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姓”字是由女、生组成,为啥越是古老的姓、越多女字边?

正史漫谈君 2021-10-17 00:33:27

有的朋友认为:“自古姓氏都是随父亲”,但这句话不对,曾经有一段时期随母亲。

证据就在于“姓这个字上面:它是是女字边的。此外,我们还可以注意到一个规律:越是古老的姓,越多女字边。

原因很简单:像世界上很多地方一样,在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以女性为中心的社会,即母系氏族公社时代。

对于“姓”这个字,《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这样:“人所生也。古之神圣人,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生,生亦声”。

怎么理解呢?姓,是个形声字,其中的“生”只是表示读音,“女”才是关键,指代的是让一个人出生的那个母系。也就是说,姓,是出自同一个女性始祖的族群的共同标志。

例如,炎帝神农氏的母亲居住在姜水(陕西宝鸡市的清姜河),所以她的后代都以“姜”为姓氏;黃帝的母亲居住在姬水(具体地点说法不一),所以后人都以“姬”为姓;而舜帝的母亲住在姚墟(今河南濮阳市濮阳县),所以他就姓姚(全名姚重华)。

此外,根据对西周青铜器铭文记载的考证,那些能够明确的近30个姓,几乎都带有女字边;

同时我们读史书时也会发现一个规律:在先秦之前,女字边的姓极其常见,除了上文的姚、姜、姬外,还有嬴(秦国王室)、 妫(guī)、 妘 (yún祝融氏的后裔)、姒(sì大禹、夏朝的国姓)、姞(jí轩辕黄帝的直系后裔)。它们就是传说中的“上古八大姓”。

这充分证明了母系氏族社会的存在。

关于母系社会是何种面貌,如今普遍认为是这样:

跟古时的男权社会时类似,母系时代人们也是以大家庭为单位,但这个大家庭的当家人是年长的女子;家族中的成员,都是其子女、孙女、外孙女等等。

跟后世相反,那时的男子在家庭中的地位较低,他们成年后要“嫁”到女方家,代价比较沉重:不仅要付出一定的财物,还得干活出力,这样才有机会被女方接纳。

但这并不代表万事大吉,一旦女方对男子不满意,可以随时把他赶回老家。所以,那时的婚姻关系是很不固定的;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父亲也不固定,所以只能跟随强势的女方的姓。

其实在如今,也能在国外见到这种例子。如果你去巴西拜访当地的原生宗教类建筑,会发现里面的塑像是女的大、男的小;

同时,即使在当代,那里也会存在一种令人吃惊的现象:好几个孩子跟着母亲生活,但他们的父亲并不相同,政府会按月从对应男子的账户中扣除一定金额给女方,作为孩子的赡养费。(这些是笔者曾在巴西的所见所闻,也许是个例、不代表普遍现象,欢迎对此有研究的朋友指正、讨论)

回到我国古代的话题。姓出现后,共同血缘关系的族群便有了共同标识。因此,也出现了“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说法,即同姓的男女被视为有血缘关系的,不可以结婚。所以说,姓在我国古代有个积极的作用:让人们有意识地回避近亲通婚。

当男性的优势得到压倒性的提现时,古代社会便进入了父系时代,男子从此“翻身做主”,后代自然使用男方的姓。

同时,在我国古代(以及古代及一些现代西方国家),女子出嫁后,也许会直接使用夫君的姓,比如某位大夫姓夏,那么他的妻子就被称作“夏姬”,这种情况常见于先秦时期;或者另一种我们更熟悉的方式:夫君的姓与自己的姓并用,夫家在前,比如张姓姑娘嫁给赵家,她就叫“赵张氏”。

当然了,到了如今,并没有同姓不可通婚的讲究,除非真的是近亲关系;女方嫁人后也不需要改姓,有的开明家庭甚至让孩子跟随母姓。

肯定有朋友会有这样狂野的脑洞:随着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在遥远的将来,人类的体力也许不再重要,搞不好又会出现母系时代。

0 阅读:54

正史漫谈君

简介:读正史,学正理,办正事,有温度的历史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