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时看到网上一个说法,说,颈椎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造成瘫痪,吓得我腿都软了,颈椎病还没让我瘫痪呢,却先把我给被吓瘫了...”长相清秀、文质彬彬,一身浅灰色休闲装的他令我印象深刻。赵先生坐到我的斜对面,忐忑又有点焦灼的眼神,试探性得问:李老师,疑病症的人,您之前接触过吗?
得到我的肯定后,他似乎安心了些。喝了口水,掀起按在心底的浪,说起自己的经历:
“我每天纠结矛盾,对死亡充满了无尽恐惧,每天担心亲人、亲戚、朋友等人会死亡。听到某某死亡的消息更是吓得浑身发抖,万分恐惧。总感觉自己罪孽深重,身上背负了太多、太多的东西,感到欠了父母、亲人太多太多······脑子一锅粥,每天不是担忧过去、就是恐惧未来,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十分自责,经常以泪洗面,身体上也出现了难受的反应,这让我更加害怕,慢慢的对一切似乎失去了兴趣,甚至没有了活下去的勇气。”

原来他的疑病早在2014年就有了苗头。当时有几天清晨睡起感觉脖子僵硬、转头困难并伴随咔咔的清脆响声,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反复关注自己脖子的问题,甚至还从中西角度分析,长期伏案、枕头过高,以及熬夜、喝酒导致肾虚所致。
医院检查后,显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想到自己30岁的年龄患上中老年人的病,心很不甘,换上专门的卖颈椎枕,脖子的咔嚓声更大了,也僵硬到难受得不行。
经过在网上反复查阅,确信自己得上了“颈椎病”。当时感觉糟糕透顶,怎么什么倒霉事都让我碰上?从那时起,一有空,就在网上查看关于颈椎病的各种知识,一天到晚的研究,后来实在熬不住,就去了市里医院看医生,检查结果竟然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椎间盘个别地方膨出,当时脑子直接懵了一下,接诊的年轻大夫说没事,回去注意点就行。

他心想:‘我的人生不能被颈椎病给毁了’,十八般武艺开始自救:中药热敷、针灸、牵引,还有什么电脑中频理疗、医师推拿按摩...常常是一边做各种治疗,一边又不断的上网查询更好的办法。”
他自述道:那时候人跟着了魔似的,每天都特别紧张。本来对颈椎病还没有到非常担心的程度,自从到网上不断去了解相关的知识后,就变得越来越害怕了,控制不住的去对照。还偏偏去对照那些极端的不好的情况。
对于心理弹性本就不太好的他,不断的负面信息,无疑是给自己雪上加霜,是在强化症状。我在为疑病症学员做心理辅导时,首先会建议:尽可能不再去网上搜索任何的有关疑病经历的信息,被强化的了症状的痛苦感,远远的将病友们给你带来的暂时些许的共鸣感,淹没在苦海中;再者,哪怕是自救方法,也需要有节制的收集,在内心堡垒没有建立起来之后,任何的风吹草动都可能是压倒自己的那根稻草。

另外,对于像担忧疾病、疑病性这类问题的表现来说,重点问题已不是在判断或“治好”这个病上,而是这种反复担忧、纠缠、检验等焦虑、强迫的心理。如果这种焦虑、强迫的心不改变,就总会处在这个病或那个病的恐惧中无法自拔。
在心理辅导中,我通过带领他“看到”他的恐惧、担忧是来自这些旧有的自动化想法,跟他一起探索到替代性的想法,协助他在意识层面打通情绪关卡,短期内尽快缓解焦虑、担心的状况。同时,跟着他的感受,帮助他修正不合理信念(比如过度的担心),通过观息法练习让他对自我有深入的了解,了解真实自我的基础上,训练心理耐受性,并在潜意识层面重建核心信念。
(观息法练习具体可参考《抑郁症打卡自救》和《情绪自救》两本书。)

辅导进行到第六次的时候,他说:老师,我有几次竟然能体会到“心安”是什么感觉了。
是啊!想法改变了,情绪也会随之改变,内心的感受也会随之变化。随着认知层面在内心的锤炼,平等心慢慢迁移到他生活工作的角落中:看电脑的时间长了,脖子还是会有不舒服,但这仅限这个层面的不得劲,他只要活动活动都会好很好,再也会一有点什么事就觉得“天要塌下来”。在辅导中,我陪他摸透了自己的性子,掌握了不纠结不纠缠的核心本领,他还给自己量身制定了一套健康身心共养的方案。
辅导结束一年后,他给我的来信中提到:我还是我,感情、感受还是更细腻;我已经不再是我,我能做到允许,并且享受它们。我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正是这次刻骨铭心的患病经历让我有机会真正了解自己、修正敏感、多疑、谨小慎微的心,可以说是重塑了我的性格。
最重要的是,现在的我,懂得顺应自然,才能过好这一生。对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只有发自心底的真诚的祝福。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