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诚|或许我最正确的选择,就是没有特意去选择

构筑空间 2021-12-04 09:31:36

以文字纪实,以对话启发。

这里是《建筑档案》对话现场!

深圳华汇设计

创始合伙人/首席建筑师

肖诚

建筑档案此次对话肖诚,他作为深圳华汇的创始合伙人和首席建筑师,也是本土设计力量的杰出代表。今天肖诚带领的深圳华汇设计已经发展至将近400人的规模,完成了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深圳万科前海企业公馆及国际会议中心、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城市展厅、广州万科蓝山、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等多项优秀的代表作品。肖诚从选择建筑专业说起,与我们分享他“自然而然”的成长历程。

“从选择专业到深入建筑,既是一种偶然,也是一种运气,一切都在自然而然地发生着。这好像是我的性格基因,随心而喜,随遇而安,沿着自己喜爱的道路做选择。很多事都不用太着急,要一步一步踏实地走,不费力争抢,不刻意迎合,只认真做事,很多事情则要留给未来去定义和印证。”

-

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成为建筑师,首先要感谢我的父亲。 从小我就爱画画,虽然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但没事儿就喜欢自己在家画一画。大一点的时候,听到去天大建筑系学习的堂兄讲起他们建筑专业的各种趣闻和当年的各个建筑大咖,我就很有兴趣。父亲非常了解我的性格,就是对自己感兴趣的事会投入十分的热情。

父亲觉得这个专业是适合我的,可以把理工和艺术结合起来。于是他给了我一个明确的建议: 学建筑。 后来也一步步证实了,我确实喜欢这个专业,也非常适合这个专业。直到现在,我依旧很感谢父亲当年的建议,专业方向上的选择奠定了我人生的基础。

能够把兴趣作为事业,确实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

-

天大作风

实事求是

我上大学是1991年,那时候清华、东南、同济等学校的教学内容相似,但教育风格又不完全一样。 母校天津大学的校训是“实事求是”(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强调务实、 朴素的学风,以实战为主,利用实践带动学生的专业认知。 就建筑学而言,天大对基本功的训练可能是比较突出的, 基本上从一入学开始就进入一种“磨炼状态”,一方面是磨基本功,另一方面也在磨人的性子,让你知道:建筑设计,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干成的事。:建筑设计,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干成的事。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三年级暑假的古建测绘实习,我一个人光是勾头滴水就画了上千个,训练强度非常大。当时也没有刻意去琢磨为什么这么做之类的,就是跟着做。但是越往后越发现,这些看上去是“笨功夫”、“苦功夫”的训练,对一个人事业长期的发展可能会起到关键的甚至是根本性的作用。

建筑学是个综合性强、难度较大、需要长时间的训练积累才能够掌握的一门学科,就更需要有那么一种“拙劲儿”才能做好,或者是现在大家常说的“匠人精神”。 这些年,天大毕业生似乎从事设计工作的人比例比较高,基本功扎实、实战能力强在业界也比较有共识,这些多多少少跟在学校受到的训练和熏陶有关。

我的设计成绩大约是到了本科高年级以后就逐步凸显出来了,我对专业的喜爱程度也越来越高,后来得到了保研资格。当时我和另一位保研的同学都在第一时间不约而同地投奔到德高望重的聂兰生先生门下。 聂先生对我们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她一生作风严谨、追求完美,在项目中身体力行、亲力亲为,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

聂先生对建筑事业充满热爱,对我们的事业发展也很关心,包括我选择来深圳她也有给我意见,后来我每年会跟先生汇报我的一些工作成果,她看了总会特别开心,给我鼓励。遗憾的是近几年先生身体不好,今年年初离开了我们,回想起先生的音容笑貌,既温暖又难过,特别怀念她。

天大建筑学教育是本科五年,研究生三年。所以,我在天大一共学习了八年时间。虽然很辛苦,但是回想起来,这八年为我打下了比较坚实的专业基础,也夯实了我对专业的认同感。

学生时代设计图纸

在设计上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周恺大师 。当时周恺属于天大建筑系里神一样的存在,我们认识周大师都是从他的图开始的。他的图都是留图,就是优秀作业的范图,我们在系里经常能看到这种范图,包括他留校任教时期带过的本科生郭晓东、刘彤彤、李兴钢等的留图,都能从中感受到周恺大师的影响。所以,虽然没有见过面,但我们感觉对周大师完全不陌生。

