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宣布汽车关税,并预计将在4月2日宣布“对等关税”(Reciprocal Tariff),特朗普将此称为“解放日”。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解释说,美国政府现在侧重于针对长期对美贸易顺差的经济体征收关税,他称这些经济体为“15恶棍”。
这些国家包括中国、欧盟、印度、日本、韩国、墨西哥、俄罗斯、越南、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等。

这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宏观事件,势必会对全年全球宏观经济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其他国家,不可能轻易妥协,国内政治上说不过去,必然会有争斗。
1,什么叫对等关税?
我们先来搞清楚,什么叫做对等关税?然后,问题就会清晰很多。
对等关税的反义词是不对等关税,也就是说,你对我征收高关税,而我却不对你征收高关税。或者是我对你征收高关税,你却对我开放。
对等关税的意思就很粗暴了:你对我征收多少关税,我就对你征收多少关税。
特朗普的这个逻辑,看起来似乎完美无缺,和中国传统的理论中,以牙还牙、等价交易有点相似。
但是,非对等的关税持续了那么多年,美国一直都没有意见,甚至美国是背后的推动者,为什么现在突然有意见了呢?这背后,显然并不是那么简单的。
大家通常所说的平等是交易的平等,但关税的多寡并不是衡量国家之间是否平等的唯一因素。
如果真的是这样,为什么西方要打开清政府的大门,强行贸易呢?显然,这也是不符合逻辑的。
正如我前面在《风雨欲来的关税战: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儿》里面说的一样,孩子和大人一起比赛打球,这本身就是不公平的事情,又何来完全对等的贸易。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按照经济学原理,全球各个国家一起分工,效率不是最高的吗?是的,在理想状态下的确如此。但,分工的前提是贸易,在现代全球体系中,还做不到完全畅通的贸易,俄罗斯、伊朗,还是我们自己,都被美国制裁过。
关于这一点,中国古代春秋时期的名相管仲,可是这方面的老手,还诞生了几个著名的典故,比如齐纨鲁缟。
管仲通过操纵齐国的服饰潮流,引导鲁国和梁国放弃农业生产,转而大量生产绨(一种丝织品)。他首先让齐桓公和大臣们带头穿绨,引发齐国百姓效仿,导致绨的需求激增。
随后,齐国高价收购鲁国和梁国的绨,诱使两国百姓放弃农耕,专注于织绨。一年后,管仲突然下令停止进口绨,并禁止与鲁国和梁国贸易。由于两国粮食短缺,百姓陷入饥荒,最终不得不归顺齐国。
类似的事情,管仲干了好几回。比如,楚国有一种特产梅花鹿,很受欢迎。然后齐桓公假装非常喜欢,用大价钱购买,然后楚国民众被吸引,放弃了耕地,结果又被封锁,楚国大败。这一招,就叫管仲楚国购鹿计。
所以,论起经济战,美国人现在玩的那一套,我们的老祖宗早就玩过了。因而,弱者的关税保护,是换取弱者劳动力的保障,也是保障贸易通畅的必要手段。
就算美国真的看重关税对等,但实际上,经过今年两轮中美互相加征关税之后,按2024年中美之间进口贸易进行加权,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加权平均关税约为32%,中国对美国的约为16%至17%(由于与2018至2019年相比全球贸易统计的HS码出现变化,所以计算时会出现一定微小误差)。
如果真的按照特朗普说的那样做,那么,应该反过来给中国降低关税,才能够关税对等。另外,关税并不仅仅包括实物资产,还包括服务贸易,比如,全球贸易都使用美元,而美国人用美元征收全球的铸币税,这一点大家都知道,但没有代价吗?非对称的关税,恰恰就是代价之一。
所以,特朗普的意图,绝对不是打造什么绝对公平的全球贸易,因为真正公平、高效的全球贸易,也不是建立在对等关税的基础上,反而是基于实力的非对称关税。
就拿钢铁来说,这个行业根本就不怎么赚钱,连中国的钢厂都面临倒闭的风险,美国钢厂根本就没有什么比较优势,按照自由贸易最大化的理论,美国就应该进口。但老美并没有放过这个夕阳行业,反而对钢铁、铝征收高额关税。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制造业回流
既然特朗普不是想要重塑全球贸易,那么特朗普天天喊关税的目的是什么呢?有人认为,这只是特朗普的威胁,谈判的筹码?
我觉得不仅仅如此,中国和美国的贸易战已经打了好几年了,到现在也没有结束。其他国家,在原有的贸易体系下,都尝到了甜头,这个时候,让那些贸易伙伴,主动让利给美国。
相信我,让人主动送钱,比割肉还难。而且,在政治上,这些联盟的国家内部,也不可能在一切都还不错的情况下,接受这种丧权辱国的条件。除非是像乌克兰的泽连斯基一样,没有牌了,就只能接受。就算是泽连斯基,也都要表演一下,否则下不了台。
所以,特朗普的这一轮关税战,绝不是轻易结束的,不要抱有这种幻想。特朗普,在没有验证自己的想法之前,也不会轻易放弃用关税来达成目标的做法。
作为总统,特朗普现在接手的美国,是一个分裂的美国,也是一个正在走向衰落的美国。
其实,贸易逆差并不可怕。由于美元是国际货币,需要长期通过贸易逆差,对外输出美元,以保持币值的相对稳定。而且,美国的服务顺差也不少,比如2023年美国服务出口额突破1万亿美元,其中服务顺差将近3000亿美元。
另外,逆差也并不完全代表就是亏钱。比如,一个在中国制造的苹果手机,从美国进口芯片,在中国组装,然后出口到美国去,表面上看,好像贸易顺差很大,但,实际上,大部分利润都归苹果公司所有,中国企业只是赚了一点小钱而已。至于,赚到钱的美国资本家,有没有老老实实交税,那就是美国人自己的事情了。
这几天,马斯克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被主持人问到:最让你震惊的事情是什么?

