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坚之弟孙静,虽然不乐出仕,其后人却几乎将孙吴搅个底朝天

群众魏蜀吴史 2024-09-15 04:07:43

我是三国路人甲,专注三国史。跟着我,一起聊三国

三国孙吴宗室中,孙静一脉是个很特别的存在。他本人性格沉稳,为人淡泊,其后人中,却出了几个野心家,几乎将孙吴朝堂搅个底朝天。这是怎么说呢?

孙静游戏图

一、孙静不乐出仕

孙静,字幼台,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人,孙吴武烈皇帝孙坚幼弟。

根据相关史料,孙坚之父名孙钟(或说是祖父)。孙钟至少生有三男一女:长子孙羌、次子孙坚,三子孙静,还有一个后来嫁给孙坚好友徐真的女儿孙氏。孙氏的孙女后来又嫁给孙坚之子孙权,是为徐夫人(参见)。

孙静出来闯荡江湖其实挺早的,远在孙坚招合义兵(始举事)时,就集合了乡邻及宗族五六百人,成为孙坚所部的骨干,而且大家都还挺服他。

至于孙坚这个“始举事”具体是什么时候,史书没说,有人认为是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之乱爆发,孙坚受中郎将朱儁奏请出任其佐军司马,他在淮泗招募精兵时。

不过我觉得可能更早,因为在孙坚任盐渎(今江苏盐城)、盱眙(今江苏盱眙)、下邳(今江苏睢宁)三县县丞时,身边就围着数百“乡里知旧,好事少年”。我甚至觉得,在孙坚以吴郡(治吴县,即今江苏苏州)司马身份,募召精勇,出讨会稽(治山阴,即今浙江绍兴)妖贼许昌时,孙静就已经带兵上线。因为这时候的孙坚,还没有自己的部曲,才更需要亲兄弟这样靠得住的人来做基层骨干(参见)。

但孙静后来是否参加孙坚治长沙(治临湘,即今湖南长沙)及北上讨董大业,由于历史记载缺失,不得而知。刘静在史书上再次出现,就已经到了孙坚长子孙策开拓江东时。

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年),孙策攻破扬州刺史刘繇,平定江东诸县后,又开始向会稽用兵(参见)。这时孙策派人去请孙静,孙静就带着家人到钱唐(今浙江杭州),与孙策会师。

孙静献计破王朗

当时会稽太守王朗与孙策相峙于固陵(今浙江杭州),孙策几次渡水作战,都不能攻克。孙静这时对孙策说:“王朗凭城固守,一时难以攻下。此去南下数十里,有一地名查渎(在今浙江杭州),是通往固陵的要冲。如果从那里攻进城内,这正是所谓的‘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如果大侄子你信得过你老叔,我将率队为先锋,必能一举奏捷。”

孙策一听,着啊,老叔你还有这等能耐,为啥早不来辅佐我呢?于是他假意下令全军:“近期阴雨连绵,井水混浊,将士们喝了这水不少出现腹痛的。今特下令,全营要准备大缸数百口,将水沉淀后再用。”——当然,他这都是为了糊弄城上的王朗军。

当日黄昏,孙策又令士兵在城下多置火把以为疑兵,然后分兵从查渎进袭王朗的物资库高迁屯(在今浙江杭州)。

王朗听闻高迁屯被袭,大惊失色,忙派原丹杨(又名丹阳,治宛陵,即今安徽宣州)太守周昕率军前往迎战。周昕到后,被孙策击斩。王朗逃走,想渡海远赴交州。孙策又跨海追击,王朗只好投降,会稽遂告平定(参见)。

由于这次的突出表现,孙策表拜孙静为奋威校尉,并打算对其委以重任。但孙静眷恋故土,不乐于出仕,求孙策让他回富春老家镇守,其实就是委婉地提出要致仕归籍。孙策也就不再强求,同意了他的要求。

