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职场的生存之道?你看看三朝老臣卫绾的做派,也许就懂了!

黄忠谈历史 2023-06-06 07:41:00

职场小白处处碰壁,从不能正确领会领导意图,到各种明里暗里挖的坑,都令你头疼不已,我们究竟该怎么办?通过西汉三朝老臣卫绾的做派,你就可以理解职场上的生存之道,不至于处处被动,事事都受制于人,而是要掌握主动!

卫绾这个人在汉文帝时,就已经入仕,最开始做的是汉文帝的车夫,这个位置很重要,因为可以接触到皇帝。后来因为卫绾的驾驶技术出众,更进一步做了汉文帝的郎官,这个郎官是天子近臣,提拔的机会,要比一般人大的多。因为他忠诚可信,被汉文帝升任为中郎将的职务,大家对他的评价是敦厚可信,但他在任上无所进取,凡事只是循规蹈矩罢了。汉文帝临终前,却叮嘱汉景帝刘启说:“卫绾是个可以信任的人,是忠厚长者,你要好好对待他!”汉景帝刘启点了点头,可是汉文帝去世后,又过了一年时间,汉景帝刘启对卫绾不闻不问。

汉景帝刘启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他内心忌恨着卫绾呢!当初汉景帝刘启做太子的时候,曾经邀请百官赴宴,大家都来了的,唯独卫绾以自己有病为由,没有来参加,这让汉景帝刘启很没面子,于是继位之后,故意把卫绾晾了一阶段。七王之乱爆发后,汉景帝刘启启用了卫绾,卫绾干的不错,尽管没有周亚夫和窦婴风光,但也发挥了很大作用!汉景帝单独召见了卫绾,和他同乘一车,在上林苑的路上,进行了一次经典对话。为什么选择在车上谈话呢?因为这样可以最大程度避免其他人的偷听,马车是在移动中的,如果在大殿里谈,你根本不知道那个角落里会有人在偷听,但马车上的话,除了那个车夫,还有谁会知道呢?因此,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领导的司机,会被提拔和重用了,因为他们掌握了机密,很多不可告人的事情,都是外车上谈的。因此,他对于这个司机是十分信任的,夏侯婴也是这个原因,才被刘邦信用的。

“卫绾,你知罪吗?”汉景帝刘启直接来了个兴师问罪,卫绾回答:“臣愚钝,不知道犯了什么罪,请陛下明示!”“当初我做太子时,邀请群臣来吃饭,只有你没有来,你还不知罪吗?”“陛下,那个时候我确实有病,没办法前去赴宴!”汉景帝接着说:“听说很多大臣喜欢用皇帝赏赐的东西,给自己换钱换地,先帝赏赐了你六柄宝剑,不知道你为自己换了多少田地呀!”“臣不敢,臣把那六把宝剑全放在大堂上供奉,臣时时擦拭,从来没有动用过!”“是吗?来人!马上改道,去卫绾府上,朕要看看他的那六柄宝剑!”

到了卫绾府上,在大厅的墙壁上挂着六柄宝剑,汉景帝走上前拿下了一把宝剑,剑鞘让一尘不染,拔出宝剑后,剑刃也没有任何磨损,就和新的一样!汉景帝刘启满意的点了点头,“卫绾,看来你是个实在人,今天我也要赏给你一柄宝剑,但不是要你挂在墙上,而是要你握在手里!你懂吗?”“请陛下明示!”“朕今日就擢升你为中尉,你把北军要管好,负责宿卫京师保卫我得安全!”汉景帝刘启这么做,就是要对太子刘荣下手,但太尉周亚夫和太子太傅窦婴,都太强势了,他们一个代表了功臣,一个代表了外戚,都站在了太子一边,汉景帝刘启稍有不慎,可能就会重蹈吕氏的覆辙,这是他最不希望发生的。因此汉景帝选择了卫绾,卫绾的表现令他很满意,担任了中尉之后,卫绾就衣不解带,把北军负责宿卫的人,全部换成了自己的嫡系,保证了汉景帝的安全。因为立下的功劳,卫绾被封为建陵侯,办了领导希望你办的事,而且办的很好,我想这就是卫绾被封侯的原因。

你除了忠诚,还要懂得规避风险。汉景帝废了太子刘荣,又打算把太子一党连根拔起,也就是把刘荣母亲栗姬所代表的栗氏彻底清除,他最先找到的人还是卫绾。汉景帝说:“栗贲以下犯上,他们栗氏又上了个折子,把朕都说成是夏桀商纣一样的暴君了!看来他们还有一党,一定要严查,严惩不贷才行!你去把栗氏的党羽都给我抓起来!”卫绾低头回答说“陛下,我是中尉,职责只是宿卫京师,保卫您的安全!”言下之意是,您这个事情,它不归我管,我干不了这件事。向上管理就要懂得拒绝,尤其是不合理的要求,因为这件事背后的风险是很大的,搞不好是要掉脑袋的,你汉景帝不怕得罪人,因为你是皇帝,他们拿你没有办法,我要是去了,最终必然迁怒于我,你又不保护我,我去做了不是自掘坟墓吗?

千万不要去痛打落水狗,因为你把别人逼到绝路的时候,你也就没有了退路,就算对待罪人,也要有三分人道,这个道理卫绾是懂的!

