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道人纵论“上善若水”,有点玄乎,却很受启发

问道化鸣 2024-05-13 06:00:24

周演本先生相约小酌,再一次见到闫道长,三年不见,80岁的他还是那么仙风凛凛,道骨铮铮,出口成章。

闫道长是正一道,武医世家,13岁跟爷爷学中医,23岁退伍后自感靠医术、武道救人有局限性,于是辗转三十余年到四川、宁夏、江西等地拜师入道。

他的师父很多,佛儒道易,甚至傩巫文化,只要比他厉害,他就拜师,初中毕业的他,文言文很棒,他的部分书籍也被博物馆收藏。

我们接触不多,但每次相见留下的印象都不错,他不像其他修者那样,有门户之见,他很包容,无论你是哪家哪派,他都就顺着你的旨趣接续讨论,这就是他所坚持的“道法自然”。

他是三教名家,跟他相见,我当然要探讨他是如何看到老子思想的,从一个人对《道德经》任何一章的解读,都可以看出他的解读方向和思想水平。很多高道、高僧能在老子原本思想基础上做自家意趣的解读,但其根本,不离老子之道原旨。

闫道长就是这样的高道,他若给弟子们讲解,他一定会先把老子本旨讲清楚,然后再从xian道炼养角度延伸拓展。

比如他讲“上善若水”,他就说这是老子最喜欢用的表达方式“比喻”。但需注意,水有三德:利物、不争、处下,其余“七德”是圣人之德,万不可一“水”到底。但作为玄门中人,我们当然可以把圣人之德引向炼养之道。

老子之“道”就是宇宙万物的混而为一,对于修者则是神气合一

在我当下的认知里,老子之道是混然不可名之的,宇宙万物因它而成,这就是“混成”。而修道者把人体看作炉鼎,以精、气作药物,以神为燃料,使精、气、神凝聚而“混成”圣胎。

这样的理解,我也从不反对,因为人皆有其所好,一样的话可以作不一样的解读。但我不理解的是,他们将喻体看成本体,把延伸之意看作本意,反而要把老子本意给否定了。

闫先生说:说到底还是认识角度的问题,老子之道是本,金丹圣胎也是本,这就看你从什么角度来审视老子思想。

选择源于目的,用途决定意趣:圣人以之理国,法家以之行权,佛家以之弘法,儒家以之弘道,修者以之修行,各因其需,各有其妙,井水河水都是水,天水泉水还是水——这个“水”就是老子之道。

然而,大道之本,惟是万物合一,神气合一,若不事乎道,则神与气两分,铅走汞飞,如水火之隔绝也。

“铅走汞飞”是何意?

闫道人说:铅为命,汞为性。铅是天地之父母,阴阳之根基。采阴阳纯粹之精,而为大丹之质。汞性好飞,遇铅乃结,意即营魄抱一,抟气至柔,性命不离。

汞是元神铅为灵,铅汞相和而结丹,化元婴而飞升。以火温水真阳现,以水济火甘露生。水火之妙,不可胜言。水性善下,道贵谦卑。是以上善若水,圣人和气,柔顺之意,任万物生遂。

如何理解上善若水?

水何以善?深究之,乃是顺万物之自然,极万物之得所,而利济万物无争心。万物好清而恶浊,好上而恶下;水则自处低浊,利物而不以为功。此等利物、不争、处下之德,与道何异哉!故云“几于道”。

圣人之性,一同水性,善柔而不刚,卑下而自处:众人所难安者,圣人安之若素;众人所生厌者,圣人处之如常。故能功盖天下而不以为有功,德被万物而无德于心。因其不知有功,亦不知有德,故能功德自足,一如水。

何谓善地、善心?道之所处,即是水之所居,道处下,水下流,其性相近。道能辅不为主,水避高而趋下,止于盆地江海,而潜滋暗长,助益万物,“下”即其归所,即其立足停留之处,即其善地。

所谓“心善渊”,渊者,止水也,深潭之水也。止水清澈,圣心至善,虚远静照,玄鉴无疵。“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心怀天下故能“少私寡欲”,情系苍生而不“求生之厚”,心则渊静深默,无私无欲,无所动心,故能无所不能包,无往而不定,岂非若静渊乎?

修者岂不若此?民胞物与,视人若己,视天下父母为我父母,视天下子女为我子女,视他人疾苦为我疾苦,此之谓“度人方能度己,济众方能济己”也。“独善其身”其义可行,然适合于世俗,但不适合于道家之修者。

圣人为道亦如水,“爱民治国”,居民之下,方为善地。至于修者,则顺乎自身之需,止于素朴,利济万民之善,忘恩忘德。若此,方为善地、善心。

您似乎认为“居善地”之下“七善”解释指向圣人之治?

