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东征中的淡水战役:黄埔军校教导团参加了战斗

历史看最美 2024-11-02 04:38:40

何为东征?东征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广州国民政府为消灭陈炯明势力,巩固广东全省所进行的军事行动。东征一共有两次,第一次发生于1925年一月到四月,第二次发生在这一年的十一月到十二月。第二次东征之后,陈炯明余部彻底战败退出广东,广州国民政府巩固了广东全省。

咱们先简要介绍一下粤军,在1924年之前的所谓粤军,也就是民国时期广东的地方军队,这些军队大多数来源于辛亥革命时期起义的广东清军以及被当时的革命党人组织起来的广东反清义军,清朝灭亡之后这些人接受了整编以及裁撤,成为了广东的地方军队,粤军的重要领导人陈炯明曾是孙中山进行革命的重要助力之一,但是在1922年,陈炯明却对孙中山举起了反旗。1922年6月16日凌晨3点,陈炯明部将洪兆麟、叶举二人率兵4000余人围攻位于广州的总统府,并且炮击孙中山住所粤秀楼,孙中山在卫队的掩护之下成功脱险,来转道去往上海。

十月十九日,孙中山以粤军许崇智部为东路讨贼军,滇军杨希闵、桂军刘震寰部和驻梧州及西江的部分粤军围西路讨贼军。1923年的一月四日,孙中山通电讨伐陈炯明,粤军的第一师、第三师以及第四师的一部分也发动起义,陈炯明被迫宣布下野,在1923年的一月底率领大约三四万军队退往惠州一带。

步枪。

而今日所说之淡水战役即发生于第一次东征期间。1925年年初,陈炯明发兵三万准备反攻广州。1925年一月,广州国民政府决定组建滇粤桂联军,联军兵分三路进攻陈炯明余部,中路桂军刘震寰负责攻打惠州;左路滇军杨希闵负责攻打河源进取兴宁、梅县等地;右路粤军许崇智沿广九铁道进攻淡水、平山、海陆丰以此进取潮汕,黄埔军校的两个教导团因为刚刚成立不久,兵力太少,所以跟随粤军作战。但实际上一直到二月十日,也就是三省联军正式动员十天之后,桂军和滇军仍未进军,而粤军和黄埔军校教导团在二月六日占领东莞和石龙,二月九日肃清广九路,陈炯明余部向淡水方向退却二月十四日,退入淡水的陈炯明余部被包围。

冲锋枪。

黄埔军校教导团以及粤军第二师和第七旅在肃清城外陈炯明军队的抵抗之后,准备开始攻城。淡水城墙高大坚固,城外壕沟深且宽,城墙之外地形开阔,易守难攻,城墙上凿有射击孔,攻城者难以接近城墙之外300米,而洪兆麟、叶举等部援敌7000人在第二天就可抵达淡水,所以必须速战速决。时任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苏联顾问加仑将军、军校参谋长钱大均等人商议之后作出了部署,决定挑选奋勇队,每团各一队,一队105人,共分七组,每一组十五人,一组一架云梯,其武器配置为:驳壳枪打头阵,冲锋枪和手枪居中,步枪和马枪殿后。同时在涧井高地设炮兵阵地,压制城墙上敌人的火力。

冲锋枪。

十五日午前五时,城墙上的守军对城外的东征军进行火力压制,未果。午前五时四十分,蒋介石下令炮兵准备开火,午前六时,炮兵开火射击,与此同时各团奋勇队借着炮兵的掩护开始攻击城墙,但因离城过近,城墙之外的地形过于开阔,加之炮兵火力相对贫弱,城墙上守军的轻武器火力仍然可以有效压制东征军的进攻“奋勇队十余人,已前进距城墙不过二十米达,乃潜伏沟渠,不敢再进”第一团长何应钦部下第一营长沈应时冲锋时在距离城墙不到10米的地方被击伤了脚部。

见攻击受挫,黄埔军校教导团第一团第一营三连的掌旗兵愤而请战,他手持军旗一直冲至城门处,剩余将士一拥而上,用刺刀扩大了被炮火打破的城门缺口,有三人先行冲入,击毙守敌一人,余者皆走,黄埔军校教导团第二团紧接着发动进攻,淡水守军于是全线崩溃向东门逃窜,正好撞上正在向东门运动的东征粤军,于是被俘获1000人,东征军从开始发动进攻直至占领淡水全城,总共花费一小时又五分钟,缴获步枪千余支,机枪十余挺。

而在击溃淡水守敌之后,洪兆麟和叶举等陈炯明一方的援军刚刚抵达就与东征军在城外展开激战,此时其余两路东征军,就是中路军和左路军仍然没有动作。再看淡水城下的激战,居于左翼的东征粤军第二师被包围,粤军师长张民达亲自率领两个营的士兵向敌方发起反冲锋,将敌军击退,而粤军第七旅又因为子弹已经用尽而开始后退,东征军的右翼又受到威胁,蒋介石于是亲自率领第二团占据淡水城南的阵地,其和张民达商议,请张民达的粤军固守左翼,黄埔军校教导团第一团反攻右翼,敌人如已至城脚,则逆袭之,洪兆麟、叶举等人知道淡水城难以被攻破,于是撤走,此战黄埔军校教导团第一团伤亡士兵十余人,受伤军官六人,包括营长沈应时,另有二十余人被俘,二十余人失踪,损失步枪三十余支,黄埔军校教导团第二团的损失和第一团差不多。

淡水战役以东征军的胜利而告终。

0 阅读:2

历史看最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