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去世,孙权想让严畯接替其位,看严畯如何装疯卖傻,成功请辞

群众魏蜀吴史 2024-10-17 21:54:41

我是三国路人甲,专注三国史。跟着我,一起聊三国

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横江将军鲁肃去世。孙权以骑都尉严畯代鲁肃守陆口,严畯却以自己只是一介书生、不懂军事为由,坚决予以辞让,说到激动处,慷慨泪流。孙权也就顺了他的意,改由左护军、虎威将军吕蒙接替鲁肃的职位。

电视剧《三国演义》严畯剧照

一、任为骑都

严畯,字曼才,彭城(治彭城,即今江苏徐州)人。

严畯年少时特别喜爱学习,尤其在《诗经》、《尚书》、三《礼》(指《周礼》《仪礼》《礼记》)上有专研,又好《说文解字》。

汉末天下大乱,严畯避乱江东。他与琅邪(治开阳,即今山东临沂)人诸葛瑾、临淮(后改下邳国,治下邳,即今江苏邳州)人步骘一同游历吴地,三人齐名而同被称为当世英杰(参见)。

后来,严畯经同郡老乡张昭荐举,进入讨虏将军、领会稽(治山阴,即今浙江绍兴)太守孙权幕府,被拜为骑都尉、从事中郎。

骑都尉为尉官,属光禄勋,秩比二千石,在两汉掌监羽林骑,即通俗所说的掌管禁军。请记住严畯的这个职务,它对我们分析其以后言行大有作用。

从事中郎为郎官,同属光禄勋,秩比六百石,为国主近侍。

严格来说,骑都尉和从事中郎都是朝中护卫皇帝的侍从官。汉末时分,各诸侯多从骑都尉起步,开始手握兵权,比如曹操、吕布、张邈、鲍信、公孙瓒都是这样。而从事中郎,后来逐渐成为各割据军阀的亲信侍从官。

曹操以骑都尉平颍川黄巾

也由此可知,严畯这时已处于孙权的核心幕僚圈。

史书称严畯性情朴直淳厚,对他所接触的人才,他都能以正道相勉,让他们有所裨益。这样看来,严畯像不像就是一道励志又充满正能量的正道的光?

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却让人大跌眼镜。

二、固辞镇边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驻守西部军事重镇陆口(在今湖北嘉鱼)的横江将军鲁肃去世。孙权想以严畯接替鲁肃职务,督领军士万人守陆口。

驻守此地兵威权重,众人都为严畯感到高兴。不想严畯却一再坚辞不受,他说:“我向来只是一介书生,从未参与过军事。不具有这方面才干而强占其位,必然招致祸患,还请考虑其他人选。”说起这些话,他慷慨恳切,以至于热泪横溅!

孙权后来又让严畯试着骑马,严畯却从马鞍上滚落,难以乘骑。于是他也就不再勉强,而改由左护军、虎威将军吕蒙接替了鲁肃的职位。

严畯辞替鲁肃,吕蒙继之

对于严畯坚决辞让到手的重位,历代有两种评价。

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严畯高风亮节。比如参与撰写孙吴官修史书《吴书》的周昭就对此大加赞美,《三国志》作者陈寿也说“世嘉其(严畯)能以实让”,南宋学者王应麟更说“严畯之逊吕蒙,有郑子皮(让政子产)之风”。

另一种观点则完全相反,认为这一记载荒诞可笑,甚至怀疑其真实性。清代学者、著《三国志补义》的康发祥说:“辞职情形,难分真伪,将以为伪邪?畯畏葸(xǐ,畏惧之貌)避规,事君不忠,将以为真邪?权无知人之明,漫将重任付予,两失之矣。”这一派也很具代表性。

严畯固辞的孰是孰非,我们稍后再说,继续说其经历。

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孙权向魏称藩,被封大魏吴王。吴大帝黄武元年(229年),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称帝,在此期间,严畯曾为卫尉。他还曾以吴使的身份入蜀中,与季汉修好,受到汉丞相诸葛亮的高度欣赏。

是的,真实的历史上,不但没有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时怼严畯“寻章摘句,世之腐儒”,丞相对严畯还很欣赏!