我与周大师第一次见面是1998年,我读研的时候,因为有一些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就在朋友的介绍下去了天津华汇实习。 去了以后我非常吃惊,没想到天津还有这么出色的事务所。 记得那时候事务所正在做天津工商银行总部楼,看到为推敲方案做的实体模型,我还看到各种建成的、进行中的项目的模型、照片、效果图等,特别震撼。

周总为人非常谦和,我们第一次见面就聊了两个多小时,聊天内容海阔天空,和设计没多大关系。 我感受到这是一个非常有人格魅力的人。这算是与华汇的第一次结缘。

-

天大人好像有一种相似的气息,文质彬彬,思路严谨,很务实很落地,不大喜欢飘在空中的东西。周总身上就是典型的这种气质, 任何自我的表达都是通过作品去传递,也可以容纳大家不同的理解和见地。 这种风格对我的影响也很大,也几乎成了我的人生信条: 严谨务实,少说多做。

这些年我随着职业生涯的变化、个人角色的要求,有时候也要对外发发声,感觉上说的比以前多了些。但我还是遵守一个基本原则: 实事求是,不能瞎说。 你可以把一件事表达得很充分,稍加提炼或升华,但不能把没有的事说成有。我认为我做到了这一点。

武汉·茂园(2009年建成)

-

有的同学选择了出国

我选择了出去

回想起来,我的职业发展有三个重要的节点:

一个是读建筑学,得益于父亲的判断和支持;第二个是去天津华汇,与周总结缘,也为日后创业埋下伏笔;第三个就是选择来深圳。 三件事缺一不可,但似乎也都是自然而然。

我在天津华汇实习的时候,跟着周总学习、实践,一度觉得自己也许应该留下来,周总也希望我能继续在他那儿做设计。 但是我生在天津,长在天津,到研究生毕业都二十多年了,觉得有点不甘心,想出去换个环境感受一下。当时有的同学选择了出国,我选择了出去。

说来我跟广东有点小渊源:我母亲的祖籍是广东新会,与梁启超同宗,所以我心里对广东一直有些惦记,1999年毕业后我就想到深圳看看。当时在深圳我也有不少选择,后来经过各种考量选择了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录取后院里说要回北京总院考试,这样就相当于从北京过来的,编制不一样。结果我在北京总院考了第一,被总院要求留下来服务和培养一年,所以我在当时的吴观张和王昌宁两位老总的创作所工作了一年多时间, 后来真正到深圳是2000年。

2003年深圳华汇成立之前,还有一个小插曲——我在万科待了半年时间。现在想来我这人挺随缘的,万科当时想让我过去,跟我聊了几次,我也没考虑太多就去了。我进入了万科的设计研发中心——万创,并参与了万科十七英里的设计和管理。整个项目过程中, 我发现甲方建筑师和乙方建筑师在角色、视角等方面有很多不同 ,也了解了甲方的一些基本思路。对于年轻的我,这是一段非常好的经历。

站位高一点,视角宽一点,可能也更容易看清自己想要什么。 半年后我发现作甲方要切换身份,不能只干自己喜欢干的事儿,比如做设计以外还得做管理,不仅是设计管理,还得管人。 我觉得自己还是更喜欢做设计,所以就请辞了。

-

把事情做好

把建筑师对城市的作用发挥好

2003年,我正式加盟华汇,与周大师和几位天大师兄一起创立了深圳华汇设计有限公司。在周恺、张大力、江澎这些天津华汇的合伙人的支持和鼓励下,深圳华汇在一个比较自然也挺踏实的状态下上路了。

深圳这座城市,和天津、北京都不一样,很年轻,市场化程度高,新的尝试的机会也很多。 万科蓝山是深圳华汇最早的项目之一,也是到目前为止我自己仍然很满意的一个作品。从项目定位而言,这是一个具有一定实验性质的项目。

