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岁的少年能干什么?他挽救了帝国、自己的性命和家族的荣耀

智慧史海寻岸 2024-10-25 12:32:37

夜,凄冷;风,刺骨。

十四岁的汉和帝内心涌起的寒意胜过这漫长寒夜里的冷风,由内而外的冷,透彻骨髓。

他打发了所有人,因为他不知道谁还可以相信。

他知道的是他的母后——窦太后和国舅窦宪正在酝酿废掉他这个皇帝,篡夺刘氏江山,王莽篡位的汉室悲剧即将重演。

他别无选择,要么王朝易主,家族惨遭屠戮,要么奋起反击,清除窦氏集团。

“这是我的国,祖先留给我的地方!”

血管中流淌的刘氏不屈的血脉也在不断涌动,斗志在渐渐升起。

“我必须保住这万里江山!保证家族荣耀万古流传!”

他猛然推开房门,任凭冷风夹杂着雨丝在他身上肆虐,他仰起头张开双臂,尽情享受这风雨无情的打击。

年仅十四岁的小皇帝由此开启了他艰难的保家卫国的征程。

生母早丧,被窦太后抚养长大的汉和帝,看似上天的宠儿,实则面临重重杀机。

东汉建初四年(79年),洛阳北宫被“哇”的一声打破宁静,梁贵人诞下一位皇子,这位皇子深得汉章帝喜爱,起名为“肇”,“肇”是开始的意思,可以看出汉章帝对这个儿子给予厚望。

同样在北宫,一个人听着这个皇子的哭声、看着众人喜笑颜开的样子,牙齿咬得“咯咯”作响,她就是皇后窦氏。

窦氏在建初二年(77年)入宫被封为贵人,第二年晋升为皇后。窦家人也是高兴得不得了,但窦皇后有一块心病,就是自己没生孩子。

没生孩子,在普通人家不算什么问题,年纪轻轻的,生孩子是早晚的事儿。可这是皇宫,就在她被封为皇后的这一年,宋贵人为汉章帝生下一位皇子了,这是皇上的第三个儿子。

在皇宫,只有生了儿子,才能竞争皇位,继承大统,自己和家族才能保持住富贵荣华。何况这位宋贵人可是大有来头,她的父亲宋杨的姑姑是当今马太后的姥姥,因此马太后对宋贵人另眼相看。

就在今年四月,在马太后干预下,宋贵人生的一岁的刘庆被立为太子。

身为皇后的窦氏当然着急,再怎么着急得首先生儿子。可是生孩子而且必须是儿子,这件事有难度,无论多么尊贵的身份,一需要时间,二还得有些运气。

窦皇后充分运用了她的地位,把梁贵人刚刚生下的孩子刘肇过继到自己名下,由她抚养,她就有了儿子。

在解决了儿子有无问题后,窦皇后开始琢磨下一步怎么才能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皇位。这次她得到了老天的眷顾——六月,马太后驾崩了,宋贵人失去了靠山。

机不可失,窦皇后一面想办法得到皇上的恩宠,一面找自己的母亲沘阳公主阴谋陷害宋贵人。她命自己的兄弟在宫外收集宋家人的过失,不论大小,一面让宫中侍者观察宋贵人的动向。

在处心积虑运作三年后,上天又一次眷顾了窦皇后。

宋贵人患病,想吃新鲜兔肉,就命人将活兔子带进宫中。窦皇后借机诬告宋贵人用活兔子作法用巫蛊之术害人,这在皇宫中是大忌。于是,宋贵人被逼自杀。

到了六月,皇帝下诏废去刘庆太子名号,同时立由窦皇后抚养的刘肇为太子,窦皇后达成所愿。

刘肇立为太子后,亲生母亲的梁家人私下相互庆贺,窦家人不高兴了,他们想成为太子唯一的舅家。窦皇后故技重施,一面在章帝面前诋毁梁贵人,一面用匿名信诬告梁贵人的父亲梁竦谋反。第二年,梁竦死于狱中,家属被流放远方,梁贵人忧愤而死。

汉章帝章和二年,章帝驾崩,十岁的太子刘肇继位,即为汉和帝,尊称窦皇后为皇太后,由于汉和帝年幼,由皇太后临朝称制。

过了几年,汉和帝敏锐地感觉到随着窦氏家族逐渐进壮大,权势滔天,窦氏开始了篡夺皇位的阴谋。更何况杀母之仇岂能不报?只不过时机不到只能埋在心中。

现在,杀机重重,汉和帝必须行动。窦太后也在行动,她们敢于挑战皇权的底气从何而来呢?