建安五年(200年),孙策被刺,其弟孙权继掌江东后,就地升孙静为昭义中郎将。孙静仍不愿出仕,终老于故土。

孙权继掌江东,孙静仍不愿出仕

这里补充介绍一下周昕。周昕,会稽人,与参与袁绍、袁术争霸的周昂、周喁为兄弟。周昕少游京师雒阳(今河南洛阳),师事太傅陈藩。他博览群书,尤精于风角,善推究灾异。后他被太尉府征辟,经考核优异,出任丹杨太守。献帝初平元年(190年),曹操到扬州募兵时,曾得到周昕及扬州刺史陈温四千名兵力的资助。后周昕又不断给曹操资助兵源,前后有万人之多。袁术占据淮南后,周昕恶其骄奢,与其断交。袁术就以孙策舅舅吴景为丹杨太守,派他进攻周昕(参见)。吴景连攻不下,就召集百姓,说敢从周昕者杀无赦。周昕听到后,说声百姓有何过错,然后解散郡兵,回了会稽老家,所以这时王朗才会以周昕领兵往战孙策。

二、孙暠一门三凶

孙静本人虽然淡泊名利、不愿出仕,但他的后人却几乎将孙吴朝堂搅个天翻地覆。

孙静生五子,分别是孙暠、孙瑜、孙皎、孙奂、孙谦。其长子孙暠一门,就出了三个不安分的主儿。

在建安五年(200年)孙策去世、孙权继位的新旧交替之际,时为定武中郎将的孙暠,整顿甲兵,意图进攻会稽,图谋自立。会稽遂以郡兵自守,并静待孙权命令。

关键时刻,富春长虞翻站了出来,他警告对孙暠说,孙讨逆(孙策)虽亡,当由孝廉(孙权)统兵。若将军非要行事,我当与同郡吏兵以命相搏。孙暠权衡利弊后,放弃自立念头。

孙暠生三子,即孙绰、孙超、孙恭。孙超官至偏将军。孙恭官至散骑侍郎,生孙峻及两女,长女嫁全尚、次女嫁朱损。孙绰官至安民都尉,生五子,分别是孙綝、孙据、孙恩、孙幹、孙闿。这孙峻和孙綝,却相继成为专擅朝堂的权臣。

孙静曾孙孙峻、孙綝相继专权

孙峻在孙权病危时,受诏与诸葛恪、滕胤、吕据、孙弘共同辅佐太子孙亮。孙亮即位,是为吴少帝。少帝建兴二年(253年),孙峻趁诸葛恪征合肥(今安徽合肥)新城不利、民心渐失之机,诛杀诸葛恪,而后被拜为丞相、大将军、督中外诸军事、假节,封富春侯,一时权赫无比(参见)。掌权后,他大杀宗室、大臣,并与孙权之女孙鲁班私通,一时惹得天怨人怒。少帝太平元年(256年),孙峻在准备伐魏青、徐二州时,突然发病去世,时年三十八岁。

孙峻在临亡前,将后事托付堂弟孙綝,孙綝遂以侍中、武卫将军、领中外诸军事继续把持朝政。孙綝诛杀滕胤、吕据后,更进封大将军,假节,封永宁侯。此后,孙綝又杀朱异,并阻止孙亮亲政。太平三年(258年),孙亮联合孙鲁班及太常全尚等,谋诛孙綝,事泄,孙亮被废、孙鲁班被流放、全尚被族诛。然后孙綝又迎孙休为帝,是为吴景帝。孙休一方面封孙綝五兄弟为侯,一方面与辅义将军张布、左将军丁奉密谋,终在当年十二月将孙綝族诛。

孙休又将孙峻、孙綝从宗族中除名,将二人称为“故峻”“故綝”,并为诸葛恪、滕胤、吕据平反(参见)。

三、孙瑜好乐坟典

孙瑜,字仲异。

孙瑜开始时以恭义校尉的身份领兵。当时他手下宾客、将领大都是长江以西人士,孙瑜虚心安抚,很得大家的信任。

孙权掌权后的建安九年(204年),孙瑜领丹杨太守。他再次得到众人信服,郡兵达到万余人。孙权再加封他为绥远将军。

建安十一年(206年),孙瑜与周瑜一起讨麻、保二屯(在今安徽铜陵、繁昌一带),终将之攻破。

丹杨郡位置图

建安十 八年(213年),曹操攻濡须(在今安徽含山)。孙权想与曹操决战,孙瑜劝孙权要持重防守,孙权不听,果然无所作为。但此战曹操也没得到便宜,两军相拒月余后,曹操发声叹息“生子当如孙仲谋”,然后引军北还(参见)。战后,孙瑜升为奋威将军,领丹杨太守如故,孙瑜又迁到牛渚(今安徽马鞍山)屯驻。

