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高考前:汉武帝时还没科举制度,那些寒门庶族是怎么崛起的?

黄忠谈历史 2023-06-04 02:55:09

临近高考的日子,很多学生人生的第一次大考,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尽管很多人会说这并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我想说这是大多数人的出路,也是唯一相对公平的方式,如果你看看三国时期曹丕推行的“九品官人制”,和所谓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氏族”,你就懂了,原来那个时候才是真的阶级固化。老子英雄儿子狗熊,照样可以身居高位,就如大将军曹真的儿子曹爽,就可以成为曹魏的领政之臣。对寒门庶族而言,你想逆袭几乎是不可能的!

汉文帝的时候,他从代地到京城即位,身边只带了几个随从之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宋昌和张武。他们一个人掌控北军,一个人掌控南军,保卫了汉文帝的安全,为汉文帝刘恒继承君位,立下汗马功劳。宋昌就是当初宋义的孙子,这个宋义就是被西项羽砍掉脑袋的那个楚君主将,那个时候的大多数人都是有背景的,真正寒门出身靠自己打拼,而位极人臣的人,是非常之少的!从高祖刘邦建立大汉后,直到汉景帝刘启时,历任丞相和三公九卿几乎全都是功臣勇将之后,但到汉景帝的时候有了个例外,御史大夫晁错,就不是功臣之后,但他有另外一个显赫的身份,就是他是汉景帝刘启的老师,帝王之时没有与其匹配的位置,那不是打皇帝的脸吗?

晁错出生在颖川,听到这个地名,很多人会很熟悉,因为在《三国演义》里,曾经多次提到了颖川。这个地方聚集了当时天下很多大的氏族,晁错就出生在这里,在年少时,他师从张恢学习法家之学,后来以能文而被招进朝堂任太常掌故。汉文帝时征集人去学习《尚书》,晁错自告奋勇被派去跟随伏生学习《尚书》,学成回来之后,晁错已经成为一个精通儒法之学的人了。汉文帝提升晁错做了博士,晁错又上了一封奏折,说太子应该懂得治国的道理,汉文帝很满意,于是拜晁错为太子家令,专门辅导太子刘启。景帝对自己的这位老师十分信任和推崇,称他为自己身边的“智囊”!

不招人妒是庸才,但晁错是遭到了所有当权者的妒忌和怨恨,怎么会这样呢?因为它既不是功臣勇将之后,也不是外戚出身,是个地地道道靠着自己的学问,赢得尊重的人!而看中他的人,还是最高的权力者,皇帝和太子!当然汉文帝也好,汉景帝也罢,他们重用晁错这样的人,也有他们自己的目的。重用寒门庶族,去打压那些功臣勇将之后,达到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目的。晁错的削藩策,在遭到吴王刘濞的强烈反抗,导致吴楚七国之乱爆发后,以袁盎为首的大臣们,联合起来要求汉景帝诛晁错。表面上看,他们是为国尽忠,让吴王刘濞没有造反的借口,从本质上讲,他们是排除异己,把晁错这个眼中钉、肉中刺,借机铲除罢了!

晁错和贾谊一样,都是因为才能,而被皇帝所信用。但两个人结局都不好,他们都遭到了功臣勇将之后的排挤,也就是说既得利益者,是不会接受这些人,来分享权利的!西汉建立之初,权力便被一分为四,分别掌握在天子、诸侯、功臣,外戚手中。因此表面上天子高高在上,实际上很多事情,他却身不由己、不能自主。贾谊的郁郁而终,晁错的腰斩于市,都是皇帝被迫向这些势力妥协的结果。因为这些人全是树大根深,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直到汉武帝时,才开始重用各方人士,同时建立内庭取代外朝,将三公九卿全部架空,将权力控制在自己手里。

一位伟大的君主,一定是一个懂政治,精于权谋之术的人!汉武帝就是这样一位君主,他的继位之初,颁布的第一道朝令便是向天下求贤,要求所有的地方官吏,每年都要将本地出色的人才推荐给中央,并把这条规则作为考核地方官政绩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你必须给我推荐人才,不推荐有罪,推荐的人名不副实,被我看出来的更是罪上加罪,汉武帝的眼睛里是不揉沙子的,地方官员们如果不能按时完成任务,不仅是乌纱帽的问题,恐怕在项上人头都难保,这项制度被称为察举制度。这项制度主要选拔两类人,选的是没有官职的读书人,而拔的是下级官吏。下级官吏提拔属于政绩突出晋升,那么没有官职的读书人,自然是凭借其才学,而获得信用入仕为官。

贾谊和晁错都属于被推荐上来的,地方官员推荐他们,对自己也是有好处的,正所谓“无利不起早”,把贾谊和晁错这样的人推荐到中央,就变成了自己的资源。以贾谊为例,他的老师是张苍,而张苍是做过丞相的,而张苍的老师是荀况,也就是荀子,名师出高徒,这是很典型的例子。推荐贾谊的那位地方官是河南郡守吴公,因为推荐贾谊有功,汉文帝擢升吴公做了廷尉,要知道廷尉可是九卿之一,三公九卿已经是汉代做官的极限了。这不就是双赢吗?你慧眼识人,给自己也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接下来说说汉武帝时期,那些进入大众视野的人才,首先是董仲舒。提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绕不开他,他的这个说法,汉武帝很认同,不过对于董仲舒这个人,汉武帝的定位也很明确,搞理论研究工作但不适合真的从政,因为汉武帝只是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个说辞,并不是完全要按照这个办法执行。比如汉武帝身边的很多人,并不是儒学人士,东方朔属于纵横之士,韩安国和主父偃等人则属于学百家之学,很难定性他们具体属于那个学派,总是搞学派之争的人,那才是真正的书呆子!

