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逊 肾内科主任医师
一般以肾小球滤过率(GFR)的下降程度将慢性肾脏病分为五期,当GFR下降到60-89ml/min时,就可诊断为慢性肾脏病2期,若进一步下降,慢性肾脏病还会有3-5期,而慢性肾脏病5期也称为尿毒症。
不同于肾功能完全正常的慢性肾脏病1期,也不同于肾功能明显异常的慢性肾脏病3-5期,慢性肾脏病2期往往有如下五大特点。
1.尿蛋白多少取决于原发病
慢性肾脏病2期属于慢性肾病的分期诊断,而不是病因诊断。一般来说,绝大多数慢性肾脏病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尿蛋白。如果原发病为肾小球肾炎引起的慢性肾脏病,则尿蛋白量可以少量(24小时尿蛋白定量<1.0g),也可以是中等量(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为1.0~3.5g),甚至还可以在大量(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g)。如果原发病是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或其它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病,则尿蛋白多为少量(24小时尿蛋白定量<1.0g)。
2.血压明显升高者并不多见
除非原发病是由高血压引起的高血压性肾损害,相比于慢性肾脏病3-5期,其它绝大多数慢性肾脏病2期患者出现血压明显升高的并不十分多见。即使少数慢性肾脏病2期患者并发了肾性高血压,使用了降压药(首选沙坦或普利类药物)之后,患者的血压也很容易能够控制达标。
3.出现水肿的情况反而少了
相比于慢性肾脏病1期,慢性肾脏病2期患者出现水肿情况反而少了。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慢性肾脏病1期患者多为初发,通常会有急性状态,部分患者会出现如水肿等表现。然而,随着肾脏的代偿与疾病的进展(即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即使原来有水肿,也会逐渐减轻或消退。出现水肿并不代表肾病是重的,不出现水肿也不代表肾病是轻的。
4.血肌酐通常并没有超标准
若血肌酐以44~115μmol/L作为普遍使用的标准,则95%以上的慢性肾脏病2期患者的血肌酐并没有超过这一标准上限的115μmol/L。然而,若检测内生肌酐清除率或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则是下降到90ml/min以下,但还没有低到60ml/min以下。也就是说,处于这一阶段患者的排毒功能并没有受到明显影响。
5.即使有贫血也非肾性贫血
与慢性肾脏病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贫血,我们称之为肾性贫血,需要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或罗沙司他等药物治疗,但是这种贫血往往出现于慢性肾脏病3-5期,尤其是慢性肾脏病3b-5期。少数慢性肾脏病2期患者也会出现贫血,但通常是由于缺铁性贫血或其它原因引起的贫血,而非肾性贫血,纠正贫血所用的药物也是不同的(如使用琥珀酸亚铁等铁剂)。
因此,相比于容易出现明显症状(高度水肿)及急性并发症(血栓与栓塞)的慢性肾脏病1期及慢性并发症(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及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高的慢性肾脏病3-5期,慢性肾脏病2期反而症状与并发症少,虽然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60-89ml/min的较低水平,但是只要能够将尿蛋白降的低一些及血压控制达标,患者的病情几乎可以不进展。从这一方面来说,慢性肾脏病2期反而不严重。
《今日头条》首发,文章为周逊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