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七次下西洋,为何所到之处都大受欢迎?

国家人文历史 2023-11-03 12:19:29

2023年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主题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谈及“海上丝绸之路”,论规模与知名度,非郑和下西洋莫属。由于郑和的船队在大海上十分壮观,当时的人们把来自中国的船队称为“宝船”。可以说,中国“宝船”满载和平、友谊和合作,向世界展现着大国真诚的文化互动与交流。

古里是中国古籍中的叫法,现在的通用名是卡利卡特或者科泽科德。它位于印度西海岸,从这里往西,可以直航非洲和阿拉伯;往东,可以前往东南亚,古里既扼东西方海上交通之要道,自身又盛产香料,所以从很早的时候就是一座海上重镇,获得了“香料之城”的称号。

在航海史上,古里有一个传奇般的经历,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两个顶级的航海家都来到这里,又最终都死在这里。这两个航海家,一个是达伽马,另一个就是郑和。

当船队第一次来到古里时,郑和年当鼎盛,意气风发,在这里刻石留念:“其国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皡同风,刻石于兹,永示万世。”二十多年后,郑和最后一次来到古里,病死在这里,明朝再也没有派出新的船队。

郑和航海路线图,图中的“忽鲁谟斯”就是今天的霍尔木兹海峡,“满剌加”就是今日的马六甲

郑和其人

郑和的身世颇为凄惨。他原名马三保,是云南回族人。明军灭元,南征云南,他父亲死于战乱,十岁的郑和也被捉去阉割。此后,郑和因缘际会,进入燕王府,慢慢成了朱棣身边的红人。待燕王起兵,建文逊国,郑和做了内官监太监。郑和的相貌很武猛,据说他身长九尺,腰大十围,行如虎步,声音洪亮,扎上胡子简直就是张飞。永乐皇帝挑选船队统帅的时候,这种威武的相貌似乎起了一点作用。

前台湾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梁秀中绘制的郑和像

为什么永乐皇帝不选择一个官员担此重任?下西洋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中国官僚体系对派船队出海一直很厌恶,觉得这是好大喜功、靡费民力之举。就性格而言,郑和比普通官员更适合。由于留下的直接资料不多,我们难以确定郑和的很多细节,但大致推测起来,郑和对各种文化是抱有开放心态的。比如他是回族,也到清真寺祈祷,但同时又是佛教徒,法名“福善”,对修庙抄经格外起劲。等他游历各国时,虽然自己没留下游记,但他的手下却写了《瀛涯胜览》《星槎胜览》两部笔记。这两部书写得颇有好奇心,能够充分欣赏其他文化的优点,很少做道德批判。

永乐皇帝最终选择了郑和。1405年,郑和的庞大船队出发了。

船队怎么航行

现在船只航行需要实时了解自己的经纬度。可是在郑和那个时代,他们怎么知道自己的经纬度呢?测纬度是有办法的,这个比较简单。北极星几乎就在地球自转轴的正上方(有微小的偏差),你只要测出它的仰角度数,就能够判断出自己所在纬度。

早在郑和下西洋前,无论欧洲人、阿拉伯人,还是中国人,就都会测纬度了。他们用的具体工具有差异,就像欧洲人用航海星盘,中国人则用牵星板,但它们的基本原理是差不多的。郑和的牵星板并不复杂,就是用一个木板放在跟眼睛水平的位置,眼睛和木板的距离固定,然后抬头看星星。配套的木板是严格标准化的,一般是十二块,分别称为“一指”到“十二指”。如果还看得见星星,就换一个高点的木板,如果看不见了就换一个矮点的木板,直到木板的边正好对着星星。从木板的高度当然就能推算出星星的仰角,从而知道自己的纬度。当然,郑和并不需要真去用木板高度去算仰角,他甚至可能根本没有纬度的概念,但是他只需要记住现在的位置是几“指”,对他来说就够了。郑和的《过洋牵星图》里都是这样的记载:“丁得把昔过洋看北辰星七指平水”,翻译过来就是:我在丁得把昔这个地方,测北极星时用的是第七块木板。

描绘郑和下西洋场景的画作,约作于1558年

但是经度就测不出来了。当时全世界的航海者都不会测经度。那怎么航行呢?郑和用的办法是循“针路”而行,这个航海办法并非他的首创,可能从宋代就有了。要解释“针路”这个概念,可以先看一下《郑和航海图》里的记录。比如下面这一段:“官屿溜用庚酉针,一百五十更,船收木骨都束。”这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庚酉针”比较好解释。当时人在罗盘上用子丑寅卯这些字指示方位,所谓庚酉针,就是西偏南262度半。比较费解的是这个一百五十“更”。“更”本是时间单位,一昼夜是十更,一百五十更就是十五天。但这个没有意义。今天风大,你往“庚酉针”方向开十五天到了,明天风小,我开十五天还在海里呢。所以这里的“更”就不能是单纯的时间,而必须加上一个前缀:在标准航速下,开一更天的时间。标准航速怎么确定?说起来颇为简陋,就是让一个人站在船头,向海里扔下一个木片,同时用一种固定的步速往船尾走。如果走到船尾的时候,木片也同时到达船尾,这就说明船是标准航速。如果木片还在船中间,就说明是半个标准航速。这时候船开两更,才能对应针路上的一更。所以上边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船从官屿溜(现在的马尔代夫)出发,往西偏南262度半方向开,在标准航速下开十五天可到木骨都束(现在索马里的摩加迪沙)。

