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寅初:一个太少,两个刚好,三个太多

青林知青 2023-03-14 10:25:10

马寅初:傲骨悲锦策,削冠大丈夫

随着我国人口出生率的持续下降,并首次跌破警戒线,网上连续多少年持续走低一类的报道增多,一个名字爆红于当前各大平台,似乎将所有的罪过都是因为这个人,人口负增长的黑锅必须由他来背,他是祸国殃民的“千古罪人”,他的名字叫马寅初。

对此,短视频上在这方面被黑的人,除了马寅初外,还有一个是康有为,两人一般是放在一起来黑的,其文案大致是这样写的:“康有为提倡一夫一妻,自己却娶了6个老婆:马寅初提出计划生育,自己生了7个孩子。”意思当然是说,他们都在欺骗,都是伪君子。

而针对马寅初的文章更是连篇累牍,类似于“中国首位提出计划生育的人,却娶了一妻一妾,小妾小他22岁”这样无聊的文章,在网络上大行其道,博人眼球,被多家平台热转。

更有甚者,这些人还对马寅初进行谩骂,人身攻击,还说他是帝国主义派来的奸人,有些理由编得很是可笑,比如说他是回民,带着民族仇恨的险恶,提倡计划生育是别有用心等等,脑洞大开,毫无底线。

马寅初的大名我知道很早,因为在我结婚之时,正是我国全面推行计划生育之际,那漫天的标语和各项措施铺天而来,且愈演愈烈,而在我的印象中,提出这一论点的就是马寅初,如新冠战役中的钟南山一般。

计划生育宣传画

于是,各地奇葩怪事不断地上演,暴力事件层出不穷,“只生一胎好,政府来养老”的宣传,听着温柔,实则是强制措施,无人敢越雷池一步,在那生活困难的年代,好象唯一的福利是免费领取避孕套。

我是在工厂,如果谁敢生二胎,首先是降工资,开除党籍,取消所有待遇,罚款;而农村就更惨,“谁不实行计划生育,就叫他家破人亡!”那墙上的大标语,让你不寒而栗,所以才有了那著名的小品,“超生游击队”。

计划生育标语

计划生育,的确是马寅初先生率先提出来的,时间是1958年2月10日,《人民日报》刊载了马寅初在人大会上的发言——“有计划的生育和文化技术下乡”。

除了提出“新人口论”及相关论点外,马寅初其实并不是说“只生一个好”,他说的是“一个太少,两个刚好,三个太多。”所以,人们是有些误会马寅初了,而且,他提出的这个观点是有根据的。

1953年,中国进行了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共计全国人口数量为六亿多一点,记录了新中国建立后,每年增加一千多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达2.2%,甚至高达3%。

计划生育标语

这一数据引起了当时的北大校长马寅初的高度关注,他运用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进行分析后,在1957年最高国务会议上,他提交了“新人口论”,并针对我国的人口问题作了措辞非常严重的发言。

报告中,他得出“中国将在15年后,人口达到8个亿,50年后人口达到16亿”的论据,但是,他的这个提议并未得到最高层的重视。

不仅如此,在那个“人定胜天”,相信“人多力量大”的时代,马寅初的提倡虽具前瞻性,却不合时宜,所以,他自然受到了严厉的批判, 并因此辞去了北大校长一职。

当后来文革的风云人物,康生和陈伯达来北大,组织对马寅初的声讨和批判之时,马校长一点也不屈服,他坚信真理,相信科学,面对强加在头上的那些莫须有的罪名,他都一一进行了驳斥,而当气急败坏的对方,拿他的名字说事,说他是马尔萨斯的马时,他立即怼道,我是马克思的马,有脾气!

人口还是在自然增长,随着医疗条件的不断提高,出生率和死亡率快速下降,人口随之也迅速增加,从1960年6.5亿,到1979年9.7亿,于是,《光明日报》于1979年8月5日发文,标题是“错批一人误增三亿”,由此,这种说法广为流传。

这个结果的出现,谁对谁错是完全没有定论的,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当初就采纳了马寅初的提议,整个六十和七十年代的人将大为减少,中国会更早地进入老龄化。人口总数是少了,少的也许就是正在看帖的你!

然而,要是说批判马寅初就是对的,这也片面,放任生育的后果,导致很多家庭陷入非意愿的怀孕和生育现象,“越生越穷”,而国家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从而造成生活难、生产难等诸多问题。

后来不得不采取极端的措施,于是,才有了我们这些所谓的“知青”;大批青年被赶去农村,造成一代人的悲哀!

