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刚过便又是一年三月三,壮族、苗族、瑶族等西南少数民族,即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东方传统狂欢节——三月三。看着他们对歌谈情,恣意狂欢,你是不是有种艳羡之情呢?事实上,汉族早先也有自己的三月三。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这首出自《诗经·郑风》的《溱洧》非常唯美,它从小处入手,通过一对青年男女的对话,将两人在郊游的茫茫人海中偶然相识,到相约同行,再到相互嬉戏,互赠象征着爱情的勺药的整个过程,艺术化的忠实记录了下来。展现出来的春天之美,爱情之美,犹如犹如一部专题纪录片,让读者有亲临其境之感。
《溱洧》所描述的正是三月上巳日,郑国青年男女在溱水和洧水岸边游春的场景。东汉儒学博士薛汉,在其《韩诗薛君章句》中点评《溱洧》一诗云:“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日,此两水之上,招魂续魄,拂除不祥。”
所谓“三月上巳日”,在古代称为上巳节。上巳节,这个当今人们可能已经非常陌生的节日,在古代可是相当古老而重要的一个节日。上巳,指干支纪日历法中,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故又有三巳、元巳的别称,起源于兰汤辟邪的巫术活动,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的节日。
《周礼·春官·女巫》载:“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郑玄对此作注说:“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衅浴,谓以香熏草药沐浴。”即在周代,每年的三月上巳日,官方为派出专职的女巫,组织民众前往水边,为他们举行兰汤沐浴活动,以去除宿垢,同时带走身上的灾晦之气,是一种祈福的仪式。这个活动称之为“祓禊”。
《论语》云:“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写的就是当时祓禊的情形。
可以说在重视孝道的中国,上巳节是难得的一个不以祭祀为主题的传统节日。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祓禊”的意义反而成了次要目的,借机举家出游踏青反而后来居上。男女青年更是借此机会互诉心曲,表达爱慕之情。对此政府也是相当鼓励的,《周礼·地官·襟氏》:“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故最晚从春秋时代开始,上巳节就已成为国人的情人节和狂欢节。
汉朝时,三月上巳的风俗在宫廷和民间都非常流行。《汉书·礼仪志》记载“是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病,为大洁。” 季春时节,正是一派春暖花开,草长莺飞,柳绿花繁的世界。上巳日这一天,上至天子大臣,下至庶民百姓,都会穿上新缝制的春装,相互邀约着倾城而出,前往江河之畔,或嬉戏沐浴,或探幽采兰,或宴饮行乐,可祓除不祥。
魏晋时期,由于当时盛行崇尚自然、纵情山水的风尚,对当时的人们而言,上巳节“祓禊”大为减弱,踏青赏游之意越发浓郁。以至于上巳节直接和巳日脱钩,固定在了夏历的三月初三,成为全民的踏青赏春狂欢日,更是皇室贵族、公卿大臣、文人雅士临水宴饮的专属节日。
西晋的《夏仲御别传》形容上巳节时,“洛中王公以下,莫不方轨连轸并南浮桥边禊,男则朱服耀路,女则锦绮粲烂。”由此还派生出上巳节的另外一项重要习俗——曲水流觞,即禊饮。行禊饮时,众人坐于环曲的水边,让仆人在上游将盛着酒的觞置于水中,任其顺流漂浮而下,酒觞停在谁面前,谁就要将觞中之酒一饮而下,并赋诗一首,否则罚酒三杯。
最著名的一次“曲水流觞”活动,当属发生于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上巳节的兰亭之会了。这一天,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名当世名士,齐聚于会稽郡的兰亭(在今浙江省绍兴市),作曲水流觞之戏,共有26人为此赋诗,集结成《兰亭集》。被后人誉为“书圣”的王羲之挥毫泼墨,书就一篇书文俱佳序言,这就是被后人赞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
唐代,上巳节成为当时最隆重的节日之一,除修禊之外,以春游踏青、临水宴饮为主。宋代吴自牧《梦梁录》“三月”条载:“唐朝赐宴曲江,倾都禊饮踏青”。 说的正是彼时上巳当日,长安城内男女老少盛服而出,在曲江畔宴饮、郊游的景象。这一天,连皇帝也要在曲江池宴会群臣,同行祓禊之礼。
唐诗中也有众多描写上巳节盛况的诗句。如“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丽人行》杜甫)“万乘亲斋祭,千官喜豫游。奉迎从上苑,祓禊向中流。”(《三月三日曲江侍宴应制》王维)白居易在其散文《三月三日谢恩赐曲江宴会状》中,更是详细描绘了曲江池皇家宴会群臣盛会的情况。
由于上巳节历来在清明前后,离清明很近,故在宋朝以后,与寒食节一样,各种习俗逐渐融入清明节,上巳节的盛况不在,但节日和习俗还一直在延续。
元曲四大家中的白朴在其杂剧《墙头马上》第一折中这样描写当时的上巳节:“今日乃三月初八日,上巳节令。洛阳王孙士女,倾城玩赏。”从中可以了解到,元代上巳节的时间又改回三月上巳日,而踏青赏春习俗依然在,平时养在深闺美女都在上巳节这天尽情出门游玩。
明初,明太祖朱元璋为示太平盛世、与民同乐,三月初三上巳节这天,携大臣们一道春游,这天“金陵城扶老携幼,全家出动;牛首山彩幄翠帐,人流如潮”。
上巳节真正的衰微是在民国时期,随着改元改历运动的展开,传统节日一度全被禁绝,虽然以失败而告终,可依然对传统文化造成了不小的伤害,受伤害最大的便是上巳节这类本就已经不太受重视的传统节日。此后,汉族民间只有小部分区域还在延续上巳节的某些习俗。笔者对上巳节的最后记忆,大约停留在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三月三头戴荠菜花”。
可以说上巳节这个中国最古老的情人节、狂欢节,当下已难觅踪影,其余韵只能到南方少数民族中盛行的各种三月初三为期的节日活动中寻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