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酒文化历史悠久,“酒逢知己千杯少”“无酒不成席”……在我国,无论是欢庆佳节、朋友聚会、嫁娶喜事都离不开酒。新年到来,亲朋好友相聚,餐桌上举杯欢腾可增添节日氛围。小酌怡情,如果饮酒过量却甚为伤“肝”。
酒精对肝脏的危害
1.损伤肝细胞
酒精的主要成分乙醇在肝脏代谢,先由乙醇脱氢酶转化为乙醛,再由乙醛脱氢酶转化为乙酸,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但过量饮酒会使乙醇和乙醛在体内堆积,乙醛具有毒性,会直接损伤肝细胞,使肝细胞发生变性、坏死。长期大量饮酒,肝细胞持续受损,会导致肝脏功能下降,引发各种肝脏疾病。
2.引发炎症
酒精及其代谢产物会激活肝脏内的免疫细胞,释放炎症因子,引发肝脏炎症。炎症持续存在会进一步破坏肝脏组织,影响肝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增加肝脏纤维化、肝硬化的风险。
3.影响脂肪代谢
酒精会干扰肝脏的脂肪代谢过程,使脂肪在肝脏内堆积,形成酒精性脂肪肝。若不加以控制,脂肪性肝病会逐渐进展,可发展为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肝癌。
4.增加肝癌风险
酒精是明确的致癌物,长期大量饮酒会使肝脏细胞反复受到损伤和修复,在这个过程中,细胞基因可能发生突变,增加患肝癌的风险。
饮酒注意事项
1.控制饮酒量
最健康的饮酒方式是尽量不喝,若在某些场合不得不喝酒娱乐时,也要控制饮酒量,男性每日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 25 克,女性不超过 15 克。以常见的 50 度白酒为例,男性每天饮用不超过 50 毫升,女性不超过 30 毫升;以 10 度左右的葡萄酒为例,男性每天不超过 250 毫升,女性不超过 150 毫升。
2.选择合适的酒
相对来说,红葡萄酒中含有一些抗氧化物质如白藜芦醇,可能对心血管有一定益处,但也不能多喝。尽量避免饮用高度烈性酒,选择低度酒。
3.注意饮酒方式
不要空腹饮酒,饮酒前可先吃一些食物,如面包、饼干、肉类等,能在胃内形成保护膜,延缓酒精吸收。饮酒时应慢慢喝,避免快速干杯,给肝脏足够时间代谢酒精。
4.避免与药物同服
酒精可能会与某些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增加肝脏的毒性。因此,在饮酒期间应避免服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