闫道长说:老子原意诚如斯。但修者自有修者之阐发,各因其用,不宜固执。老子之意虽实指圣人之德,此为根本。然修者亦可阐发为个人之德,此为枝节。无所谓然,亦无所谓否,一如母与子。

子实(成玄英)先生解此章,认为:善有二种,一执二忘,本章之“善”是为“忘善”,有善不言故曰善,此等善乃可称为“上”。“忘善’方为至善、上善。此解深得老圣人真义。

子实先生还将此章分为“三能”、“七德”,“利济万物、处下、不争”为水之三性,其下“七善”是圣人“七德”,此论亦妙。

何谓“予善天,言善信”?

给予帮助不以为有恩德,更无心于回报,此乃“天”也,“天”者,自然也,故云“予善天”。

“言”者,常人之言辞,君王之政令也。人语为俗言,政令为官言。轻诺必寡信,失信则失本。言出行必随,一诺重千金。圣言证理,信如符契。不欺不诈,取信于人。

您赞同河上公对“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的理解吗?

闫道长表示赞同,他说:河上丈人乃黄老哲学之集大成者,方仙道开山祖师,其《河上公章句》之玄风仙气,为历来老学者必读,更是修行者之圭臬。

他以水性“夏散冬凝,应期而动,不失天时” 之人格化解读,当然是借水以喻道,用之于修身,自是情理之中。

以我之见,此处“七善”本为圣人之德。显而易见,作为圣哲,老子自然没有说教色彩。但作为仙道家,引以为修身炼性,亦是必然。

所谓“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本是对圣人为政之德,处事之能之描述,圣人为道,惟道是从,“为天下浑其心”,“爱民治国”,精简从政,善于扬长避短,发挥所长,在“其安易持”时虑之,在“未兆易谋”时图之,在“其脆易判”时下手,在“其微易散”时处置。

老子所云“为大于其细”,即是不坐视事态恶化,难以把控时手足失措。故云“为之于其未,治之于未乱”,此之谓防微杜渐于“毫末”“未兆”之时也。

本章论水之“三性”,圣人之“七德”,为何结语却言“夫唯不争,故无尤”?

闫道长稍顿,笑道:“夫唯不争,故无尤” 语意不难理解,上下主旨亦可贯通,所不足者,就在于文末之意似有顾此失彼之嫌,我对此曾参悟再三,既然有水之“三性”,圣人之“七善”之德,共十种“德性”,何故文末却弃其九,而独言其一:夫唯“不争”,故无尤?

答案还得经中求。老子云“天道无亲”,又云“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财”,天下价值多元,万物各因其性,各得其所,山不跟水比柔美,水不与山比高大,龙飞凤舞,树高花香,风嘶虫鸣,天地万物各具特色,各展其性,因此无需争长比短。

有一年师父嘱我读苏子由《道德真经注》,忽得其义,似有所悟:有善而不免于人非者,以其争也。天下万事万物概莫如此,集诸善于一身,不招人非议者,鲜也。

本章以“善”开头,以“善”结尾,中间虽论“三性”“七德”,但若不能和光同尘、挫锐解纷,必将招人觊觎,引起纷争,因此结尾云,若不争之德如此,则人无怨,鬼不神。

而农(王夫之)先生《老子衍》之论,可谓英雄所见略同:“使众人能知其所恶者之为善,亦将群争之矣。”

这也是为何老圣人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斯不善已”之原因,天下之物,万物万性,岂可以一美一善,而定其是非曲直?定之则争,争则乱。

上善之心,自然平常,无美无恶,浩浩荡荡,无陂无偏,价值多元。是以居上不骄,为下不卑;合内外为一致,处人己而无争,故能于己无尤,于人无怨。

修道之人,若能细参其故,平心静气,上格大道,下合民意,上贯下通,检点至善,勿自恃才智,妄猜妄度,或得神悟,可得遂生平之愿也。

0 阅读:56
评论列表
  • 2024-07-25 01:19

    。。。原版,上善治水,上善若水是儒家更改后的道德经。。可惜这么多人还迷糊

  • 2024-07-14 09:18

    上者尚也,善者周而无害之德也,故曰: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上善者崇尚周善之德人也。若者如也、似也。上善若水,言人之善恶可观也,其心、言、行若水,则善;不若,则不善。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利而弗恃,为而不争,故几于道。

问道化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