郑和船队航行的基本原理就是这样。但真执行起来,光是测量航速,就需要大量、频繁的工作,而且帆船一旦被风吹得偏离航向,就需要重新计算、重新调整,其中不无风险。不过郑和跟达伽马有一点不同。达伽马不知道自己前面会有什么,而郑和所走的航路基本上都是已知航路。他有前人的“针路”记录,也可以雇佣华人或者阿拉伯人领航员,而且当时明朝的造船术又在达伽马时代的葡萄牙人之上,所以郑和面临的风险,是小于达伽马的。

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1460-1524)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坏血病。人如果长期吃不到新鲜蔬菜水果,体内缺少维生素C,就会得坏血病。这个问题特别让欧洲航海家头疼。还是以达伽马为例,他的160个船员里,据说最终死于坏血病的高达100多人。但是郑和船队里似乎没有关于坏血病的报道。这是为什么呢?有人做出了种种解释,比如郑和带了大量豆子,在船上发豆芽给船员吃。也有人说是跟中国船员习惯喝茶有关。这些说法都有道理。但是如果我们再追问一句,阿拉伯商人频繁往来于非洲和印度,也走过郑和的很多航线,但也没听说他们大量死于坏血病的。这些阿拉伯人也吃豆芽喝茶么?饮食习惯的不同,可能确实是避免坏血病的重要原因,但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一个因素,那就是达伽马、麦哲伦他们中途无补给的连续航行时间更长。

一个胜利接着一个胜利

从留下的记载看,郑和下西洋可以说是一个胜利接着一个胜利。郑和七次下西洋,每一次都是经越南到东南亚,然后越马六甲海峡到印度。在头三次航海中,郑和都是到了古里就止步。但到了后来,郑和路线越熟,胆气越壮,开始向伊朗、阿拉伯航行,甚至远达东非。有些学者认为他的分遣队可能到了好望角,还有个美国作家甚至把郑和送到了美洲。但是按照主流学者的意见,郑和船队最远就是到了东非。

西方殖民船队往往是富有高度攻击性的,手段非常残酷。相比之下,郑和船队则表现得相当文明。在东南亚和印度洋海域,郑和没有强大的对手。欧洲人还没有出现,德里苏丹国和帖木儿帝国则已衰落分裂,其他小国更不足为虑。可以说,郑和统率的是一支无敌舰队。但是郑和却没有怎么使用武力。七次航海中,只发生了三次较大规模的战斗。一次是剿灭了某个华人海盗集团,一次是卷入了苏门答腊的内乱,一次则是途径锡兰时,锡兰王进攻船队,结果被郑和俘虏解送中国。按照《瀛涯胜览》的记载,郑和船队所到之处完全是一片喜气洋洋的局面,首领欢迎,商人满意,群众拥护。明朝从没有像葡萄牙人那样渴望占据海外领土,建立商业殖民地。他们没有使用武力的需要。达伽马形同无赖海盗,对比之下,郑和则表现得像一个真正的绅士。

郑和下西洋船队图,收于2000年发现的《太上说天妃救苦灵应经》(简称《天妃经》)卷首插图中

和以往的某些说法不同,郑和船队并非单纯为了“宣国威于海外”,出洋做散财童子去了。他们也很热心做交易,而且对价格也很敏感。比如他们在古里的时候,就和当地人讨价还价长达一两个月之久。郑和用瓷器、丝绸之类的货物换回了很多海外异珍,比如胡椒、苏木、龙涎香、玛瑙、珊瑚等等。他甚至还替皇帝弄到了几头长颈鹿,大家都说这就是传说中的麒麟,永乐皇帝就留下来当麒麟养。

郑和七次下西洋,向万国展现了大明王朝的综合实力。《明成祖实录》中不乏“仰慕中国衣冠礼仪,乞冠带还国”的记载,此后,多国国王亲自率团来到明朝,增进了国与国之间的交流。

正如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中指出:“古丝绸之路之所以名垂青史,靠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共建‘一带一路’注重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崇尚的是自己过得好、也让别人过得好,践行的是互联互通、互利互惠,谋求的是共同发展、合作共赢。”

(本文作者押沙龙,摘编自《国家人文历史》2015年6月上)

12 阅读:4543
评论列表
  • 小强 10
    2024-01-30 11:37

    不欢迎就是反抗,反抗的都挨揍了。郑和下西洋可不是友好访问。可惜没坚持住啊,要不明朝还能续命,保不齐就没什么海上马车夫,日不落帝国了。

  • Bill 6
    2023-12-04 14:19

    因为郑和下西洋是送钱展示大明国威,不是抢钱抢人抢土地。和西方殖民掠夺不一样

  • 2024-01-27 02:13

    种种迹象表明在郑和下西洋之前中国人就具备远洋航行,第一幅世界地图就是明初郑和时期画的,只有南极洲没去过,美洲即亚墨利加,而大洋洲被称为绝岛,可惜资料都焚毁了。

  • 2024-01-30 09:28

    有史以来 唐朝杨连瑶去非洲 元朝汪大渊就环游地球了 白猴子清朝才有文字 才下树穿衣服 用餐具吃饭[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 2023-12-03 22:58

    去过了,又好像没去过。没啥用

  • 2024-01-26 19:44

    你来给我无偿送钱我也欢迎你

国家人文历史

简介:以历史的眼光解读新闻,用新闻的视角看待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