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学者认为,马车最早诞生于西亚和北非。其他地方,包括中国,都是从这些地方传过来的——包括用马、牛、驴拉车,还有以马驾车作战。
国内这样认为的学者也不少。
据说,西亚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人,在距今5000年前后发明了车轮并以马驾车。然而,野马的驯化,应该不会早于距今4500年太多。
美索不达米亚曾有一个城市国家叫“乌尔”。那里的一座古墓中,出土了被命名为“乌尔军旗”的彩绘木箱,上面有“马拉战车”的图案。
“乌尔”,位于现在的伊拉克,存在年代其说不一——有说距今4500年左右,另说在距今4160年之后。
北美,指的是古埃及。那里发现的一幅“新王国时期”的壁画中,一人站在马车上,拉弓搭箭正在狩猎。所谓“新王国”时期,从公元前1539年开始。
这样看,古埃及的马车,很可能引进自美索不达米亚,毕竟二地相距不远。
古代中国的马车是从上述两地传来的吗?
目前,尚无可以证明此说的考古证据和古文献记载。
《山海经》《左传》等,都记载“奚仲”造车——他是夏王朝的“车正”,主掌造车事宜。
《尚书·甘誓》,是夏启讨伐有扈氏在“甘”这个地方的“誓师辞”。里面说到了一驾战车御乘三人。
这个记载,与奚仲造车可相印证——夏初已有“马拉战车”。这是在公元前2000年之前。
在二里头遗址,考古发现了距今3700年的车辙。至少可以证明,“马拉战车”由古埃及传入中国是不太可能了。
近几年,在河南淮阳平粮台遗址,又发现了车辙痕迹,距今至少4200年,将中国的车之起源提前了至少500年。
考古学者称,这对于研究我国车轮的发明、车的起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距今4200年的“车辙”,有可能是从美索不达米亚那边来的“车”碾压而成的么,或曰,由那边传来了造车技术、这边的人造出了车?
不能说没有这种可能。
不过,这种可能性存在一个不可解释的巨大“bug”——这就是中外是完全不同的“系驾法”。
“系驾法”,即怎样将牲畜“系”于车前,乘车的人又如何操控。
从“乌尔军旗”绘画和古埃及壁画看,他们的“系驾法”是一样的——用绳子或称“颈带”一头拴在马脖子上,另一头系于车辕或车衡上。马拉车的时候,颈部直接受力,带动车子前行。
这种方法,被称为“颈带式系驾法”。
而中国,从商代出土的实物马车驾具看,使用的是“轭靷式系驾法”——马匹拉车,受力的是肩胛前的“轭”,传力的是“靷”——“靷”为两条,前端系于“轭”,后端连接车前的环,并最终延伸至车轴的中部位置。
两种“系驾法”的关键性优劣在于——前一种,马一受力便会扼住咽喉、呼吸不畅;后一种则全无此虞。
甲骨文金文的“车”字,形象地表达了“轭靷系驾法”的“结构”。
驾车的实际结果会如何?
“颈带式系驾法”,载重很差,行程很短;“轭靷系驾法”,前面说到了,夏启的时候,每车可乘三人,堪以远行。
公元438年,已是西罗马帝国末年,但仍然颁布了《狄奥多西法典》,里面对双轮战车的载重量有明文规定,分为三等,换算为公制则为“66”、“99”、“198”千克。
如果一个士兵,不算装备,体重70公斤,那也是绝对一辆车不可载运三人的。
李约瑟曾在1947年于《中国古代的科学与社会》讲演中说道,西亚一直采用的“颈带式系驾法”,“不能拉500公斤以上的东西,理由很明显,由于主要拉力来自颈部,而这样就会使马窒息”。
先秦古文字,记载了太多专用于“马”和“與”以及“系驾”的专用字词,这要另文细说了。
仅此以上,中国的车和马拉车是不是外边传来,就需要更多考古成果来验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