窦太后称制,窦宪立功域外,成就窦家赫赫声威。

窦太后有窦宪、窦笃、窦景三个兄弟,她的父亲窦勋,窦勋的爷爷是光武帝时的大司空、安丰侯窦融。

窦融在世时窦家风光无限,《后汉书》记载窦家“一公、二侯、三公主、四二千石,相与并时,自祖及孙,官府邸第相望京邑,奴婢数千,于亲戚、功臣中莫与为此。”

窦勋就是娶了三公主中的沘阳公主,沘阳公主是光武帝刘秀的孙女,废太子东海王刘疆的长女,是汉章帝的叔伯姑姑。

窦融死后,窦家衰落,儿子孙子有的被杀,有的被流放。窦勋因为娶了沘阳公主,留在了洛阳,不成想因为贿赂官员入狱,死在狱中。

失去丈夫的沘阳公主进宫向汉章帝述说自己的女儿如何聪明漂亮,打动了汉章帝,将女儿嫁给汉章帝封为贵人,她的女儿果然厉害,取得汉章帝的欢心,第二年晋封皇后。

汉章帝驾崩后,刘肈继位,窦皇后变成了窦太后,因为皇帝年幼,由太后临朝称制。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临朝后的窦太后马上把哥哥窦宪由虎贲中郎将提升为侍中,掌管朝廷机密,负责发布公告。将弟弟窦笃封为虎贲中郎将,另外两个弟弟窦景、窦瑰均为常侍,负责传达诏令和统理文书,窦氏一族掌全部进入国家政治中枢。

现在家族掌握了朝廷中枢,窦宪更是有恃无恐,任人唯亲、排除异己。但为了争宠,杀死都乡侯刘畅后,害怕被杀。因为那是老刘家人,窦氏再怎么猖狂,也是老刘家打工的,就提出带兵出征匈奴。

窦宪在成功击败匈奴后,获封大将军,并且由大将军位在三公之下改为之上。窦家兄弟个个得到提升,随他出征的将士都得到升迁,二千石以上的长官的子弟都升任为太子舍人。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朝廷中的大臣一个比一个聪明,纷纷趋附到窦宪门下,使窦氏集团的势力更为坚实庞大。《后汉书·窦融列传》记载“宪既平匈奴,威名大盛,以耿夔、任尚等为爪牙,邓叠、郭璜为心腹。班固、傅毅之徒,皆置幕府,以典文章。刺史、守令多出其门。”

权力欲望是无止境的,窦宪感到自己无论有多大权势,还得向小皇上请示,不如自己当皇上,几十年前,王莽不就干过这事儿吗?我有什么不行的,都是皇上的舅舅。于是开始酝酿篡位。

篡位成则拥有天下,败则家破人亡,是个风险极大、技术含量极高的活儿。这和母亲将妹妹嫁给皇上,一家人借光不同,非得到全国人民的同意才行,尤其是朝廷的重臣,不是所有的大臣都趋附于窦家的淫威之下,朝中忠心耿耿效忠大汉王朝的骨鲠之臣还是不少的。正是他们成为了窦宪篡位路上的最大的路障,成为了大汉王朝的防火墙。

王朝肱股之臣用生命和忠诚抗争窦氏集团,谱写一曲壮美悲歌。

窦宪之所以不敢轻举妄动,就是在朝廷中有以大司徒袁安、大司空任隗为首的报效刘氏江山的一股清流。

大司徒袁安、大司空任隗曾数次上疏弹劾那些通过贿赂窦宪被提拔的官员,汉和帝罢免了这些人,因此他们二人被窦氏恨之入骨。

由于大司徒主掌国家财政、民政、金融部门,大司空主管监察。这二人位高权重,窦宪一时还奈何不了他俩,但别人就没那么幸运了。

尚书仆射乐辉上疏反对外戚干政,这不是往老窦家祖坟上刨吗?窦太后理所当然的拒绝了他的奏疏,被贬到州郡后,在窦宪逼迫下服毒自尽。

另一位尚书仆射更狠,直接上疏弹劾窦宪,并搬出当年王莽篡权的故事警示众人。这不掏窦宪的心窝子吗?没过多久,就有人上疏诬告郅寿犯有“忤逆之罪”,被逼自杀。

就在这些忠贞的大臣用鲜血维护王朝稳定之时,下定决心的窦氏集团也加快了篡位步伐。

为了达到篡位的目的,窦氏集团加紧全面战略部署。

为了对抗这些“顽固不化”的忠臣,窦宪和窦太后在朝廷中不断提拔安插窦氏集团的人。

首先将自己的弟弟窦景出任执金吾,执金吾的职能是负责京师戍卫、抓捕罪犯等工作;窦瑰任职光禄勋,光禄勋的职责是守卫宫殿门户;叔父窦霸任职城门校尉,窦霸的弟弟窦褒任将作大匠,窦嘉任命为少府。其余的出任侍中、将、大夫、郎吏的十余人。

从这些窦氏核心成员的任职上看出,窦宪意在逐步掌握京师及宫廷的守卫权,为夺取政权发动政变时打基础。

窦太后把她闺蜜邓夫人的儿子邓叠封为穰侯,邓叠的弟弟邓磊官居步兵校尉,又与窦宪的女婿郭举及其父亲郭璜勾结在一起。郭璜官居长乐少府,就是太后宫中的主管。

窦氏一族“权贵显赫,倾动京都。虽俱骄纵,而景为尤甚,奴客缇骑依倚形势,侵陵小人,强夺财货,篡取罪人,妻略妇女。商贾闭塞,如避寇仇。有司畏懦,莫敢举奏。”

