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了方程豹的冰雪季活动---冬天可真是车企玩花样活儿的好季节。
多数时候大家看到的比较多的,是车企把家用车拿去冰雪玩操控,展示自己的底盘底蕴,因为冰雪的“摩擦极限”很低,行车安全冗余是极小的,轮胎一旦打滑就容易失控从而出现一些事故,当然平时大家在讨论这种“冰雪极限”的时候,城市用车比较喜欢讲的故事是“四驱”。
四驱的作用,是把原本施加给两个轮胎的负载,平均分给到四个车轮上,每个车轮的负载拉下来了,它距离那个“天花板物理极限”就远了,打滑也就没那么容易了。
但这种故事考虑的是长江附近的城市---初雪的时候事故最多。因为积雪很薄,车轮一压就变成脏兮兮的冰,冰面就容易“打滑”。一旦纵深进入到华北、东北,暴雪天气下,我们讨论的就是另外一种故事了---当雪多到膝盖那么深的时候,它其实和沙漠差不多,任何操控在这个时候,都没有用。
真正的冬天比你想象中的,要残酷得多。
北方许多高速路段冬天会封路,是担心冰面出事故,也会封山,担心的是更复杂的话题---一旦你陷入困境,救援车都进不去。而有时你来回于小村落与城市之间,数百公里中途荒无人烟,“脱困能力”事实上是重要的。
这也是方程豹这次冰雪活动,真正在展示的东西。
比亚迪赖以成名的混动是面向家庭经济性的DM-i,但越野向的DMO才是意义上的“极限问题解决者”---它不仅仅是“动力强劲”,关键还在于“扭矩分配”,可以把力量平均给多个车轮来解决“冰雪路面打滑”的问题,也可以把力量集中在一个点上进行重点突破,实现脱困,也可以在常规的状态之外,再做一次“爆种式的力量爆发。”前段时间恰好有朋友和我说过“豹5”的动力好像一般般,我说你试过那个“暴力模式”没有?然后他试完就呆了。这次活动恰好就有车友在积雪较厚路段陷车,由附近的车友救援,通过“暴力模式”将车辆拉出困境,很有意思。
更有意思的是另外两个衍生出来的话题。
第一个是汽车文化---很多人搞不清楚方程豹和腾势的定位差异,当然他们各有各自的绝活,比如腾势是易三方,方程豹就是DMO,但相比于重视城市体验的腾势来说,方程豹出生时的定位就是“个性”---个性可不仅仅意味着越野,也意味着赛道,意味着改装。这是比亚迪投了50亿去建赛车场的真正原因,而赛道文化、改造文化还是越野文化,本质上都是在推进自主汽车文化向前一步的拼图。
但是我们在讨论汽车文化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件事是“社群”。
于是你知道了,越野车主聚在一起玩车,意味着什么。
另一个是,“越野不再是苦活儿”。
从前硬派越野的体验并不太好,出去就是玩泥巴,又热又冷又抖,坑坑洼洼的路面,然后要什么没有什么。而今冰箱彩电大沙发的时代,比如说豹5、豹8的舒适配置,可以随时给到你35-50℃的热饮,很自在的了。如果越野的门槛慢慢降低了,从一件苦哈哈的事,变成了很好玩的事,越野的人是不是会越来越多?
越野的人越来越多,社群的人越来越多,那么汽车文化,是不是就越来越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