经验表明,在高度集权、计划分配的经济体制下,人口的快速增长一定会造成强烈的人均效应、人头效应,挑战社会的人口承载力。

马寅初,字元善,1882年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小商人家中,他19岁时,在父母的包办下结婚,后考入北洋大学,即今天的天津大学,又考上了清政府的官派留学,去美国耶鲁大学,获经济学硕士,然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读博士,轻松取得哲学和经济学的双博士。

回国后,娶了13岁的王姓女子,所以,马寅初是一妻一妾,两个女子相互尊重,共为他生育了七个孩子,而这也为后人在给他冠以“计生教父”的同时,添加了一些讽刺的素材。

平心而论,多子女并非马寅初之过,他最小的孩子出生于1926年,所以,并不存在“知法犯法”或“滥用职权”一说,更是同康有为的行径不在一个频道上,说这个话的人,文明说叫逻辑断裂,狠一点叫什么呐,用我们四川话来说,叫“狗咬摩托,不懂科学”。

有两个老婆并不稀奇,更不能同道德扯上关系,他本身就生活在一妻多妾制时代,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可能是太过滋润的缘故,原本瘦弱的他,迅速发福,突然间成了个大胖子,他的身体也很结实。

而且一直以来,他家庭和谐美满,是一个让人羡慕的完满家庭,相比于成天守着小脚老太,不敢越雷池一步的胡适来说,马寅初过的就是神仙日子。

也不知是心有小小的忌妒,还是有其他什么犯酸的情结,胡适在日记中记下了这样的一段文字:“马寅初身体很强,每夜必洗一个冷水浴。每夜必近妇人,所以一个妇人不够用,今有一妻一妾。”

他一生教书为业,回国伊始,他拒绝了很多部门和大人物的邀请,却接过了蔡元培的聘书,去北大当了经济研究所主任,立志为中国培养更多的经济人才。

年青时的马寅初

马寅初生性耿直,敢言人之欲言,言人之不能言,特别是抗战爆发后,面对国民党一系列祸国殃民的政策,他在众多场合发表演说,猛烈抨击那些蛀虫们的丑恶嘴脸。

他甚至敢于将矛头直指蒋介石,下面这段话在当时来说,可谓是石破天惊,从中我们可以看见马寅初不畏强暴,永不向恶势力低头的勇气,也是中国正直的传统文人气节的表现。

“有人说蒋委员长领导抗战,可以称民族英雄,但我认为他根本不够资格。因为他不能法办孔祥熙、宋子文,因为他包庇亲戚和家族,危害国家和民族。所以要说英雄,蒋介石也是一个英雄,不过并非‘民族英雄’,而是‘家族英雄’!”

马寅初纪念馆

这样的话让蒋委员长情何以堪,于是,马寅初被囚禁,在五年后方才解脱,并规定“三不准”:不准任公职,不准演讲,不准发表文章。

但殊不知,这对马寅初来说是根本不管用的,他一获得自由便立即发表了讲演,继续对他眼中的腐败政府,进行更加猛烈的炮轰。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我说,政府伎俩施用尽,老马犹在今又来······”他用实际行动,成就了他一身的傲骨,他对祖国的爱,对奸人的恨,在真理面前大是大非的无畏, 完美地诠释了他“不屈不淫扬正气,独树孤军捍真理”的气概。

中年马寅初

已故北大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说过,建国以来的知识分子他最佩服两个,一个是马寅初,一个是梁漱溟。他说两个人都是大丈夫,一样的刚正不阿,一样的敢作敢当。

1948年,马寅初当选第一任中同研究院院士,杭州解放后,出任浙江大学校长,并于1951年出任北京大学校长,直到被批判后赋闲。

大江东流去,永远不回头!