窦宪在得到诏令返回长安时,就有大臣提出在拜见他时要高喊“万岁”,只有皇上才称“万岁”,可想象现在窦氏集团已经猖狂的何等地步。但也有不信邪的,尚书韩楼怒斥“礼无人臣称万岁之制”,这才作罢。

就在窦氏集团紧锣密鼓地部署的时候,身在暴风中心的汉和帝刘肇深知自己不是窦太后亲生,自己只不过是窦太后的棋子,在利用自己成功登临太后之位称制之后,就已经失去了价值。刘肇虽然只有十四岁,但在政治旋涡中长大的他,对政治有着特殊的敏感,感觉到了窦氏阴谋。他怎么能束手就擒?他肩负着王朝兴衰的使命,必须发动绝地反击!

幼小皇帝的帝王反击战。

对手在排兵布阵,已经感到危机迫近的汉和帝也在酝酿反制措施。在这关键时期,永元四年(公元92年)三月,一直支持他的朝廷的柱梁大司徒袁安病故,由太常丁鸿接任。

袁安的病故使权力较量的天平倒向了窦氏集团,远在边境的窦宪听说后马上往回赶,直接下手实施他的篡权计划,四月份,窦宪回到京城。

身处杀机重重之中的汉和帝保持了和他年龄极为不相称冷静,在此之前,他身边的近侍中常侍郑众建议他把窦氏一族收捕入狱,按律法杀掉,但汉和帝考虑到窦宪人在边关,手握重兵,那样引起他的叛乱,后果不堪设想。现在窦宪主动要求回京伴驾,离开了他的军队,岂不是给了汉和帝一个绝好的机会?

六月初一这天,发生了日食。对于现代人来说,日食无非就是太阳、地球、月亮之间位置变化引起的。但在古代,这是上天对人间要发生重大事件的示警。

新上任的大司徒丁鸿乘机上书,在陈述了窦氏专权、危及皇权的同时,提出“夫天不可以不刚,不刚则三光不明;王不可以不强,不强则宰牧从横。宜因大变,改正匡失,以塞天意!”就是说:上天不可以不刚,不刚则日、月、星三光不明;君王不可以不强盛,不强盛则大小官员横行无道。应当趁着天象示警,改正朝政的失误,以回报天意。

丁鸿的这封奏疏很明白的表明了他的政治立场,过了十多天,丁鸿被任命为太尉兼卫尉。太尉为三公之一,掌管全国军事;卫尉为九卿之一,负责统率卫士守卫宫禁,也就是皇帝禁卫军的首领。

这个任命,汉和帝是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押给了丁鸿。因为执金吾、光禄勋、城门校尉都是窦家人,丁鸿可以说站在了这场政治斗争的最前沿。

在这关键时刻,汉和帝除了丁鸿、郑众等几个可以信赖的人,对于其他大臣的站队他也心里没底。他还有一个人可以相信,就是比他大一岁的哥哥——清河王刘庆。

虽然刘肇顶替了刘庆成为太子继承了皇位,但哥俩有着共同的敌人——窦太后,他们的母亲及母舅家全都死于窦太后的陷害。现在父亲驾崩,世间只有他俩最亲密了。

刘庆因为从小遭受变故,一直谨小慎微,当了皇上的刘肇也很尊重这位哥哥,俩人从小长大,是汉和帝可以信赖的人。而且,以前刘庆经常出入皇宫,不引起别人注意,就充当了传递信息的角色。

汉和帝借着让刘庆帮着他借阅《汉书·外戚传》参考前例的机会,让刘庆进宫,命他向郑众传话,收集皇帝诛杀舅父的先例。

六月二十三日,汉和帝临行北宫。得到诏令的丁鸿立即命令执金吾和北军五校尉到北宫觐见皇上,夺取了京师卫戍部队的军权,将南宫、北宫保卫起来,关闭城门,逮捕郭璜、郭举、邓叠、邓磊等人,全部押送监狱处死。

在处死这帮爪牙,成功夺取京城控制权后,汉和帝派谒者仆射收回窦宪的大将军印信,改封冠军侯,和窦笃、窦景等一并回到自己的封国。

原以为难逃一死的窦氏兄弟一听让自己回到封国,欢天喜地地赶紧离开。就在他们满以为逃过一劫时,没想到这是汉和帝因为窦太后的缘故,不愿正式处死他们,为他们选派了严苛干练的封国宰相监督进行监督。在他们到达封国不久,就全部被逼自杀。

一家人本来应该相亲相爱的,可是一旦陷入权力角逐的旋涡,图穷匕见之时,毫无情感所言。生在帝王之家的十四岁汉和帝在这次生死较量中胜出,充分表现了他异于常人的政治谋略和胆量。

讲述汉朝兴衰,是故事,也是历史。

参考书籍《后汉书》《资治通鉴》

0 阅读:15

智慧史海寻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