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家庭教育还停在“方法”表层,或处理表象问题!而我们致力于从根本上解决孩子心理能量和内驱力问题。
主创“五感内驱力”法,最大特点是“落地”,消除“知道做不到”通病,让孩子自主自律有动力。确定真实有效!
——提醒:凡“觉察”文章,最好慢慢读——

听《硅谷超级家长课》,觉得挺好,但同时也有几种感觉越来越强烈。
第一,本质都在讲同样的东西
这些年“听+看”不少教育学习,最后发现,虽然各门各派讲的东西看上去不一样,但其实内核相通,有很多共通性,只不过形式不同,或者是切入的角度有变而已。
统合来说,这“同样的东西”指的就是内心上的安全感、归属感、价值感等,以及做法上的几个老生常谈的字眼:自主、信任、尊重、合作等,其余无它。
第二,听起来似乎都知道,做起来又着实不简单
其实只要你能吃透一两本书,就能完成主要的学习任务。
但关键是,这个“透”字难!因为叶子下面有枝条,枝条下面是树干,树干下面有树根……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本书当中的很多个点,对不同人而言,又会牵扯出另一个大的面……
最关键的是,这实操体系中哪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会导致整个效果崩塌。
这么说,如果教育体系是10,有时候我们的学习并不是“学了1,就用出1”的效果,而是“学了10,却用出100”,但“学了9,却可能用出0”的这么个情况(哈,用这个比喻来阐释真好)。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读了很多书,但还是用不出效果来的重要内在原理……
那这样还要不要学呢?
当然还需要学。每天的学习就是给你自己的教育认知体系“添料”,只不过具体添到哪了,有时你不一定完全知道,但累积下来,你会逐步打通相互的联系,会更加游刃有余(这需要时间和方法)。
第三,只有自己生发的、感悟的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有时学习的目的,其实并不是为了“用”,而只是在于“启发”——启发我们去行动,然后在过程中去体悟,自己生发智慧。那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你抹不掉,别人也拿不走!
就是说,学习主要在于“牵引”和“启迪”,而非“拿来即用”(这个得品,仔细品)。
原文如下

补充/总结
之所以说越早意识到越好,是因为两点。
第一,既然本质相同,就最好不要“蜻蜓点水”式的,这里学一点那里学一点,不然总是在“山脚”打转,不如就着一个“登山口”(切入点)深入进入直达山顶,那样会更踏实!
第二,既然只有自己生发的才是最实在的,就不要跟风式地到处学,不停学,多花点时间和心思用于自我内化和实践探索,反而效率可能更高!
-
要解决孩子不自主和没动力问题,或想跨越“知”“行”鸿沟,请私信,针对性帮你“落地”。
1."过来人"的内驱力提升三步骤:接触2000多个孩子后,我总结出一套方法,确保提升孩子内驱力!
2.“五感内驱力”落地型方案:我用“五感”法,帮你解决内驱力问题,让孩子自律有动力
/ END /
原创 | 一点老师
内驱力咨询师、健心教练、半个修行人。爱看本质、善讲系统、力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