蓝山最初的定位是地中海风格,但是地中海风格的一些特点包括进深大、窗户小、墙体厚等不适合岭南气候(利于隔热但不利于通风)。因此我们在提取了一些地中海风格的建筑语言的基础上,融入了亚热带建筑的一些空间特点和设计元素,最终项目整体上呈现出更多的亚洲和中国南方建筑的气息。产品设计上也有很多创新,洋房、叠拼等不同产品类型通过复合型合院交融在一起, 打破了传统住宅区明确的户型和单元划分规则,呈现出类似传统民居聚落有机生长的状态。 你会发现这里空间层次特别丰富,公共与私密也没有明显的界限,这样的空间利于创造偶发的邻里互动,容纳更有质感的生活场景。

广州万科蓝山(2006年建成)

蓝山在 2006 年入住,从建筑建成后评估结果看,业主入住后反响很好,换手率也很低,业主都很愿意在这里安定下来。这个项目前后持续了大约四年时间,倾注了从甲方到乙方所有参与者大量的心血,我那段时间有一次扭伤了脚踝,打了石膏,只好拄着拐杖继续熬夜画图(笑),那些情景到现在还历历在目。

当时做的时候并没有刻意追求什么理论,几乎是凭着建筑师的直觉去做对的设计,甲方也给了我们充分的发挥和创新空间。 返回头来看, 这个项目在对“在地性”的回应、传统空间与新生活方式的融合、社区邻里性的营建等方面,是具有一定学术性和社会意义的。蓝山在2009年获得了“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奖金奖”。 对那个时候的我来说,完全是一个意外的收获。

蓝山之后, 我们又设计了深圳金域华府,首次提出并实现了“七合院”的概念。 这个项目与蓝山有一定的承接关系,也获得了中国建筑学会创作奖等多个奖项。我们也得到了业主的充分认可,于是又拿到一些新的项目。

深圳华汇初期的发展基本上就是这样,顺其自然,项目以委托为主; 我们的想法也很简单,就是希望把每个项目都做好 ,和很多甲方也成了相互认同的朋友。

深圳万科金域华府万科(2009年建成)

一晃深圳华汇也快二十年了,一定程度上我们也是被推着往前走。这些年我们在公共建筑方面的业绩也逐步显现出来, 包括2014年深圳湾超级城市概念方案国际竞赛最高优胜奖、2015 年“柏林20世纪博物馆及周边环境整合”设计竞赛全球前十、以及近几年在深圳前海-蛇口自贸区、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后海总部基地以及留仙洞总部基地、大空港-会展片区、西丽大学城、光明科学城等深圳重点发展片区的各类项目竞赛中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 我们有更多机会参与到自己的大本营——湾区的建设中来; 也完成了包括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深圳前海企业公馆和国际会议中心、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展厅、深圳莲花山展厅等一系列公共建筑作品,并获得了业内的一些认可。 深圳华汇逐渐从初期以地产项目为主的设计公司成长成为一家设计服务领域涵盖文化、商办、产业、居住、教育、更新改造、TOD、城市设计等多板块的综合性设计公司。

深圳湾文化广场BC区-竞赛优选方案(2019年)

深圳华汇,现在已经发展到了三四百人的规模,其间被问的最多的一个是发展路径的问题, 我其实也没有特别纠结于公司的定位或者标签, 是建筑师事务所,或是商业化公司,还是大中型的设计院?到现在为止,这个定位我也没完全想清楚,可能三种基因都有吧(笑) …

有一个原则, 是我一直坚持的:

我们一定要把事情做好, 把建筑师对城市的作用发挥好。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2018年建成)

重庆天地艺术馆(2017年建成)

合肥北城中央公园文化艺术中心(2017年建成)

天津天拖J地块厂房改造设计(2016年建成)

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城市展厅(2016年建成)

深圳莲花山公园展示中心(2020年建成)

上海万科启宸社区中心(2018年建成)

重庆铁路口岸创新中心(2019年建成)

长沙智谷AI科技中心(2020年建成)

本文图片由深圳华汇设计提供

0 阅读:2

构筑空间

简介:中国建设行业首家服务于建筑设计品牌的内容制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