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李嘉诚创办的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因把旗下的43个海外港口的控股股份出售给美国资本贝莱德集团,被推上风口浪尖,全网形成了排山倒海般的批判之声,甚至连G媒都加入战团,其中不乏恶毒之言论。这不禁让我想起2021年,由司马南炮轰联想引发的“倒柳”舆情,可谓如出一辙,先质疑、再发散、然后遐想、最后网络定性!
都说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实际上只是"记吃不记打",过去两三年“联想舆论”对自由市场、民营经济的隐形伤害已经深深让每个人感受到切肤之痛,现在好不容易缓过劲来,难道又要上演一出“打倒长和”的大戏,给予民营企业家本就羸弱的经营信心致命一击么?

实际上这并不是全网第一次对李嘉诚的围剿,早在2015年由于长和实业的战略调整,不断甩卖国内资产,当时就有一篇文章《别让李嘉诚跑了》风靡全网。现在李嘉诚甩卖海外资产又再一次被炮轰,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合着从国内撤资要被喷,从国外撤资也要被喷,其实网民痛恨的并不是资本,而是自己不是掌控资本的那个人,因此只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痛骂资本和掌控资本的那个人。
首先我们了解下本次事件的关键主角——巴拿马运河的前世今生。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洲国家巴拿马,横穿巴拿马地峡,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是重要的航运要道,被誉为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的“世界桥梁”。巴拿马运河的存在大大缩短了太平洋到大西洋之间的航运距离,使来往的船只不必再经过南美洲南端的麦哲伦海峡,具有非常重要战略地位。
最早提出开凿运河设想的是西班牙,西班牙军官巴尔沃亚便前往该地建立殖民地。他偶然发现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竟只隔着地峡彼此相望,所以便提出了开凿中美洲运河(巴拿马运河)的设想。1819年,随着南美独立战争的结束,巴拿马摆脱了西班牙统治,加入大哥伦比亚联邦,而西班牙的运河计划,也只能随着巴拿马的脱离而流产。

1878年,法国与大哥伦比亚政府签订协议,开凿巴拿马运河。随即成立了“巴拿马洋际运河环球公司”,由法国资深运河专家斐迪南(苏伊士运河创始人)监造。但在投入了4亿美元,完工三分之一后,巴拿马运河仍然犹如无底洞一般,看不到完工的希望,1885年,随着斐迪南去世,公司濒临破产,巴拿马运河再次无疾而终。
1903年,美国为了控制运河区,帮助巴拿马从大哥伦比亚联邦走向独立,为了感谢美国的帮助,巴拿马与其签订了《海布诺瓦里条约》,条约中以1千万美元的低价,将运河区的永久租界权卖给了美国。实际上此时巴拿马运河是个巨大的烂尾工程,美国接手后,先后花费三四亿美元,动用数十万劳工,终于在1914年,实现巴拿马运河的正式开通,美国拥有运河两岸10英里宽的自治权及运河的经营管理权。
二战后,随着全球进入和平稳定期,巴拿马运河的商业价值迎来突飞猛进的增长。因此进入70年代后,巴拿马就想把运河收回来,并公开的批评指责当时和美国签订的《海布诺瓦里条约》为不平等条约,但彼时美国历任总统都置之不理,直到老好人卡特总统的上台,事情迎来转机。(卡特以爱好和平著称,并拿过诺贝尔和平奖)

在卡特总统的推动下,1977年美国与巴拿马签订新的《巴拿马运河条约》和《关于巴拿马运河永久中立和经营的条约》,按照这些条约的约定,从1999年12月31日起,巴拿马将全部收回运河的管理和防务权。比较滑稽的是,在1999年12月14日举办的巴拿马运河交接仪式上,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拒绝参加,而是由前总统卡特代表美国签字。
按理说,巴拿马白捡了一个香饽饽,美国佬也挺讲诚信,那么给予通行运河的美国船只一定的折扣和优惠,也算合情合理。然按照巴拿马公布的运河经营数据,还真没有,主打一个公事公办,巴拿马的逻辑是过河收费,天王老子来了也得按章办事。2024财年,巴拿马运河为这个国家带来的总收入近50亿美元、净收入约34.5亿美元,占巴拿马政府年收入20%左右,怪不得巴拿马六亲不认。
而最近这些年,巴拿马运河管理局还摸索出一些增值服务,比如通过拍卖船位(可以理解为“插队权”)来增加额外收入,单次拍卖价曾高达400-500万美元——这一切激怒了一部分美国人,特别是重返白宫的特朗普。其实早在运河港口股权交易之前,巴拿马政府就宣布了退出“一带一路”,要知道巴拿马在2017年就加入该计划,是拉丁美洲第一个参与此计划的国家。
事情梳理到这里,其实就比较清楚了,那么李超人又是怎么趟入这片浑水的呢?1997年,巴拿马政府决定公开竞标运河两端的关键港口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寻求更高效的运营管理。最终长和实业以2200万美元的价格出人意料地胜出,拿下25年特许经营权,期限至2022年。

