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延续,走向分化
最近市场话题多聚焦在今年最重要的"政府工作报告"上,像是今年GDP设定5%左右,赤字率3%等工作目标上。
整体看对经济的支持力度虽然略低于市场预期,导致市场最近走势不是特别好;不过两会中还是提到了很多今年我们需要关注的议题,其中一个就是最近热到飞起的—国企改革。
01
为什么要做国企改革?
首先,咱先来聊聊,为什么要做国企改革?鱼头认为这个问题的核心还得聊到国家财政这方面,简单来说就是"地主家也没馀粮"了。
过去地方主要依赖于土地财政,收入更多来自土地出让,就是卖地。不过,这两年房地产的行情大家也都知道,不仅仅买房的人变少,连有意愿也有能力拿地的房地产企业也都变少了,整体环境状况并不好,也导致去年地主的卖地收入直接掉了20%。
卖地收入变少,加上近年来的减税降费,都让地主并不好过。此外,不管是现在土地价格、市场信心甚至政策方向,都指向一个结论—未来几年靠卖地来支撑财政的方式将难以维持。
因此,地主也需要找到未来可以填补这个窟窿的方法,之前传闻最多的就是房地产税的改革。当然,这两年大家对于房地产市场的信心很弱,为了维持房地产市场的平衡,对于房地产税的推出时点也是一拖再拖,因此开始把视角转向另外一个地方—国企。
以最近2020年的公布的数据看,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到268.5万亿,且逐年递增,如果以比较低的10%的增长势头推算,至今应该也在约当300万亿左右。
试想一下,这地主家的巨大机器,如果运转效率能稍稍微提高一点呢?做个简单的计算题,如果能把资产运转的效率提升千分之一,300万亿*(1/1000)=3000亿,如果效率能提升百分之一,那就是300万亿*(1/100)=3万亿的收入,能够为地主家带来相当可观的收入。
因此,地主也希望持续优化这台机器,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国企改革。
02
本轮国企改革为何受到市场关注?
当然,国企改革也不是一个新的议题,过去已经做了很多年,实际上改善的效益进展也比较缓慢,也让大家知道这不是一个多好啃的东西,那为什么这次的国企改革成为了市场热点呢?鱼头认为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分析。
首先,是政策的关注程度。就像鱼头刚刚提到的,这两年来财政上面临较大的考验,而且土地财政问题短期还看不到多大的改善方法,因此国企改革也成了更加紧急的议题。
从去年的二十大中提到"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等,到去年11月证监会易主席提出"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到今年1月,国资委明确央企考核的改变,从"两利四率"到"一利五率",更强调对于资产的利用效率,到现在两会中强调"国企改革是高质量逻辑发展的重要主线之一"等,都可以看到对国企改革的急迫与决心。
其次,是对于国企资产使用上质量与数据发展的想像。刚刚提到"两利四率"到"一利五率"的考核改变中,除了提升资产效率之外,最受关关注的就是放宽了杠杆的要求,从资产负债率"控制在65%以内"转成"总体稳定在65%"左右。
国企从2015年开始降杠杆后,资产负债率持续下降,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到2022年已经降到了57.3%,已经比私营企业还低,本次杠杆的放松将对国企规模扩张或技术研发带来想像空间。
最后,就是性价比。当前国企在市场上的估值明显偏低,截至上周五,中证国企指数的市盈率与市净率分别为11.83倍与1.19倍,明显低于万得全A指数的17.7倍与1.67倍。
简单来说,就是过去市场认为国企运转效率偏低,对它们的上涨预期有限。现在,地主说了要改善国企效率,也给予了更强烈的关注,市场认为有戏,上涨预期提升了,给到更高的市盈率与市净率,股价也就相应抬升,因此许多人称这次的国企是"重估"行情。
03
抓住国企改革行情?
就在刚刚三个逻辑下,特别是一些中字头的大国企,今年以来表现优异,从3月以来更是突飞猛进,其中最猛的当属中国移动,一轮上涨直接打趴工行、建行等宇宙龙头,成为A股中仅次于茅台市值排名第二的股票。
整体来看,鱼头认为上述三大逻辑,无论是关注高度、盈利效率与估值偏低的故事在今年来说应该都是可以延续的,所以国企改革这样的题材有机会持续发酵。
不过,鱼头这边要提醒的是,对于这种中字头的普涨行情大概率是属于短期热点,未来走向分化行情的概率还比较高,建议大家可以留意一些今年地主的重点方向,像是数字经济或军工等国企方向的投资方向,或是受惠杠杆率放松的交通、建筑方向。
鱼头策略的重点在ETF,要参与这样的分化可能比较难,因此会比较谨慎,如果有想要参与的伙伴,鱼头也把相关标的提供在列表中给大家参考用~
点赞的你,股票都涨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