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获悉,近日相关网站发布了“关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地区03单元0306、0307、0309地块规划条件》的公示”,地上建筑规模约15.12万平方米。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地区03单元0306、0307、0309地块规划条件》已编制完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有关规定,现对规划成果进行公示,听取公众意见。公示期限30天,从2024年11月15日至2024年12月14日。

用地位置: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01组团0101街区。
用地四至:北至副中心站前街,南至副中心站南街,西至紫运东路,东至通运西路(最终路名以批复地名为准)。
用地面积:约4.09公顷(各地块用地面积以拨地钉桩成果为准)。
建筑规模:地上建筑规模约15.12万平方米(建筑规模以最终审定方案为准)。


地块规划控制指标表中显示,主要为其他类多功能用地,建筑高度最高为120米。

据小编了解,城市副中心枢纽一体化地区以交通枢纽功能为主,兼有商务办公、综合服务功能。
正在建设的亚洲最大地下交通枢纽,一体化范围内地上建筑总规模约139万平方米,集五星级酒店、5A级写字楼、公寓、 文化艺术展览、商业、休闲等业态;
另据小编了解,此前还发布过“关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地区0101-03单元规划条件的公示”,用地面积约19.8公顷,地上建筑规模约29.5万平方米。从位置来看,此次公示的区域在早期发布的公示中有优化调整。

用地位于城市副中心01组团。用地四至,北至京哈南侧路,东至通运西路,南至杨坨一街,西至站前路。
城市形态应加强高度、体量等城市空间体量设计,落实相关公共空间设计要求。


此前公示透露,落实城市街坊路控制要求,规划范围内共设置8条公共空间通廊,规划控制宽度约10-20米。其中A3通廊规划控制宽度约15米,A5、A8通廊规划控制宽度约20米,其余五条通廊规划控制宽度约10米。公共空间通廊的尺寸及位置以最终审定方案为准。
FZX-0101-0305地块内公共空间通廊具体形式和布局可在保证城市慢行系统连通性基础上,结合副中心站屋盖方案进行优化完善。

在FZX0101-0307地块东侧设置120米地标建筑,以强化面向六环的门户作用。在FZX-0101-0305地块中部结合副中心站屋盖打造充满活力、便捷高效的城市客厅,体现功能复合与空间的开放性。
应通过加强空间围合、优化高度衔接关系等方式突出副中心站屋盖区域的空间特色。

副中心站枢纽建成通车后,未来依托京唐城际铁路和城际铁路联络线(本站共线S6线)可实现15分钟直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5分钟直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和河北唐山市,1小时内直达雄安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依托地铁M6、M22、M101以及15条公交接驳线等,乘客还能实现快速连通北京中心城区及副中心周边区域,形成对外交通与内部交通的高效衔接,真正实现高效辐射“京津冀”、快速衔接“中心城”、便捷服务“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