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悲哀

无心镜 2024-08-21 23:45:03

01

左良玉没有显赫的家世,不像刘铤、祖大寿、马林这些将领靠着祖上的军功就可以混得一官半职。左良玉没有这些,只能靠着自己作战勇猛,多智谋,在29岁之时担任“辽宁车右营都司”,这也是他第一次在《明史》中出现。

而就在左良玉前途一片大好的时候,他遇到了人生的第一次挫折。崇祯元年,辽东军营因为缺饷发生了哗变,左良玉因此受到了牵连,被免了职。但这次哗变的原因是朝廷四个月不给饷银,跟左良玉之间的关系不大。

两年后,己巳之变发生后,皇太极率领大队破长城入关,朝廷重新启用左良玉,让他在曹文诏的手下一起去与后金作战。第二年,左良玉继续征战于辽东,在与后金军的战斗中,他战功排名第一。

左良玉的人生转折点是在崇祯五年,此时农民军在陕西、陕西等地此起彼伏,并进入河南,大有燎原之势,左良玉被升任副将,带领2000人被火速调往河南平定内乱。

辽军战斗力很强,在左良玉的带领下,连战连捷。对于农民军来讲,这颇有些降维打击的意思,以至于农民军都称其为:左爷爷,看到左良玉军的旗帜,哪怕只有三五骑,也不敢作战,望风而逃。所以,就有了“左家军”的称号。

但农民军是打不完的,此时已经是天下大乱,民不聊生,饿殍遍野,农民军兵源遍地,根本打不完。

02

农民军在河南开了一次大会,会议结束之后,中都凤阳——也就是朱元璋的老家,被李自成和张献忠攻破了。农民军把老朱家的祖坟给刨了,这下可不得了,崇祯皇帝哭哭啼啼到祖庙搞了一阵,又杀了几个失职的高官,集结大军,要对农民军发起歼灭战。

但农民军也不是吃素的,明军的损失也很大。最能战的曹文诏中了诱敌深入之计,自刎而死;邓玘军中因为缺饷,产生哗变,邓玘在翻墙的时候,摔死了;汤九州孤军深入,被农民军所围,战死了;尤世威大败,被解去职务。

曹文诏是当世名将,也是左良玉的老上级,能征善战,他的死对左良玉多少有些影响。汤九州的死,是左良玉一手造成,两人本约定好一起去攻打农民军,汤九州深入作战,左良玉打了一阵,见势不妙,先行撤退,造成汤九州的全军覆没,最终被杀。

曹文诏的死,给左良玉的经验是:活下来最重要。

左良玉很快也体验了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感受,他与农民军的老回回作战,老回回拥有十多万人,是当时实力最强的农民军之一。左良玉带着几千人半夜偷袭,老回回大败。左良玉在追击的过程中,被老回回的主力杀了一个回马枪,将左良玉包围,战况激烈,左良玉一度想要自杀,好在部下以死相救,杀了一条血路,逃出生天。

左良玉在战场上的惨败遭到了言官们的弹劾,崇祯让他戴罪立功。左良玉的内心可收可想而知,自己玩命打仗,差点命都丢了,却得到如此一个结果。

这一战之后,明军的统帅们发现已经逐渐指挥不动左良玉了。

在老舍的《茶馆》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我爱我的国啊,可谁爱我啊!”这句话放在左良玉身上同样适用:“我爱大明啊,可谁爱我!”

应天巡抚张国维三次发布檄文要左良玉进入山中搜剿,左良玉没有响应;淅川陷落,左良玉拥兵坐视,不去援救。崇祯皇帝以爱杀大臣闻名,杀起人来毫不手软,那他为何不杀了左良玉?道理很简单,整个河南战场就他一个能打的,杀了他,还用谁去农民军;另外,左良玉手上有兵,要杀也没那么容易,万一激起了兵变,反而得不偿失。

左良玉很快又遭遇了一件不幸的事,许州发生兵变,左良玉的家眷恰好安置在许州,在兵变中被明朝的叛军灭了门。对左良玉来讲,这是一个悲剧,家人死于农民军手中也就罢了,毕竟是死敌,却最终死在自己人的叛军手里。而这件事的另外一个后果就是,左良玉更加我行我素,以前尚且害怕自己的行为牵连到家人,而现在也就没了这个顾虑。

