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逻辑》作者:刘润
上一节我们说到,与外界协作的三大法则,以及如何理解个人和组织的战略优势,并选择正确的自我提升路径。这一节我们来说说,关于价值、利润和财富的底层逻辑。
价值和利润从哪里来
刘润的一位创业的学员,曾经问过他一个问题:“为什么我刚进入行业的时候,可以轻松赚到很多钱。但是稍微时间一长,随着竞争加剧,我的收入就越来越少,现在只是勉强覆盖自己公司的运营成本了,应该怎么办呢?”
这其实也是很多职场人遇到的问题。刚刚毕业不久,进入公司的时候,感觉自己成长地很快,工资涨幅也比较大;可是等几年过后,就会明显感觉身边的竞争压力变大,公司的要求也变得更多,自己成长的速度也明显放缓了。这是为什么呢?
刘润认为,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应该先理解,真正的利润和价值,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我们来举个例子。一个商家把一件产品卖了50元,但是它的生产成本只有5元,那商家的利润是是45元吗?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除了商品的生产成本,商家还有营销、渠道、场地、人工等诸多成本,把这些成本都扣除,剩下来的才是他赚的钱。那我们假设,一件商品,以上各种成本是15元,这样我们是否可以认为,商家的利润就是50减去5元,再减去15,等于30元呢?答案还是否定的。
为什么呢?刘润认为这只是一时的,非常短暂。当一个人进入市场,能把一个综合成本20元的东西卖出50元,净赚30元,这是一个很初步的阶段,或者换个说法,就是这是一个充满“红利”的市场。
那么有红利,同时也意味着,一定会有更多的竞争者纷纷涌入,毕竟大家都会发现这个产品的红利。然后就会有人觉得,20元成本的商品,售价50元,赚30元的利润已经很高了,为了击败其他竞争者,我可以薄利多销,把价格降到45元。慢慢地,大家都会开始打价格战。
最后这个产品的价格,会很趋近于20元成本价,比如22元,只赚10%。如果碰上促销,商家甚至会按成本价,甚至亏本出售。那么到这个时候,我们说成本20元的商品,卖22元,这2元能算是真正的利润了吗?答案依旧是否定的。
刘润将其称为“社会工资”,就是一个接近成本的辛苦费,赚得不多,主要是为社会供给商品。
那么,说到这,我们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在职场中,一开始会感觉自己成长进步很快,后来又好像遇到瓶颈,相对缓慢了。这和我们刚才说的商家销售产品是一样的。
当一个人刚从学校毕业,进入到工作岗位,他的可塑性很强,对一切事物都充满新鲜感,这时候学习工作中的知识和技能很快,成长进步非常明显,这就可以看作一个人成长的“红利”,而不是真正创造的价值。但是当他掌握了工作所必须的知识技能,有一定的经验后,想要学习新知识,做出更好的业绩,难度就会越来越大,来自身边的竞争也越来越大。
这个时候,他就好像陷入了一个“价格战”的状态。自己发展得不错,但身边的其他竞争者也不差,发展就变得相对缓慢,处在一个中间水平,很难创造不同于别人的价值。用现在的流行语,就是进入类似“内卷”状态。
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感到疑惑:到底要如何,才能真正创造利润和价值,摆脱内卷呢?刘润给出的答案是创新。举例来说,如果一个商家,和别人的成本始终一样,是20元,那他就免不了进入内卷的状态。除非他有办法,把自己的成本降到10元。那10元到20元的成本,才是他真正的利润。
那怎样才能比别人成本更低呢?刘润举了名创优品的例子。在名创优品所在的日用杂货行业,大部分商家1元出厂的商品,卖给消费者的价格一般是3元;而名创优品的商品,0.5元出厂,卖给消费者的价格往往不到1元。
他们之所以能够做到这样低廉的价格,是因为名创优品采用的是品牌“直管”的模式,加盟商出钱,自己的团队进行管理,在2年内,就在全国开出了1000多家门店。当有了这1000多家门店,他们又可以凭着自己的大采购量,和厂家议价。别人一次订货几十箱,名创优品一次要订上万箱,这就把订货的成价降低了。
然后他们在0.5元的成本价上,加上各种成本,最终的售价还不足1元,这就是商业模式的创新。表面上看,名创优品和其他商家一样,在都是在卖商品,但是基本的定价逻辑,和利润空间已经完全不同了,因为在这个成本和价格区间里,他们根本找不到竞争者。所以,真正的利润,来自于没有竞争。
作为我们自己来说,也可以想想。自己真正的价值和利润从哪里来。如果只是和身边的人做一样的事,那无论在哪个行业,红利最终都会被竞争拉平,大家都只能赚社会工资。
我们应该问问自己,当前自己赚的钱,是趋势红利,是社会工资,还是创新的利润呢?如果是前两者,就需要找一找,自己工作中的“创新点”在哪里了。
财富≠劳动
也许有人会说,我脚踏实地的工作,勤勤恳恳,总有一天,就能实现价值,赚取自己应得的财富。这也是很多人从小被教育的观点。
可问题是,这个观点在当前依然成立吗?对此,我们不妨先聊聊财富的本质。财富从哪里来呢?是从劳动中来吗?