马斯克爆料:政府体系里面触目惊心的浪费与欺诈规模,真的是超出想象,简直匪夷所思。我们经常遇到那种随手就浪费10亿美金以上的案例,比如有一个特别简单的调查项目,只有10个问题的问卷,用SurVey Monkey(全球知名在线问卷调查平台),顶多花1万美元,但政府为此支付了将近10亿美元。
一边是巨额的浪费和贪污,另一边是巨额的赤字。美国国家的赤字情况,想必大家都很清楚了,过去5年,赤字合计超过10万亿美元。

那么,为什么美国赤字增加了呢?
因为美国的增长遇到了瓶颈,一方面,美国在08年经济危机之后,靠着移动互联网吸血欧盟和日本,现在已经到顶了,吸不动了;另一方面,中国的崛起,让美国在很多产业上逐步丧失了竞争力,比如汽车产业。
收入增速下降、支出增速增加,结果可不就是赤字,赤字之后的结果就是通胀,通胀的结果就是高利率,高利率就是更高的利息,然后就是更高的赤字。
特朗普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但怎么解决呢?反正民主党那一套,好像没什么用。
特朗普认为是其他国家抢走了美国人的工作,所以,他想要让制造业回流美国。而历史上,关税的确是保护本土产业,引导产业回流的关键。比如,上世纪80年代,日本商品大肆进入美国市场,美国就用了这一招,让日本乖乖就范。
从经济学原理上看,似乎也有那么一些道理。当两个经济体的产业竞争力差不多的时候,谁拥有市场,谁就能获胜,关税就能起到引导资金的作用。
的确,似乎还起到了一些效果,比如台积电准备在美国投资1000亿美元。韩国现代汽车计划到2028年在美进行总额达210亿美元的战略性投资。
但,美国如今的产业高度空心化,没有对应的产业工人了,而且美国国内的贫富分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制造业回流美国,从比较优势的角度看,似乎并不是一个很有竞争力的想法。