公孙弘这个人,他在汉高祖时就已经入仕,年轻时曾经做过狱吏,后来因为犯了错误而被免职,没有了生活来源的他只好到海上去牧猪。但公孙弘没放弃学习,尤其对儒学经典更是了然于胸,恰逢汉文帝开始重视儒学,于是公孙弘有了机会,成为了博士。在公孙弘四十岁的时候,他开始研读《春秋》,并选择了《公羊传》来精研。到了汉武帝的时候,公孙弘被推举到了中央,他才第一次出现在汉武帝刘彻面前。公孙弘这个人很虚心,当时博士辕固已经九十多岁,公孙弘对他很尊重,不敢直视他的脸。汉武帝安排公孙弘作为使者出使匈奴,回来的时候,他的答复让汉武帝不太满意,公孙弘是个善于察言观色的人,他马上就以自己年纪大了,身体有病为由回乡去休养了。

公孙弘是个聪明人,当时汉武帝正在大张旗鼓的推行新政,而主导者是赵绾、王臧,但建元革新迈的步子太大,对于还牢牢控制权力的窦太后,以及推崇黄老之术的顽固派来讲,都是无法接受的!公孙弘这个时候选择了藏拙,结果窦太后发动了反击,汉武帝被架空,赵绾、王臧被逼自杀,窦婴、田蚡被罢免。公孙弘因为远离了朝堂,因此没有受到波及,进是勇气退是智慧!公孙弘面对即将到来的危机,选择了蛰伏不出,谋定而后动。等到窦太后去世,窦婴和田蚡两败俱伤后,公孙弘才冒出来,做了大汉丞相。

主父偃是个通才,但是却一直不招人待见,因为他为人刻薄,长了还难看,因此在家乡齐国和诸侯国里,都活不下去。最后主父偃心一横,来到了京城,想通过卫青的推荐获得机会。但是这次汉武帝没有唯才是举,因为卫青推荐人才,让汉武帝警觉起来,他最忌讳的就是搞政治的人染指军事,同样作为大将军的卫青,在政治上的作为,也是让他高度警惕的。主父偃最后是依靠自荐才获得机会的,因为如果是卫青推荐的,就又回到了由重臣把持晋升通道的问题上了,主父偃为卫子夫被立为皇后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和张汤查办陈阿娇的“巫蛊案”一样。

主父偃自己横征暴敛,有人劝他要收敛一点时,他对劝他的人说:“我到了这个年纪,才被陛下信用,陛下就是要用我这样的寒门庶族,来整治那些宗室豪强,我为什么要收敛呢?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不能出人头地的话,还不如去死呢?”汉武帝用主父偃,就是为打压宗室豪强,这点他说对了。但当宗室豪强实力强大时,主父偃这类人到了一定阶段,就是“弃子”的命运!当赵王代表诸侯们发难,当群臣们都表示主父偃离间骨肉该杀时,汉武帝的一句话对主父偃做了宣判,“可惜了,如果不是他横征暴敛,太急功近利的话,我也不会痛下杀手,他也是个通才呀!”

寒门庶族崛起,还有一个途径,那就是联姻,这里面的代表人物是卫青。卫青是私生子,从小就受尽了人家冷暖,自己是平阳公主府上的马奴,而姐姐卫子夫则是平阳公主豢养的歌姬,目的就是为汉武帝物色佳丽,从馆陶公主刘嫖到平阳公主,这似乎已经成为了惯例。卫子夫在众多歌女中脱颖而出,被汉武帝带回宫中,卫青也跟随姐姐入宫,成为了汉武帝身边的郎官,这就叫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很多人的机遇,就是从一次婚姻开始的。记得当初刚工作的时候,一些一起来的人就有这个嗅觉,通过联姻的方式,很快就脱颖而出,那是因为他有个好岳父的缘故。

卫青的发迹,又带出了霍去病,而霍去病又把霍光引了出来,你说这是什么?这就是传承不绝。霍光是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如果没有霍去病的引荐,他怎么可能有机会让汉武帝认识到他的谨慎,又怎么会成为首辅大臣呢?李广利,历史上著名的贰师将军,如果不是因为李夫人得宠于汉武帝的缘故,他怎么会有机会驰骋疆场呢?因此,当一切资源都向你倾斜的时候,你想不成功都是很难的,但首先你要和这些资源建立联系才行。要怎么建立联系呢?当然是通过李夫人,和汉武帝建立了联系,于是李广利也成了很多人眼里的一代名将,这个名将的水分是很大的,完全无法和卫青、霍去病先提并论。

对于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面前只有一条路,就是治学而仕,至于联姻这个事,还真是靠缘分的,目的性太强反而不容易成功,但学习这件事,是你只要努力,就立刻会看到成效的,相对也是最公平的!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0 阅读:5

黄忠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