孙瑜在丹杨,以永安(今浙江德清)人饶助为襄安(今安徽无为)长,无锡(今江苏无锡)人颜连为居巢(今安徽巢湖)长,让他们招诱庐江、庐陵二郡曹占区人来降,二人也都有所收获。济阴(今山东定陶)人马普好爱古学,孙瑜对其厚礼相待,让丹杨、庐江二郡将吏子弟数百人都前往就学。

当时诸将都只好军务,而孙瑜雅好坟典,就是古文典籍。他虽身在戎旅,而读书不绝。在孙瑜治理下,丹杨设学馆、备讲堂,一派文明气象。

建安二十九年(215年),孙瑜去世,年三十九。孙瑜生五子,即孙弥、孙熙、孙耀、孙曼、孙纮,其中四子孙曼官至将军,封侯爵,其他人失载。

四、孙皎轻财能施

孙皎,字叔朗。

孙皎初拜护军校尉,带兵二千余人。当时曹操多次出兵濡须,孙皎每每出兵抵御,因此手下号称精锐。

后来,孙皎升征虏将军,代替程普镇守夏口(今湖北武汉)。黄盖和孙瑜去世后,孙皎又并领二人军兵。孙权又赐沙羡(今湖北武汉)、云杜(今湖北京山)、南新市(今湖北京山)、竟陵(今湖北天门)为孙皎封邑,并允许其自设官吏。

孙皎接替黄盖守夏口

史书称孙皎“轻财能施,善于交结”,颇有小孟尝之风。他和诸葛瑾关系交厚,以庐江(治舒县,即今安徽庐江)人刘靖总衡得失,江夏(治西陵,即今湖北宜昌)人李允总揽众事,广陵(治广陵,即今江苏扬州)人吴硕、河南(治洛阳,即今河南洛阳)人张梁总统军旅。他对这些人倾心相待,众人对他也尽力相助。

孙皎还善于收揽民心。他曾派人到魏国边境,抓获官吏、美人,送到他的治所。到了后,他却给这些人更换新衣服,对他们说:“我们大吴只是恨曹家,老百姓有什么错呢?以后这些老弱病残的,不许再抓,不然定斩不饶。”然后再把这些人送回去。这些人回去,就成了江东善政的传声筒,江淮一带许多百姓因此多有归服。

不过孙皎的修养毕竟不如其兄孙瑜。有一次他在酒场上与甘宁发生争执,他仗着酒劲欺凌甘宁。甘宁也不是善茬,就和他对着干,二人因此结下梁子。后来有人劝甘宁,甘宁却拧着脖子说:“大家都是大吴臣子,孙征虏(孙皎)宗室之子,就该欺负我啊?我服侍明主,只管尽心效命,这些粗俗之辈我为什么要向他低头?”他甚至上疏孙权,要求调归驻守陆口(在今湖北赤壁)的吕蒙管辖——爷惹不起你,爷离你远点行不?

孙权得报,专门下书训戒孙皎,当然内容自是一通大义教化。孙皎得书,当即上疏表示谢罪,并向甘宁致意。甘宁也不是小器的人,二人后来竟成为知交。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吕蒙袭南郡(治江陵,即今湖北江陵),孙权想让孙皎与吕蒙分为左、右部大都督,吕蒙却上疏孙权:“如果至尊认为孙征虏有这个能力,就用他去。如果认为吕蒙可,就用吕蒙。当年周瑜、程普也曾为左、右部督,共攻江陵。虽然大事决于周瑜,但程普自恃宿将,不服管束,几乎坏了大事,目前之情况也是如此啊。”孙权大悟,即以吕蒙为大都督,而以孙皎为后合。由此可知,孙皎在荆州,足有可与吕蒙一争高下的地位。

