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中毛遂“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老畅 2024-12-19 11:01:30

图片来源于网上

公元前257年,秦昭王派兵围攻赵国邯郸。赵孝成王派平原君去楚国求援,临行前,平原君准备挑选二十名文武门客随同前往,已选中十九人,尚缺一人。这时,门客毛遂自告奋勇,愿与平原君同往。平原君问:“毛先生至赵国几年?”毛遂答:“三年”。平原君又问“先生若为圣贤之辈,三年未曾被人称诵,是先生无才能也。”毛遂答:“吾乃囊中之锥,未曾露锋芒,今日得出囊中,方能脱颖而出。”平原君心悦诚服,率毛遂等二十人前往楚国。平原君与楚考烈王商议合纵之事。毛遂等二十人于朝下等候,眼见日上中天,约纵仍未成功。十九人便对毛遂道,“先生上。”毛遂亦不答话,按剑拾阶而上,昂首走上朝来。对平原君说:“合纵之事,只要言明利害,三言五语便可解决,却为何自日出谈至日中,仍未商定?”楚王大声呵斥说:“我是在跟你的主人说话,你上来做什么!”毛遂手按剑把,逼近楚王说:“大王敢这样呵斥我,是仗着楚国的军队多。现在,我跟大王的距离不到十步,大王的性命握在我手里,楚国的军队虽多,也帮不了您的忙。当着我的主人,您为什么这样无礼的呵斥!况且合纵之事,对楚实是有百益而无一害。想那秦国久存虎狼之心,并吞天下之意早已昭然若揭,赵亡,楚亦不会长久。想当年,苏秦首倡合纵,六国结为兄弟,致秦十五年不敢东进一步。今秦虽围邯郸年余,二十万精兵日夜进攻,却未能损邯郸毫厘。且魏素交好与赵,必遣救兵,若楚赵合纵成功,联合魏、韩,灭秦精锐于邯郸城下,乘势西进,则楚可报先仇,收复失地,重振楚威,如此百利而无一害之事却犹犹豫豫不能定夺,到底为了何故?”言罢,楚王立刻连连称是,道:“就依先生,就依先生。”于是于朝堂之上歃血定盟,合纵事成。平原君赞颂毛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将毛遂视为上客。

图片来源于网上

平原君从楚国求取救援回来,楚国、魏国的救兵迟迟未到,秦军攻打邯郸日益紧迫,全城上下一片恐慌,人们是“炊骨易子”而食。下等门客李同对平原君说:“现在邯郸城已危在旦夕,可是,王宫、贵族们还在享尽荣华富贵。不如,在他们当中,精选出一批有战斗力的人员,组成一个战斗队伍前去迎敌。并且,把王宫、贵族们的家财散发给战斗的将士,这样可以大大增强我们的战斗力,也就缓解了邯郸的危险”。平原君听从了李同的意见,征集三千余名敢死队员,由李同率领,侵袭秦军军营,秦军为之大震,只得败退三十里。不久,魏国、楚国救兵到达,三国大军大败秦军,赵国转危为安。李同死于激战中,平原君为他的智谋和勇敢而感叹不已,封李同父亲为侯爵。

图片来源于网上

相对于毛遂的“您们就在堂下歃血吧!公等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志得意满,同样一直都是下等门客的李同选择了战场,激战而亡。

毛遂后来辞官先回到巨鹿老家,后又迁居“漳滨”。漳滨是个村庄名,据调查毛遂居住的漳滨就是现在的靠近名河边的东柳村。至于率军抵抗燕军自刎及抗秦而亡属于后人杜撰,不足为凭。

0 阅读:3
老畅

老畅

从历史看现实 以现实观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