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历史上发生了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即方腊起义。大宦官童贯在镇压这次农民起义中担任了极其凶残的刽子手角色。据后期统计,在镇压方腊起义期间,官军共屠杀平民百姓200多万人。这在中国古代绝对称得上是一个可怕的天文数字了。
方腊起义的是徽州歙县人,因为朱劻等人大搞花石纲,对天下百姓横征暴敛,搜刮无度,使得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方腊对此极为痛恨,官逼民反,于是率领当地民众举行起义。方腊自称“圣公”,改元“永乐”,他率领众人攻克了青溪县衙。接下来,方腊分兵几路,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先后攻取了浙江、安徽境内的6州52县,杀死朝廷要员多人,方腊军的人数迅速扩大,接近百万人,这使得北宋朝廷极为恐慌。
为了镇压方腊起义,宋徽宗立即任命童贯为江、淮、荆、浙宣抚使,同谭稹、王禀一起率领15万大军前去镇压。童贯率军出征时,宋徽宗亲自送行,他拉着童贯的手说:“镇压叛逆之事就全交付给你了,如若遇到紧急情况,你可自行拟诏书行事。”由此可见童贯在宋徽宗心目中的地位。
童贯率军到了东南之后,马上对起义军进行血腥镇压。同时宋徽宗又派人进行政治诱降,下诏说只要叛军能缚身请降,向官府报告消息,都可以免除罪过,如有立功表现,还能得到奖赏。可是方腊起义军对此不予理睬,依然继续攻打各地州县,其势锐不可当,官军无不望风而逃。
童贯率军渡过长江,来到苏州,经过调査了解到这次农民起义是由于花石纲的事而引起。狡猾的童贯认为想要用武力平息起义非常困难,便想在花石纲上做文章。他指使幕僚董云代宋徽宗写了一篇《罪己诏》诏书,大意如下:以前朝廷都是从国库支付银两,并按照市场价格收购花、树、石、鸟等。因为办事者没有奉诏行事,并趁此时机大肆侵夺百姓财物。如今朝廷已经知道这—情况,并解除了苏杭造作局,停止“花石纲”的征运。如果再有人胆敢以贡奉为名对百姓进行骚扰,就以抗旨论罪。随后,童贯马上罢免了朱冲、朱劻父子的官职。
童贯的这些作法很有欺骗性,欺骗了一部分群众,使宋军在舆论上取得了一定的主动权。童贯在制造舆论的同时,加紧了对起义军的血腥镇压。他先派兵屯守金陵和镇江,以此扼守长江,防止起义军沿江西上,然后派王禀、刘续带兵向杭州、歙州出发,到睦州会师。
公元1121年正月24日,义军首领方七佛打算率军攻打秀州 (今浙江嘉兴),然后北上攻取金陵。可是在秀州遭到官兵和地主武装的拼命抵抗,义军连攻数日都未能占领秀州。在这时候,童贯的援军赶到,义军遭到两面夹击,方七佛率军经过拼死血战才冲出重围,率领残兵败将退守杭州。十几天后,童贯的军队抵达杭州城,并立即分兵两路围攻杭州。当时守卫杭州的义军仅有八万人,同官军相比势单力薄,且城内粮食短缺。尽管如此,义军仍然士气高涨,决心和敌人血战到底。
官军和义军在杭州城外的北关堰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经过数次的攻防战,义军伤亡惨重,北关堪不幸失守,官军由此打开了通往杭州的门户。剩余在杭州城内据守的义军,打退官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又经过十多天的激战,城内的武器粮食都极端困难,为了保存实力,义军突围转移到清溪。杭州被官军占领。
后来,起义军接连战败,只得向北撤退,回到自己的根据地——青溪帮源洞。义军在帮源洞一带集结后,利用自己熟悉地形的优势跟官军进行周旋,想以此保存力量,等待时机寻求发展。童贯率领的官军在睦州会师后,马上对退守到青溪帮源洞的义军进行围攻。义军严守各个山口,打败了官军的多次进攻。童贯见强攻不能奏效,就改用偷袭。他指挥官兵虚张声势地进攻北山口,同时暗中派人马在南面的箭门山偷袭。结果偷袭成功,官军就此打开了一条通往帮源洞的通路。官军全力围攻帮源洞,他们放起大火,并趁机开始大肆屠杀义军。经过长时间的血战,义军死伤惨重。
方腊见无法死守,只好率部众转移到帮源洞东北的岩洞中。在后面尾随的官军虽然仔细搜查,却未能找到方腊的藏身之所。不幸的是,一直在方腊身边的方京这时候叛变投敌,供出了方腊的藏身之处。这使得方腊全家及其部下52人全部被俘。方腊等人被押到汴京后,童贯奉命劝方腊“归顺”朝廷。方腊不为所动,当面大声斥责童贯。童贯一怒之下,将方腊等人押赴刑场杀害了。
在镇压方腊起义军的过程中,童贯曾下令,杀一名叛军赏绢布七匹。那些官兵为了获取奖赏,却杀害了大批的无辜百姓来充数领赏。
童贯因为镇压方腊起义军有功,被朝廷加封为太师、楚国公。当然,作恶多端的童贯最后也没有好下场,因民怨极大被朝廷下令枭首示众,这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