此后,吕蒙擒关羽、得荆州,孙皎多有助力。

吕蒙取荆州,孙皎多有助力

孙吴夺荆州的当年(219年),孙皎去世。

孙皎生五子,即孙胤、孙晞、孙咨、孙弥、孙仪。孙权追录孙皎生前之功,封其长子孙胤为丹杨侯。孙胤亡后无子,由其弟孙晞袭爵领兵,后来孙睎因罪自裁,丹杨侯国因此废除。孙咨、孙弥、孙仪后来也都做了将军,并被封侯,孙咨为羽林督、孙仪为无难督。但孙仪因参与谋诛孙峻失败被逼自裁,孙咨也在孙綝、滕胤相斗时因不发兵被滕胤所杀。

五、孙奂讷言敏行

孙奂,字季明。

孙皎去世后,孙奂继领其众,并以扬武中郎将兼任江夏太守。孙奂遵循其兄孙皎旧制,礼待上述刘靖、李允、吴硕、张梁等人,启用江夏人闾举,并用他们的长处。

史载孙奂“讷于造次而敏于当官”,就是不善言谈而长于处理政务,这就类似于孔夫子所说的讷言敏行。他在职一年,即受到军中和百姓的称道。

吴王黄武五年(226年),孙权得知魏帝曹丕去世,即兴兵围江夏石阳(今湖北武汉)。孙奂以久在江夏,派部将鲜于丹率五千人截断淮河水道,自率吴硕、张梁五千人为先锋,迫使高城(约在今湖北松滋)投降,得降将三人。后孙权无功而返,退军时,孙权诏令孙奂停下。孙权车驾过孙奂军,见其军容整齐,不禁赞叹:“当初孤还忧心孙奂迟钝,如今看来,其治军,诸将少有能及,孤无忧矣。”于是以孙奂为扬威将军,封沙羡侯。吴硕、张梁也都封裨将军,并赐爵关内侯,张梁后还因功被拜为沔中督。

孙权想乘曹丕去世而袭江夏,但没成功

孙奂也像他二哥孙瑜一样,喜爱儒学,他还命令部曲子弟都去读书,后来这些人中有数十人在朝为官。

大帝嘉禾三年(234年),孙奂去世,年四十岁。

孙奂生三子两女,三子为孙承、孙壹、孙封,两女一嫁吕据、一嫁滕胤。

孙奂亡后,孙承袭爵,并以昭武中郎将接替孙奂领兵守江夏。大帝赤乌六年(243年),孙承去世,无子,以其庶弟孙壹奉孙奂之后,袭为沙羡侯,并统领军兵。

少帝建兴二年(253年),孙峻杀诸葛恪,并指示孙壹、全熙、施绩等领兵前往公 安(今湖北公 安),攻打诸葛恪之弟、公 安督诸葛融,诸葛融饮药自裁,其三子也被杀。后孙壹从镇南将军升为镇军将军,假节,督夏口。

少帝太平元年(256年),孙壹的两个妹夫吕据、滕胤与孙綝争斗,事败身死,孙壹的弟弟孙封也因知道吕、滕之谋被逼自裁。太平二年(257年),孙綝派朱异暗中偷袭孙壹。朱异到达武昌(今湖北鄂州),孙壹知晓,遂率部曲千余人,及自己妹妹、滕胤妻子过江投奔曹魏。

在与孙綝争斗中,孙壹携部曲降魏

曹魏因孙壹是吴宗室,就以他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封爵吴侯,以此作为政 治招牌。掌权的司马昭还把废帝曹芳的贵人邢氏送给孙壹为妻。

邢氏色艳而性妒,和孙壹闹得鸡飞狗跳。手下人不堪忍受,于是将孙壹及邢氏一起杀死。计孙壹入魏,前后仅三年,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大起大落,而后荒唐挂掉。

孙静五子孙谦事迹不详。需要说明的是,废太子孙和也有一子名孙谦,由孙皓生母何姬抚养长大。但在孙皓为帝时,永安贼施但劫持孙谦,欲立其为帝,事败孙谦被逼自裁(参见)。这两个孙谦,虽同名且都是宗室,而非是一人。

孙坚弟兄三人孙羌、孙坚、孙静,孙静虽排在末尾,但他的子孙,在孙吴历史上影响深远,所以《三国志》在作吴宗室传时,将孙静排在了孙羌前面。这就是所谓的史家春秋笔法。

我是三国路人甲,一个铁杆三国迷。跟着我,一天学一点三国知识

相关文章

0 阅读:28

群众魏蜀吴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