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终于有权威部门给出答案了。
住建部这一权威发布,无疑在告诉我们一个惊人的事实:在我国6亿套住房中,竟然有1.3亿套处于空置状态!1.3亿套啊,这个数字太吓人了。平均每5套就有1套空关着,房子成了"睡美人",白白浪费,怪不得老百姓都在喊"房子那么多,盖来干啥"。其实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楼市确实存在着严重的供需失衡问题。
这么多房子空置,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可能有人觉得是房价太高,老百姓买不起。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并非完全如此。
我国庞大的房地产市场,错综复杂,瞬息万变,单纯归因于房价高显然有失偏颇。
当前一二线城市高企的房价,与其说是绝对的"高不可攀",不如说是相对的"高不值当"。
很多城市房价收入比畸高,背后凸显的是居民收入增长跟不上房价上涨节奏。
再加上今年以来,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失业率持续攀升、企业生存艰难等因素影响,不少潜在购房者选择观望,犹豫不决。
开发商们催着资金回笼,于是促销打折,甚至大幅降价,但成交依然惨淡。
在利润锐减的洪流中,房企厮杀得很惨烈,许多中小房企甚至被迫出局。
空置率居高不下的另一大原因,就是一些人囤房炒房,房子沦为投资品而非居住品。
住建部的数据显示,全国有近2000万人持有3套及以上住房,这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改善性住房需求,但更多的是投资投机性需求。
一线城市很多高净值人群追捧豪宅,动辄数千万上亿元,却常年空置。
而在部分二三线城市,一些投资客哄抬房价,制造虚假繁荣,大量购入新房,却不实际入住,任其空置。
更有甚者,利用各种金融杠杆大肆囤地囤房,扰乱了正常的房地产市场秩序。
政府近年来加大监管整治力度,遏制投机炒房,效果逐步显现,但这一顽疾仍然需要标本兼治,久久为功。
除了上述原因,租赁市场不够发达也是重要因素。
在欧美发达国家,租房比例普遍较高,而我国一直以来形成了"租房不如买房"的观念,租房常被视为权宜之计。
这导致租房市场规模偏小,租金相对较高,供应不足。
加之长租公寓市场乱象频发,租赁关系不够稳定,很多人即便不急着置业,也不愿长期租房,更愿意留一手购房。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租赁住房建设力度,但总体上距离市场化、规模化运作还有相当差距。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就是人口结构和居住方式的变化。
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都已成为趋势。现在年轻人成家立业更晚,对买房没那么强烈的欲望。
而中老年群体在子女长大成人后,原本的大房子也会出现闲置。
另一方面,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候鸟式"居住:在北方买一套,在南方再买一套,一年中不同季节去不同城市居住,房子自然常处于半空置状态。
从供给端来看,开发商这些年盲目追求高周转、高杠杆,导致房地产行业产能过剩。
他们常常一拿地就快马加鞭开发,一栋楼甚至整个小区"千篇一律",缺乏特色,脱离实际需求。
加上一些地方政府过于依赖卖地收入,大搞土地财政,与开发商"勾兑",助推了房地产泡沫的堆积。
从宏观经济环境看,前两年房地产调控持续加码,房地产贷款大幅收紧。
更重要的是,随着房地产税立法进程加快,未来空置房、多套房很可能面临更高的持有成本。
加上今年下半年以来,通货紧缩隐忧开始显现,这无疑将进一步打击购房和持房意愿。
种种内外因素叠加,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可谓问题丛生,潜在风险不容忽视,空置率高企就是最直观的表现。
如何遏制投机炒房,如何加快租赁住房建设,如何改革完善土地制度,如何强化房企金融监管,如何纠正房地产税费体系扭曲,如何发展新型城镇化...对症下药,标本兼治,我国房地产市场才能真正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这波严重的楼市过剩,会不会成为压垮楼市的最后一根稻草?
现在业界对此看法不一,有人持悲观看法,认为大量房产闲置会加剧市场供需失衡,加之需求端持续疲软,房价恐将继续下行。
更有论者断言,房地产将步日本后尘,陷入漫长的泡沫化阴霾。
但也有不少人认为,"房住不炒"的定位已经明确,市场预期逐步理性,各项利好政策也在持续发力,楼市总体风险可控。
诚然,房地产行业正处于阵痛期,但从中长期看,刚需和改善型需求仍将是市场主流,城镇化进程仍大有可为,只是行业将告别高速增长,转而步入平稳发展轨道。
至于房价何时见底,空置率何时明显回落,这恐怕还要等市场进一步演绎。
当房子终于回归到它居住属性的那天,当"空城"不再是常态,人们真正住进那一亿多套房子里的那天,我们千呼万唤的"房奴"解放之日,可能也就不再遥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