说实话,美国现在的问题,更多应该从内部出手,可是历来对内改革,都是血淋淋的、阻力非常大,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改革,主要发生在困难阶段,因为没有选择。当一个王朝、国家仍有余力的情况下,是不太可能接受深刻改革的。对外,既可以转移矛盾,成功了往往就能减轻压力。
不过,不管关税战最后有没有作用,特朗普是一定要试验过后,才会改变方针,否则他就丧失了上台的意义。
3,二次通胀,敢问路在何方?
现在,我们就要问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了:特朗普的关税战,到底会如何演变,对资本市场有何影响?
最重要的问题二次通胀的问题。最近,黄金和铜的价格一直大涨,和特朗普的关税大战有很大关系。
最近,文化商品指数和黄金/铜出现了背离的走势,核心原因就是贵金属以及铜,具有很强的金融属性,它往往反映了更长周期的价格趋势,而不像其他品种,只反映具体月份。所以,也可以说,黄金和铜是未来通胀的温度计。

从现在起,我们要对通胀打起十二分的警惕。
中金的数据显示,在基准情形下,若不考虑汇率变化,关税将推高PCE通胀1.1个百分点,增加美国财政收入4530亿美元,降低美国实际GDP增速0.8个百分点。

不过,虽然关税会增加通胀,但高利率目前正在限制需求,叠加全球目前仍然处在经济下行周期中,关税有可能会导致经济衰退,抑制需求上升。因此,有高利率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于头顶,短期不太可能会发生二次通胀,至少不会出现爆发式增长。
可是,接下来,为了避免衰退,特朗普可能会在衰退发生的开始阶段,大幅度逼迫美联储降息,或者是采取财政扩张政策,停止马斯克砍砍砍的活动,甚至于提前将减税政策搬上台。其他国家,在面临经济衰退的时候,也有可能集体出台一些刺激政策,增加财政支出。
这种情况下,非常有可能引爆二次通胀,但由于刚刚经历了痛苦,各国也不敢轻易加息,市场可能回到滞胀的局面。
对于整体经济而言,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关税肯定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东西。短期来看,对双方都有坏处,全球经济秩序被打乱,资源配置效率会下降,经济增速放缓。
关税战,既然是战争,可以不决生死,但也要决出胜负。必须要打一仗,痛了才会放手,不然谁也不会轻易妥协。因此,我们短期面临一定的经济风险,特别是资本市场,面临着的风险。
不管是A股,还是美股,都已经有过一波上涨,现在在关税的压力之下,可能要经历一定的估值调整。同时,叠加关税带来的收入问题,也就是常说的戴维斯估值和利润的双杀。

但,我们也要看到的是,在AI以及自动驾驶等新技术的带动下,全球经济正在爆发出新的活力,并不完全是一个负向的力量。真正的勇士,在看清了现实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保持乐观。
关税,终究会过去;
中国,崛起的趋势已经形成。
ps,最近宏观方面的内容研究的少了,而这可能看起来似乎与交易并不直接,恰恰是最重要的,细节聊的再多,也不过是在多空之间横跳,不如宏观一锤定音。
所以,以后同一个品种,如果没有太大的变化,就不再写了。短线问题,我没有能力回答,也不做说明,敬请谅解。
xx
个人认为,在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及欧洲是美国最大的敌人,在建立石油美元体系后,美元大大升值,他们制造的产品根本不可能有市场。那要如何避免欧洲俄罗斯承接美国的制造业?那就要让亚洲这些不发达的地区承接制造业,但这些地区制造业,当时的情况是明显竞争不过科技和素质比较发达的欧洲,于是,WTO出现,并建立针对不同发达程度国家的关税政策,避免了当时最厉害的欧洲走向制造业中心,变成美国或德国第二。至于打击欧元,当然也是避免欧元变成美元第二,甚至成为美元。 所以,别说什么对等关税,中国是基于WTO的规则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