03

杨嗣昌发布了十面张网的破敌策略之后,让熊文灿任五省总理,洪承畴继续担任陕西三边总督,合力杀贼。势穷的张献忠向熊文灿投降,左良玉深知他是假装投降,竭力请求向他进攻,熊文灿不允许。张献忠果然像左良玉预计的那样,在投降不久,就又再次叛乱,左良玉追击而去,在土地岭将其围住,左良玉用已经投降了农民军去张献忠营,骗开了营门,冲了进去,张献忠大败而逃,左良玉紧追不舍。

张献忠派人给左良玉送信说:“你以前飞扬跋扈,部下作恶多端,你杀了我,你的命也到头了,杨嗣昌也会收拾你的。”

张献忠还把所有的财宝都让部下带给左良玉,看来张献忠对明军内部的问题也是看得一清二楚的。

左良玉的确和督师杨嗣昌有着矛盾,这件事杨嗣昌有很大的责任。杨嗣昌在崇祯皇帝面前讨了一个“平贼将军”的印,准备给左良玉,但见左良玉不听号令,就又想把这个印给总兵贺人龙,后又觉得贺人龙战功不够,还是决定给左良玉。一个将军印,最终把贺人龙贺左良玉搞得都不高兴。

杨嗣昌布置在川东合击张献忠,左良玉说我生病了,来不了,贺人龙直接回了陕西。气得杨嗣昌一病不起,张献忠也乘机摆脱了追兵,在四川境内横冲直撞千余里,大掠四方,又突然一个回马枪杀回了襄阳,把杨嗣昌的督师府给占了,加上此时李自成占了洛阳,杀了福王,杨嗣昌在绝望中去世。

此时的农民军已经势力非常大了,人马众达数十万,明军的力量明显处于下风。李自成围攻开封,崇祯调集17万明军来救。在前敌会议上,左良玉的策略没有得到尊重,其一个不开心,带着队伍就开溜,明军未战即全线崩溃。而李自成早就做了准备,在明军撤退路线上挖了深深的壕沟,左良玉全军覆没,只有他逃了出来。

朱仙镇的这次大败,造成了左良玉之后再也不敢和李自成作战,被打怕了。

04

左良玉收集了些散兵,跑到武昌去,向楚王要些粮饷,楚王哪里肯给,左良玉直接让手下人看着办,也就是随便抢。这些明军作战不行,抢掠百姓还是没问题的,连明朝的漕粮盐舶也一并洗劫一空。有了钱粮,左良玉开始招兵买马,在很短的时间就拥有了20万人马。这个套路是不是哪里见过?对啊,农民军就是这样干的啊,农民军打下一个城市,就用城中的钱粮招兵买马,每每都是应者如云。

到了1643年年底,孙传庭带着明军最后的力量向李自成进攻,让左良玉从武昌出发,左良玉一点兴趣都没有。现在他已经接管武昌的军政和经济,吃香喝辣,部队在进一步扩大。

孙传庭失败之后,李自成率领大军从西安出发攻打北京,崇祯下令左良玉带军勤王,并许诺他,事后,他的子子孙孙可以世镇武昌,并封左良玉为宁南伯,封他仅剩的儿子左梦庚平贼将军。左良玉听到这个命令,估计想笑,武昌现在不就在自己手中吗?当初为了一个平贼将军搞得大家都不愉快,现在皇帝主动封自己儿子平贼将军,真是手里有兵,啥都有了。

左良玉在武昌的兵力一度发展到80万之众,但这些兵只是一个数字而已,都是因为左良玉能够利用武昌和周边的资源,能够让这么多人有饭吃,不饿死而已。这80万人并没有参加过什么战斗,其唯一的战斗就是在南明建立以后,左良玉带着这群乌合之众去讨伐南京。

但左良玉却病死在军营之中,本就没有凝聚力的部队,更加离心,被黄得功击败,左良玉的儿子左梦庚带着13总兵,数十万人投降了清军。

清军凭空多几十万人,那应该在接下来很快平定南明啊,为什么却没有呢?这群乌合之众能干什么,数字而已,清军也用不上,拿在手里还是一个负担,大多解散了。

左良玉是那个时代少有的不倒翁,能够在刀枪剑雨和明朝内部明争暗斗中活下来,而那些真心报国的人,大多难以善终,比如:卢象升、孙传庭、曹文诏、傅宗龙等等。其实前者几人还好,至少死于战场之上,而更有一大批人死在崇祯皇帝手上,比如:陈新甲、孙元化、祖宽、熊文灿等等。

一个残忍的事实是,在那个时代,只有左良玉这样的人才能够活到最后。

这难道不是那个时代的悲哀么?

0 阅读:39

无心镜

简介:走一走,看一看,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