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蔓子:将军英灵在,巴蜀有传承

青林知青 2022-10-10 07:03:40

将军英灵在,巴蜀有传承

一般认为巴山蜀水即指现在的四川和重庆,但在古代,巴是巴,蜀是蜀,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国家概念,大致说来,巴以重庆为中心,向南、向西,还包括湖北一些地方;蜀则以成都为都城,一直向北延伸到甘肃、陕西,其中还间杂有些渣渣小国,如苴国一类的附庸国。

虽然巴蜀两国俱为周王室所分封,但在当时中原各诸侯国眼中,当皆属蛮夷另类,这也不奇怪,连泱泱楚国也被侧目为荆湘未化之地,何况这巴蜀了。期间这巴、蜀、楚几国还摩擦不断,常常打得个头破血流,直到后来秦国的司马错率兵平巴蜀,置蜀郡,方才消停。

虽然远离中原的巴蜀同中原交际并不多,但并不是说在思想观念上就野蛮落后,他们也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和理念,其中就包括后来被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精华的忠义和诚信。在这方面来说,巴蔓子就是一位践行者,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忠,什么是信。

限于地域和资料,以及宣传方面的不足,巴蔓子的事迹一直鲜为人知,因正史无载,仅见于一些地方志和民间口头传说,所以,除巴蜀地区外,很少有人对他有多少了解。

巴蔓子,也叫蔓子,巴国忠州人,战国中期的巴国将军。当时在巴国的万县,那时叫朐忍的地方发生内乱,而此时巴国国力衰弱,国君受到叛乱势力胁迫,百姓被残害。作为巴国将军的蔓子限于实力不足,无力平叛,遂以许诺酬谢楚国三城为代价,借楚兵平息内乱。

事平,楚使索城,蔓子认为国家不可分,且身为人臣不能私下割城。但不履行承诺是为无信,割掉国土是为不忠。于是蔓子告曰“将吾头往谢之,城不可得也。”于是自刎,以授楚使。巴蔓子以头留城、忠信两全的故事,在巴蜀大地传颂。

此事记载于地方史《华阳国志·巴志》,战国时期巴与楚曾采用联姻的方式,来改善两国的关系。说“周之季世,巴国有乱,将军有蔓子请师于楚,许以三城。楚王救巴”。 因为两国王室通婚,加上有获得三城的巨大诱惑,所以楚王立即派兵援助,很快就平息了巴国的动乱。接下来楚王便要求巴蔓子兑现诺言,割让三城。巴蔓子是巴国的忠勇之臣,当然不会将巴国的领土拱手送给楚王,于是自刎以谢楚使。

《华阳国志·巴志》对此作了详细记述:楚国使臣来求践约。他委婉、慷慨作答:“许诺,为大丈夫之言。然,巴国疆土不可分,人臣岂能私下割城。吾宁可一死,以谢食言之罪。”言毕,自刎,满座大惊。

《华阳国志》的作者是常璩,东晋时人,文人、历史学家,此书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地方志,为研究中国西南地区山川、历史、人物、民俗的重要史料,可信度极高。

常璩对巴蔓子的壮烈行为,也深为敬佩,评价说:“若蔓子之忠烈,范目之果毅,风淳俗厚,世挺名将,斯乃江、汉之含灵,山岳之精爽乎!”可谓赞扬有加。

巴蔓子的故事在后世曾广为流传。《宋本方舆胜览》就转载了《华阳国志》中关于巴蔓子事迹的记述,说施州迄今仍有巴蔓子庙,又说巴人“士颇尚气”,便显示了“有巴蔓子代节死义之遗风”的缘故。《大明一统志》也转引了巴蔓子的事迹,说楚“葬其头于荆门山之阳”,巴国葬其身于施州清江县都亭山。《蜀中名胜志》卷十九也记述说,忠州附近有蔓子冢,又说“巴王庙在州东一里,神即蔓子将军也”。

巴蔓子作为巴族历史上最杰出的民族英雄,是巴族精神文化的象征,代代相传的英雄崇拜意识,使巴人及其后裔形成了一种仁义无私,而又勇猛无畏的民族心理机制。

英雄总是受人尊敬的,当楚国使臣捧蔓子将军头颅归时。楚王唏嘘:“如得此忠臣,又何需几座城池。”遂以上卿之礼葬其头颅;巴举国悲痛,于国都厚葬巴蔓子将军无头之遗体。

民间传说中的巴蔓子将军,既是忠勇爱国精神的化身,也是中国西南地区人民重义气,讲诚信,护国爱民,舍生取义传统道德风尚的人格代表。熟读三国的人都知道,当时巴郡守将严颜被蜀将张飞打败,张飞要他投降,严颜就说:“巴蜀自古以来只有砍头的将军,没有投降的将军。”这让张飞深受感动,于是义释严颜。严颜所说的砍头将军就是巴蔓子。

千百年来,巴蔓子将军以身殉国的英雄壮举,在巴蜀大地上广为传颂。唐贞观八年,太宗皇帝念巴将军的忠仁,改其故里“临州”为“忠州”,即现在的忠县。宋时,人们在忠州城内为巴将军建了一座祠庙,以供后世人瞻仰。

“中国自古有断头将军,无投降将军”,这是抗战时期流传在重庆的一句人人皆知的话,巴蔓子的精神激励着我华夏儿女抵御外侮,也伴着川军数百万将士走向烽火连天的战场。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社稷、为民族,同日寇血战到底,数十万巴蔓子的后代魂归它乡。正是:头断头部断,万古须眉宛然见;城许城还存,年年春草青墓门。将军精神永存!

0 阅读:15

青林知青

简介:三线子弟下乡知青待岗工人,打工归来一支秃笔聊伴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