历史上诸葛亮不但没怼严畯,而且对其很欣赏

三、著述传世

严畯不爱钱财,所得俸禄、赏赐,大都分都散给亲友、故旧,以至于家中常不宽裕。

但伴君如伴虎,严畯后来还是为朋友被免了官。

广陵(治广陵,即今江苏扬州)人刘颖在家乡精研学问,孙权听闻他的大名,就征他入幕。刘颖却严畯却对仕途不热,称病不应。刘颖的弟弟刘略为零陵(治泉陵,即今湖南永州)太守,在任上去世,刘颖跑去零陵奔丧。孙权一看,你不是患病不能应征么,你弟有事你病就好了?于是立时下令将刘颖拘押。

刘颖和严畯却是旧相识,他听到孙权的收捕令,也迅速给刘颖捎信,让他马上返回向孙权致歉,以求得到宽恕。刘颖这回倒是挺听劝,赶忙返回,少不了是“有罪有罪、该死该死”,因此得以免难。而孙权后来听说这是严畯的主意,十分震怒,就罢了他的官。

过了一段时间,孙权又重新启用严畯为尚书令。后严畯卒于此任上,年七十八岁。严畯有二子严凯、严爽,严凯后官于升平少府(孙皓所置太后三卿之一,其中升平宫为孙皓生母何太后宫号)。

严畯是孙吴儒学大家,他一生写有《孝经传》《潮水论》等著作,其中《潮水论》是我国最早的潮汐学专著。此外,他还与下邳人裴玄(有学行,官至太中大夫)、同郡张承(张昭长子,官至濡须督、奋威将军)一起论及管仲、季路优劣,这些著述都得以传世。严畯、张承、诸葛瑾、顾邵、步骘,被前述周昭评为东吴五君。

严畯、张承并为东吴五君

裴玄还曾与其子裴钦论齐桓公、晋文公、伯夷、柳下惠四人长短,父子俩为此还颇有争执。裴钦后得到太子孙登的赞誉。

四、上马堕鞍

我们回过头来说严畯的上马堕鞍故事。

清代学者王懋竑在其考辩文集《白田杂著》中论及此事时说:“孙权所用,皆智谋勇力之士,陆口重地,不当以付严畯,此必肃举畯以自代。肃之意欲协和吴、蜀以拒操,而不用吕蒙之计也。权虽用其言,而意实不在畯,畯亦知之,故力辞,而卒以授吕蒙。史谓众嘉畯之能以实让,盖以肃之荐畯为非是,乃讳之而不著其语。此其情事曲折,虽于诸史略无所见,而千百载后犹可以意度之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严畯守陆口,应是鲁肃临终时的保荐。鲁肃的意思是,找一个可以延续他联刘抗曹方针的鸽派人物来镇守吴蜀边境。而孙权所用之人,都是智勇之士,他并不赞同鲁肃对严畯的举荐。严畯自己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坚决推辞,孙权终于用了鹰派人物吕蒙来接替鲁肃。历代史书都称许严畯能谦恭让人,其实这是在为鲁肃举荐严畯不合孙权之意作避讳,这实在是一种春秋笔法!

如果考察一下孙权当时对窃取荆州的热切渴望,以及他对鲁肃、吕蒙二人的评价“(鲁肃)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吕蒙)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于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图取关羽,胜于子敬”,就知道王懋竑的评论是何等的洞穿一切。

上马堕鞍不过是严畯和孙权演的一出双簧

那么严畯接下来的“上马堕鞍”荒诞戏份,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他不过是故意装疯卖傻,让孙权可以顺理成章地让吕蒙图谋荆州,二人不过是合演了一出双簧而已。所以严畯后来得以位列九卿(卫尉),直至做到尚书令。

历史就是一场人情世故啊!

我是三国路人甲,一个铁杆三国迷。跟着我,一天学一点三国知识

相关文章

0 阅读:156

群众魏蜀吴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