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书法与乐曲发展,舞蹈的新高度,新增戏曲艺术

清幽兰 2023-05-29 17:05:44

书法

在两汉时期,书写文字主要是隶书,是由秦代演变而来的。“隶书”也被称为“佐书”,也被称之为“古隶”,“今隶”和“八分书”。隶书的主要特征如下:1、隶书最大的特征在于,其主要特征是由一条线所形成,与小篆不同,它既有环环相扣的旋转,也有一些倒着写的线,相反,它的笔划是分散的,但也有一些笔划倒着的,都会变成顺的笔,这样写的时候,不但容易,还很快。二、笔画很难表现出特定的图像,古代文字的象形特征也就失去了,并且大部分的形状都已经违反了《六书》的原理。三、在汉字的发展过程中,到了篆体的阶段,汉字的“符号化”达到了顶点。而隶书,则是省略了大小篆,简化了结构,让人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这是一种很大的改进。除此之外,中国书法的一大特色也是篆书,直至汉朝,篆书逐渐被隶书所替代,而隶书的存在,为汉字的演变打下了不可磨灭的基础,也是古今书法之间的一个重要标志。篆书在汉代有了一定的发展,并在唐朝形成了一种新的书法形式——“楷书”。

 

乐曲:

到了西汉初期,大部分的乐曲都不知所踪,但是,在当时的达官贵人中,民乐却是非常流行的。他们特别喜欢楚歌。”楚汉之战结束后,“四面楚歌”的西楚霸王---项羽曾在虞姬的帮助下写了一首《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汉朝的乐师编成的《新声二十八谱》是由张骞出使西域从蒙古带来,此曲使百姓深受触动。自此以后,中国的乐曲在民族与外来乐曲的相互融合中得以兴盛起来。自此,中国乐曲就分为“古乐”与“胡乐”两种类型。“古乐”是从远古时代就流传下来的民间乐曲,而“胡乐”是由外来的胡人所演奏的乐曲。再加上汉武帝建立了乐府,收集了大量的民谣,以及一些外国的曲子,到了东汉后期,每一首都展现出中国古乐阳刚的魅力。

舞蹈

汉代舞蹈是以“楚”与“中原”相互融合“中原”与“西域”相互融合的形式衍生出自己的特色。这一变化改变了先秦开始一直到现在,都是以垂直继承为主导的模式。开辟了融合发展、交流、纵横吸收的新局面。随着西域、西南越族等少数民族引入乐舞、杂技、魔幻等,表现性的舞蹈技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涌现出了许多知名的舞者和著名的作品,乐府大量收集了民间的乐舞,将汉代的舞蹈推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高度,从而使中国的舞剧事业迎来了一个新的高峰。

 

戏剧

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最早起源于两汉时代,两汉时期出现过各种类型的戏曲艺术,包括歌舞、杂技和武术在内,统统被称为“百戏”。秦二代时曾演出过“角抵”,至汉代更是盛行一时。在张衡的《西京赋》中,有一场关于“东海黄公”的“戏”,其中一位是黄公,头上扎着一根红色的丝带,手持一把金色的长剑,另一位则是一头老虎。在博斗中,黄公被老虎杀死。“演出”是中国戏曲的典型形态,表现出单纯的戏曲色彩,是戏曲艺术发展的雏形。

0 阅读:5
清幽兰

清幽兰

读读历史故事,看看世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