植物是个大化工厂。 黑洞是一台非常大的水泵(风机) 真空有电流 时间是事物变化过程! 光内外同样有引斥力及转作用 有作用力就有反作用力,是基本平衡的。宇宙有平衡法则 从黑洞到量子,再到人都会纠缠,光子内外也有引斥力。

空心菜V9

空心菜V9

1
2025-02-04 19:13

自然以大道创天, 天以天道创地, 地以地道创人, 人以人道创器。

隅翁

隅翁

1
2025-03-16 23:34

说的是太阳。孔子从老子听说的,老子是从易听说的。道生一就是从幽赞于神明而生蓍来的[呲牙笑]

用户10xxx03 回复 03-21 16:14
没有痕迹表明李耳与易经有关,易经是由夫子整理编撰的。

沐浴墨香张一

沐浴墨香张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