这个价格在今天看来是白菜价,实际上在当时运河两端的两个港口,设施老旧,改造成本高昂,再加上巴拿马政局动荡,让很多竞标者都望而却步。但这正体现了李嘉诚高超的商业眼光,他准确预判了中国加入WTO后,带来的工业化浪潮,必定会推动全球化贸易水涨船高,而巴拿马运河正当时。
接手巴拿马港口后,李嘉诚通过“和记港口”投入数亿美元进行改造,替换老旧码头设备,引入自动化装卸系统,提升吞吐效率。并在2021年,和巴拿马政府将港口的运营权延长至2046年。然花无百日红,随着美国孤立主义横行,特朗普不按套路出牌,各种退群骚操作,全球化已遭遇巨大挑战。再加上巴拿马运河成为大国的角斗场,李嘉诚只能断臂求生,这无可厚非。
这里面被众多网友诟病最多的是,为什么非要卖给美国资本?其实除了美国资本,已经没有其它资本敢于参与这场收购,由Y企背景的中资收购,更是天方夜谭,因为巨额投入可能会分分钟打水漂。早在特朗普2024年竞选的时候,就放出豪言,要收回巴拿马运河,更别说巴拿马距离美国如此之近,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还是想不明白,就看看为什么大鹅要打二毛,一切就已了然,如果众多网友能支持普厅,那就没什么理由不理解川普,仅仅针对巴拿马运河这个事。

因此巴拿马政府和李嘉诚的长和实业有得选择么?看起来有,无外乎硬刚,但是一个是弹丸小国、一个是国际商人,怎么和美帝硬刚?还有网友不服,说他们背后有东大撑腰,干就完了,就算鱼死网破,也不能肥美帝之口。这纯属看热闹不嫌事大,有这种想法的,建议先把自家财产的五分之一,无条件打进国库,再来对李嘉诚所谓的软弱和不爱国评头论足。
当然李嘉诚这件事确实不光彩,和我们传统所褒扬的毁家纾难式爱国也相违背,但这绝不是众多网友可以信口开河,甚至任意攻击的理由。在百年未见之大变局的当下,在原则和底线之上,我们应该做的是团结大多数,而不是只能有一种方式、一个声音去疏离大多数,可以不认同、但不应该去诋毁,可以不喜欢、但不能去龌龊。
个人认为其实可以把本次长和实业的事件,当做出海企业遭遇危机的样板去处理,我们就应该组建Y企背景中资财团用228亿美金对等收购43个海外港口,就算最终这笔资金打了水漂,也会收获更多:

一、如果美国强行收回巴拿马运河港口的经营管理权,可以让全世界看到美帝的丑恶嘴脸,这种任意践踏市场商业规则的行为,是对自由主义的背叛,可以进一步分离美国和欧洲的关系,有利于我们和欧洲市场进行深度绑定。
二、保护出海的民营企业家免受损失或者减少损失,进一步鼓励民营企业出海,不要害怕美帝强权,有国家做强大的依靠支撑,体现大国风范和民族自豪感,与有荣焉。
三、让世界看到我们的开放和对规则的敬畏,美国越保守,我们就越开放,美国越肆无忌惮,我们就越诚实守信,美国越欺压盟友,我们就越主张共赢。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个世界终究是正义的世界,正义的人心也终究是大多数。

裤裆藏雷
不止一个,是23个国家的43个!李家若咬死不卖,美国武力抢夺去,性质就不一样,拼着一两个码头不要,李家任然是英雄,就有国际舆论遣着美国,被喷的就是美国,李家这是同流合污,狼狈为奸了
向宇
就你个b脑袋还评价联想,还评价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