往事如烟云,奋力写新书。

第二排左起第二位为马寅初

胸怀坦荡的马寅初被迫辞职后并未消沉,上面这首诗是他对世人的回答,也是对自己的鞭策,诗中所说的新书,便是他写的《农书》,那是他在1963年落笔、1965年成稿,他用毛笔书写下著作,那是凝聚着他心血的文字,那是他对有史以来中国农业全面的阐述和研究,多达百万字余字,可惜却不幸毁于文革,以至于我们现在无法看到这部力作,于是,有网友写诗赞曰:

谏言论政有何辜,岂惧削冠大丈夫;

壮志难酬悲锦策,门庭冷落著农书;

身残豹隐苍梧树,老病鹏抟东海珠;

割断直肠留傲骨,乞骸至死不服输。

直到1979年北京大学党委召开会议,为其彻底平反,推翻了强加在他头上的一切诬蔑不实之词,恢复名誉,并聘请他担任北大名誉校长,三年后,马寅初在北京逝世,享年整整100岁。

有一个很耐人寻味的细节,当初北大的书记带着平反文件拜访他时,他让儿子接待,目的不言自明,他始终不肯说出那两个看似应该说的字,“感谢”,这其中是怨,是恨、还是不屑,我不敢臆测,但我知道,这里面自有他不屈的风骨。

“新人口论”自提出后,马寅初先后两次遭遇了全国性的大批判,以他的学识的敏锐的观察力,他肯定知道这个提议上报后所带来的后果,但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是正直的学者,一个大写的人,在他认为这是有利于国家和民族利益时,肯定会义无反顾地提出自己的建议。

建议被否定后,直到1982年,新一代的党中央领导人,坚定不移地在全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一直延续到21世纪的20年代,全国人口出生率呈下降趋势后,马寅初又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舆论又开始出现了一股自发的声讨行动,特别是在网络和短视频上,更是甚嚣尘上。

1952年,任北京大学校长时的照片

不过,这些人大都是道听途说,不辨真伪,人云亦云,逞一时之口舌,这很是让人感到无奈,我觉得,这就是一帮胡说八道之人,的确是那些应该被计划生育的对象!

首先,马寅初是个学者,他做不到一言堂,他没有立法权,他也不能替国家去实施政策,实施也好,不实施也罢,他只有建议权,如果现在的那些网络喷子们,也要将他同现在与胡说是同义词的“专家”来看待的话,那就恰好证明愤子们的的无知。

无论是马寅初当初被批判,还是被平反之后,无数人高呼“错批一人,多生三亿人”,都是荒谬的,因为,他只是建议“一个太少,两个刚好,三个太多”,可以想见,如果真能按这个频率进行人口控制的话,应该会非常缓慢的稳住人口的暴涨,使其处于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如果说造成出生率降低也要让马寅初来背锅,那就实在说不通了,而过激的计划生育政策,更是与他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因为,真正实施计划生育时,他已经逝世了。

用李鸿章的话来说,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说得直白些,他的学术观点就是学术观点,只是被跳脱学术范围的人拿来当枪使,前者是一种政治迫害,后者是一种捧杀,而现在把人口出生率降低的罪过,无端地加在马寅初身上,更是无稽之谈。

突然想起了一个三国的故事,蒋干盗书回来后,曹操立斩蔡瑁张允,招致赤壁大败,败退许昌后,曹丕建议杀蒋干以谢阵亡将士,因为在他看来,如果不杀二人,战船便不会连在一起被烧,所以,蒋干是征江东失败的罪魁祸首。

但是,他的建议被曹操一口拒绝,理由是:蒋干作为谋士,其职责就是提建议,至于好不好,听不听,那全由老爸我来定论,为主帅者,“切不可争功诿过。”

其中的意思就不用明说了吧,你懂的。

0 阅读:374
评论列表
  • 2023-03-14 16:00

    计划的一代应吃其肉,喝其血。

  • 2023-03-14 16:29

    反人类

    画中画 回复:
    他顶多算个临时工
  • 2023-03-14 15:52

    老马自己倒生了八个[笑着哭]

  • 2023-03-30 20:51

    其实两个是对的,一个就弄成现在这个样子了

  • 2023-03-14 16:27

    计划生育不是问题 问题是独生子女问题

  • 2023-03-21 10:35

    去挖这个老家伙的坟头[鼓掌]

  • 2023-04-06 14:20

    杀了人之后要求以后杀人者必须死刑,不给你一点机会,文化人耍起流氓来都耍的如此理直气壮,如此厚颜无耻。。。

  • 2023-03-25 15:26

    其实生3个是对的。那个年代要考虑夭折。

  • 2023-04-04 11:47

    马寅初什么都算对了,唯独他没预料到战后婴儿潮。

青林知青

简介:三线子弟下乡知青待岗工人,打工归来一支秃笔聊伴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