汉景帝沉默了,他在考虑如何办,因为办这件事的人,注定了是个弃子。卫绾还有大用,不能让他犯险,当领导看重你,想培养你的时候,他就会让你规避风险,而不是“人尽其才”!“看来这件事不适合你去做,最近你也累了,该休息一阶段了,看来朕要找个狠人来办这件事!”这个狠人就是济南中尉,汉景帝嘴里的狠人苍鹰郅都!郅都志得意满的来接任了,他对卫绾很不客气,卫绾也不理他,布衣大衫拂袖而去了。临江王刘荣受不了来自郅都的压力,他选择了自杀,而梁王刘武因为暗杀朝廷命官,也被郅都差点给做掉,这些仗都记到了郅都的账上。尽管汉景帝刘启让郅都去雁门关做太守,暂时躲过一劫,但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郅都最后还是被迫自尽了,而卫绾则躲过了杀身之祸。

汉景帝把赋闲在家的卫绾找回来了,这次安排给他的工作时太子太傅,但当郅都马上就要把梁王刘武的证据搞到手里时,汉景帝安排卫绾去了梁地,让郅都不要继续去管后面的事情了。这次卫绾并没有拒绝,而是欣然接受了,这也不是太子太傅的职责呀!因为这次汉景帝不是让卫绾去得罪人,而是去向梁王施恩的,卫绾到了梁地后,拉回来十几口大箱子的证据,但在半路上把它们全部付之一炬。当汉景帝问情况怎么样时,卫绾回答说:“证据确凿!”汉景帝说:“你把那些证据都抬上来,我要亲自审阅!”“臣有罪,那些证据在路上就被臣付之一炬了!”“什么?你把它们给烧了?谁让你这么做的!”“启奏陛下,梁王有罪,国法难容,但他也是您的弟弟,太后最疼爱的小儿子,如果您秉公而断的话,你让太后怎么办?您又如何自处呢?因此……”

汉景帝笑了,卫绾的做法,正是他所希望的,如果让郅都去,恐怕梁王刘武就活不下去了,而卫绾处理的很得体,还得到了窦太后的认可。郅都只能被外放去做太守,而卫绾这个推崇儒学的人,却因此没有没窦太后收拾了,这就是智慧。不久后因为郅都走了,中尉的位置不能没有人来做,汉景帝召集了大臣们讨论,他对大家说:“你们都说说,看看谁合适做这个中尉?言者无罪!”窦婴立刻说:“陛下,臣推荐栾布,这个人威望极高!”汉景帝喃喃自语道:“栾布!”周亚夫反对说:“栾布太老了,臣认为中尉还是要由职业军人来做,因此臣推荐韩颓当来做!”汉景帝还是喃喃自语道:“韩颓当!”显然这些人都不是汉景帝心中的合适人选。

汉景帝问卫绾,“卫绾,你做过中尉,你看谁来做中尉合适呢?”卫绾回答:“陛下,作为太子太傅,臣的职责是教导太子,谁来做中尉这种事,应该由陛下自己来定夺!”看到了吧,不久前还销毁证据,独断专行的卫绾,又变成个恪尽职守的人了,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刘御史,你怎么看?”刘御史也说:“陛下,这件事应该有您自己来定夺!”汉景帝刘启笑了,还是卫绾和刘御史识时务,“中尉负责京城宿卫,因此遇事一定要果断,对待宗室豪强也要执法不二,我看济南中尉宁成,对付豪强很有办法,这样吧,就由宁成来做中尉!”大家看到了吧,人家汉景帝早就想好了,问你们的意见,不过是走走过场,你们还当真了,只有卫绾和刘御史两个人,才算是能够揣摩上意的人!

汉景帝刘启去世后,汉武帝继位,卫绾做了丞相,汉武帝要兴儒学,卫绾就上了个折子给汉武帝,内容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过这和后来赵绾、王臧搞的建元革新是有所区别的,这个折子只是一种态度,并没有实际举措,因此窦太后并没有把卫绾怎么样,但对要公开夺权的赵绾、王臧却痛下杀手,原因就在于此。

窦太后不会对刘彻怎么样,但对于鼓动刘彻变法的赵绾、王臧这些儒生,却不会心慈手软!这点卫绾是看得很清楚的,当程不识来言语不敬时,卫绾立刻明白了,这是窦太后在对自己示威,“听说卫绾手里有七把宝剑,这可能会要了他的命!”

卫绾立刻找到了刘彻,他说:“陛下,程不识和李广都是我调到京城来的,平时对我也是客客气气的,可今天程不识来找我,却态度大变,说什么人年纪大了一点要好好养老,做个万户侯不好吗?为什么一定要强出头!我看这是太皇太后看老臣不顺眼呀!臣老了,如今也帮不了陛下什么忙,留下来反而会影响到陛下,因此请陛下允许老臣告老还乡,我不在朝也许发挥的作用更大一些!”汉武帝刘彻说:“老师真的要走?”卫绾说:“请陛下恩准!同意老臣告老还乡!”刘彻叹了口气,卫绾的话说的很明白,他留下来就是死路一条,自己怎么能让老师留下来等死呢?于是卫绾以身体有病为由,回乡养老了,这就叫做“功成身退,明哲保身”的智慧,值得我们每个职场之中打拼的人借鉴!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0 阅读:0

黄忠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