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直耐心地等待钱皇后怀孕的消息
明英宗朱祁镇,明王朝的第六任兼第八任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不多见的一位“复辟”皇帝。朱祁镇生于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冬,登基时,年仅七岁(虚称九岁),年号“正统“。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皇帝很快就到了完成终身大事的时候。
皇帝娶一个怎样的妻子,关系到他本人乃至整个国家的命运,对于这一点,太皇太后张氏深有体会。张氏是明仁宗朱高炽的妻子,当年,朱高炽还在北平做燕王世子时,其母徐氏,亲自为世子选择了出身虽低微,才智人品却非常出众的张氏为妻。后来,朱棣成为明王朝皇帝,张氏也应运而为太子妃。
由于朱高炽不擅骑射,两个弟弟又觊觎太子之位,时常离间朱高炽与朱棣之间的父子关系。徐皇后去世后,朱棣逐渐对太子不满,好几次都中了小儿子的计,削减太子的膳食待遇,打算废太子。在这要紧的时刻,亏得张氏谨慎行事,从中周旋,更调教出了一个好儿子,朱棣总算打消了废太子的念头。
然而,张氏的丈夫朱高炽,即位仅十个月就遽然辞世。张氏的儿子宣宗朱瞻基,不但少年即位,而且,也只十年光景就离开了人世,张氏的孙子英宗朱祁镇,更是孩提即位。在这变幻莫测的时刻,整个大明的军政大事,幸亏有张氏的操持裁决,才得以顺利进行。这一切都证明,一个好皇后对皇帝、对皇朝有多么重要。
忆及前事,张氏为自己的孙儿选择妻子就更加小心了。
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春,经过重重筛选,来自海州(今江苏连云港)的少女钱氏,被张太皇太后选中,成为英宗的准皇后。钱氏这年十六岁,比英宗略大一岁。
钱氏的册后仪式,也是大明王朝有史以来,皇帝的第一次初婚仪式。在此之前,皇帝们早在即帝位前,就已经完成了终身大事,册后只不过是登基以后,过过场面而已。因此,在太皇太后的操持下,钱氏立后的过程极为隆重。这也是张氏此生为朱明皇家做的最后一件大事。因为,大婚典礼五个月后,她就去世了。
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五月初三,英国公张辅为正使,少师兵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为副使,持节至钱府,行纳采问名之礼;五月初七,成国公朱勇为正使,少保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杨溥、吏部尚书郭剌为副使,持节再至钱府行纳吉纳徽告期礼;五月十九日,英国公张辅为正使,少师兵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户部尚书王佐为副使,率领仪仗大乐和放置着皇后册宝的龙亭以及文武百官,再至钱府,行发册奉迎礼。
在文武百官和内外命妇的叩头如仪中,十六岁的钱氏,头戴九龙四凤冠,身着真红大袖祎衣红罗长裙,红褙子,红霞帔,在一片煊天鼓乐中,被迎入紫禁城,成为少年皇帝的皇后。
从此,十五岁的皇帝有了妻子,他不再是独自一人,站在世间至尊的殿宇上,迎接万众的仰视。中国宫廷一段缠绵凄凉的爱情,也就此以这般金碧辉煌的方式揭开了序幕。
钱皇后出身寒微。当然,官场中的寒微,在平民百姓眼中还是很不一般的。她的曾祖父钱整,是朱棣做燕王时的老部下,任燕山护卫副千户,一直对朱棣忠心耿耿;祖父钱通,官至金吾右卫指挥使;父亲钱贵,继承了祖传的武职,多次随明成祖、明宣宗北征,凭借战功升至都指挥佥事。直到女儿被选为皇后,钱贵才被提拔为中府都督同知。
虽然姻缘的缔结是出于祖母太皇太后之命,但英宗仍然对自己的皇后比较满意。因为钱皇后的两个亲戚在“土木堡之变”中殉国,钱皇后自己也因为英宗,导致残疾,这让英宗十分感叹。加上钱氏家族官爵太过低微,英宗打算效仿宣宗朝的例子,给予家族爵位。
对于丈夫的良苦用心,钱皇后深为感激,然而,她不愿意家族因为自己无功受禄,这会损害丈夫的“明君”声誉。因此,英宗的打算刚一提出,她就谢绝了。英宗原以为钱皇后的谦逊,只是一种姿态,所以,他也就再三地提出晋升丈人的建议。出乎他意料的是,钱皇后的态度完全不是客套,无论自己怎样提议,她都是推辞。明白妻子的心意后,英宗对钱皇后更为敬重。
对于帝王家庭来说,娶后纳妃最大的目的,是多生子嗣。钱皇后对此也非常了解,因此,她从不阻挠英宗亲近后宫妃嫔宫娥。由是宫人们一直喜讯不断。在这些女子中,一个来自北京昌平的民家女子周氏最为突出。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她先为十八岁的英宗生下一个女儿重庆公主,正统十二年(公元1447年),又为二十岁的英宗生下了庶长子朱见浚(后改名朱见深)。除周氏之外,还有万氏、王氏等宫妃,陆续在一两年间,为英宗生下了三个儿子。
令人困惑的是,这么多的女人都生下了龙子凤女,唯有六宫之主钱皇后,在生育方面却一直不如人意。立后六、七年间,她虽然很得宠,却一直未能为丈夫孕育儿女。不过,英宗和父亲宣宗不同,他对皇后终能生育嫡子一事,抱着极大的希望。因为,他害怕,如果传位给庶子,会导致钱皇后类似胡废后的结局。英宗本人虽然是个出生不满百日,就得封太子的庶长子,但同样的事情却没有发生在英宗的儿子身上。庶长子朱见深已经两岁,英宗仍然没有将他册封为太子,而是一直耐心地等待钱皇后怀胎的消息。
然而,中宫怀孕的喜讯还未等到,意外就发生了。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