我们可以打个比方。假设一位农民每天劳动8小时,一年可以种100斤大米,那么他一年创造的财富,就是那100斤大米换来的东西。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说:财富=劳动。
然而,当前我们面对的,早已不是传统的农业社会。比如这位农民可以买播种机、收割机、肥料,让生产率大大提高。现在只需要每天工作1小时,每年就能产出300斤大米。那么,这个时候,财富还与劳动相等吗?
刘润老师认为,这个时候:财富=劳动+生产率。而生产率取决于很多因素,比如工具、方法、流程等等。另外,即使这位农民把大米生产出来,这个财富也不是确定的。比如某一年,全国粮食减产,大米的价格从每斤10元,涨到了每斤30元,那么,这位农民一年产生的财富就会涨三倍。
相反,如果哪一年粮食丰收,粮价下降,这个财富又会缩水。于是,这时财富的公式又多了一个变量,那就是财富=劳动+生产率+效用。这里面,劳动取决于人力资源;生产率代表科技资源;效用则是商业资源。
那么,我们通过举例,至少找到了三个影响财富的资源因素。如果把这个场景换一换,从劳作的农民,变成在写字楼办公的白领,变换更多行业,这个公式恐怕会更复杂。而劳动只是众多因素的一个。理解这个逻辑,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现在的财富≠劳动,因为,里面还涉及财富的分配问题。
那么,到底是谁在主导财富的分配呢?大多数情况下,是稀缺资源的拥有者。而这个稀缺资源到底是什么,则需要视情况而定。举个简单的例子,同样一碗面,在一般的餐厅里卖十几元,到了机场就要卖几十元。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同样的东西,到了机场却要卖贵那么多呢?”这是因为机场把握了相对高端的客户流量,每天会有大量高消费人群在这里来来往往。
那么,机场这些高消费商品的利润,是不是被商家赚走了呢?其实商家也是按成本定价的,只不过他们的成本很高,而这些高成本就包含在机场的店面租金里。所以在这个案例中,掌握稀缺资源的,其实是出租机场门面的人,那些商家只是水涨船高,并不是刻意抬价。在这个案例中,机场的土地才是稀缺资源。
我们再看一个例子,比如拍卖行中的高价艺术品,为什么这些艺术品这么贵呢?是因为卖艺术品的商人在定价吗?显然不是,因为拍卖行的商品都是竞价的,商人只给出底价,成交价格由购买者竞拍提出。这里真正掌握稀缺性的,是这些艺术品的作者,他们有着高超的技艺和巨大的名气,让自己的作品身价倍增。即使很多艺术家都不在人世了,这种商品的稀缺,还是在发挥作用。
当我们理解了劳动和财富的关系,就可以思考自身。我们自己是否也掌握了一定稀缺性呢?如果有,这个稀缺性体现在哪里呢?只有在坚持劳动的同时,想办法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稀缺性,才能真正拥有财富。
好了,说到这里,关于《底层逻辑》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我们就介绍得差不多了,下面我们简单做个总结。
我们首先介绍了思考问题的底层逻辑:要快速洞察问题的本质,需要注意防止“注射式”的观点,避免被过去的经验所迷惑,进行系统性认知。具体来说,可以借助复利思维、概率思维、系统思维等经典的思维模型,帮助我们思考。
然后我们介绍了个体成长发展的底层逻辑:要懂得转变心态,在心里放大对工作的成就感,认识到工作是创造,而不是消耗,慢慢学会在工作中寻找乐趣,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合理面对竞争,建立人脉。
接着我们讲到理解他人的底层逻辑:如何通过“黄金三问”全面地了解、影响他人,适当运用打比方、营造边界感等技巧,不断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
最后我们介绍了社会协作,价值、利润和财富的底层逻辑:掌握与身边人协作的“三大法则”,认清真正的价值和利润,才能帮助我们持续收获财富。
读完这本书,我们会发现:我们讲认知思维的同时,其实也一直在讨论具体行动。这说明,很多时候,我们了解一件事物,总是做不到,不是执行力不够,而是没有深入地理解。当我们把底层逻辑说清,结合自身的环境变量,就会发现,许多看起来很难的事,其实没那么难做。即使有些疑惑,在做的过程中,也会慢慢有新的体悟。这也是“知”与“行”的内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