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例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代古诗,完成15~16题。
梦天 李贺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然客公众号
A.本诗题为“梦天”,写梦中升入天空之中的幻境,“老兔寒蟾”指的是兔子和蟾蜍,结合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可见作者想象了进入月宫的场景。
B.作者先写与带着佩玉的神女相逢在桂树飘香的小路上,继而下视尘寰,诗句讲究对仗,格律工整。
C.“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一句,将千年世事比作骏马奔驰,体现人间沧海桑田、变化之快。
D.诗的后四句写在月宫看人世的感觉,诗人从非现实的世界冷眼反观现世,从而揭示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道理。
16.李贺的《梦天》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试简要分析。(6分)
15.(3分)B,虽然诗中确实提到了与神女相逢和下视尘寰的情节,但这首诗对仗并不严谨。李贺的诗作并不以格律工整和对仗严谨著称,他的诗风往往以奇特、奔放、想象丰富为特点。因此,B项中对李贺诗歌格律的解读是不准确的。
16.(6分)
(1)奇幻的梦境描绘:诗人通过描绘月宫的奇幻景象,如“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营造出一个超脱现实的神秘世界,展现了浪漫主义对于超自然、非现实元素的热爱与追求。
(2)丰富的想象:全诗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如“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诗人将月亮比作玉轮,并想象其穿行于露珠之中,与佩戴鸾佩的仙女在桂香四溢的小路上相遇,这种超越现实的想象是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特征。
(3)夸张与对比手法: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如“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将人间世事的沧桑巨变描绘得如同走马观花般迅速,与月宫的永恒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比和夸张增强了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
(4)对美好理想的追求:诗人通过梦境的描绘,寄托了对美好仙境的向往与追求,这种对理想世界的渴望与追求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主题之一。
评分建议:每点答对特点1分,分析2分,答对2点给6分。
【知识梳理】
一、特点
1.情感浓烈奔放
浪漫主义诗歌往往饱含诗人强烈的主观情感,毫不掩饰地抒发内心喜怒哀乐。像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将对亲人苏辙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尽情抒发。
2.追求理想境界
诗人热衷于描绘理想蓝图,表达对美好生活、理想社会的向往。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以诗歌般的语言虚构出一个“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世外桃源,寄托了对没有战乱、自给自足美好生活的追求。
3.个性化鲜明
强调诗人独特的个人感受与体验,展现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比如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以其细腻的笔触、独特的意境,展现出他对自然山水的独特感悟,“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充满空灵静谧之美。
二、效果
1.增强感染力
浓烈的情感、奇幻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容易引起读者情感共鸣,使读者沉浸在诗歌营造的氛围中。如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那种悲愤激昂的爱国之情极具感染力,激励着无数读者。
2.拓展审美空间
创造出丰富多彩、奇幻美妙的艺术世界,拓宽读者审美视野,带来独特审美享受。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描绘出一幅空灵澄澈、如梦如幻的春江月夜图,给人以美的震撼。
3.凸显艺术价值
独特的表现手法和鲜明的风格,使诗歌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在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像屈原的《离骚》,以其宏伟壮丽的构思、优美华丽的语言、深沉真挚的情感,成为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经典之作。
三、常抒发的感情
1.对爱情的向往
以浪漫笔触描绘爱情的美好与动人。如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用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象,表达了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2.对自由的追求
表达摆脱束缚、追求自由的渴望。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体现他不愿被官场羁绊,追求自由洒脱生活的心声。
3.爱国情怀
抒发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民族的热爱。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通过对战场生活的回忆,表达了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的爱国之情。
四、表现手法
(一)想象与幻想
1.奇幻想象
诗人借助奇幻瑰丽的想象,勾勒出超脱现实的奇妙场景。李白在《蜀道难》中描绘“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从蚕丛、鱼凫开国的传说讲起,以五丁开山的神话衔接,创造出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蜀道世界,令人惊叹。
2.神话传说运用
引入神话传说元素,借助其神秘色彩和深厚文化底蕴,增添作品浪漫气息。李贺《李凭箜篌引》中“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借舜帝二妃娥皇、女英泪洒斑竹和素女鼓瑟的神话传说,烘托李凭弹奏箜篌的高超技艺。
(二)夸张与变形
1.极致夸张渲染
通过极度夸张突出事物特征,强化情感表达,使读者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冲击。像李白《将进酒》里“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用夸张手法极言时光匆匆和人生起伏,尽显豪迈浪漫。
2.形象变形重塑
对现实形象进行变形处理,赋予其独特艺术魅力。在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中,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一觉醒来变成巨大甲虫,这种荒诞变形深刻反映了现代社会人们的生存困境,同时充满奇幻浪漫色彩。
(三)情感的强烈抒发
1.直抒胸臆
毫不掩饰地表达内心浓烈情感,让读者直接感受到情感力量。如裴多菲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直白有力地抒发了对自由的热烈追求。
2.借景抒情
借助自然景物寄托情感,情景交融营造浪漫意境。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通过描写离别后清晨清冷的景色,抒发了深深的离愁别绪,充满凄美浪漫之感。
(四)独特意象运用
1.传统意象传承
运用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传统意象传递情感,引发读者共鸣。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月亮常寄托思乡之情,梅花象征高洁品格。如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借月亮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2.创新意象创造
诗人创造新颖独特的意象,为作品注入新鲜活力。舒婷在《致橡树》中,以“木棉”和“橡树”象征独立平等的爱情,打破传统爱情观念束缚,展现出独特浪漫色彩。
(五)个性化的语言表达
1.华丽辞藻雕琢
运用丰富绚丽的词汇,增强语言美感和表现力,营造浪漫氛围。如徐志摩《再别康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用词优美华丽,充满诗意。
2.独特语言节奏
通过巧妙安排韵律、节奏,使作品富有音乐美,增强情感表达效果。戴望舒的《雨巷》,以舒缓悠长的节奏、和谐的韵律,如“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营造出朦胧、惆怅的浪漫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