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白衣渡江夺荆州,斩杀关羽后突发恶疾,忠心耿耿为何遭诟病?

以丹聊历史 2025-04-03 16:14:45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说的就是吕蒙。吕蒙作战勇猛却没什么文化,在孙权劝说下他开始勤奋学习,成了历史上关于学习进步的著名典故。

他少年时堪称愤世嫉俗界的扛把子,跟着姐夫邓当在外闯荡江湖,他一生为东吴效力,对孙权忠心耿耿。他奇袭荆州,斩杀三国名将关羽,江陵一战,吕蒙居功至伟,然而不久后,他却突发恶疾。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老六”吕蒙的一生。

吕蒙 字子明

吕蒙,字子明,乃是汝南郡富陂人。少年时主打一个热血莽撞,当时小霸王孙策威名远扬,邓当是孙策麾下一员,吕蒙作为迷弟中的战斗机,自然也成了孙策的忠实粉丝 。

后来邓当去世,张昭大手一挥,推荐吕蒙接手邓当的职位,出任别部司马。至此,吕蒙正式开启了在东吴职场的打拼生涯。

吕蒙投身孙权阵营后,迎来了人生第一场高光战役。在讨伐黄祖的抢滩登陆计划中,他宛如战神附体,奋勇击杀敌方水军都督,助力孙军乘胜追击,大获全胜。孙权慧眼识珠,立马提拔他为横野中郎将。

公元 208 年 10 月,吕蒙跟随周瑜参与赤壁大战。这场大战,曹操被打得丢盔弃甲,落荒而逃。曹操败走后,曹仁驻守江陵,孙权派周瑜、程普与曹仁隔江对峙。周瑜打算夺取江陵,吕蒙出谋划策,助其顺利拿下江陵。

经此一役,吕蒙因功升任偏将军。 公元 210 年,周瑜病逝,鲁肃接任。鲁肃和吕蒙交往密切,此时的吕蒙谋略眼光远超常人。曹操亲率十万大军来犯,吕蒙仅用 7 万部队就多次化解危机,

建安十九年(214年),吕蒙跟随孙权征讨皖城(今安徽潜山),立下最大功劳,被任命为庐江太守。第二年,他奉命西进,成功夺取了长沙、零陵等地。之后,他升任左护军、虎威将军。鲁肃去世后,吕蒙接替了他的职务,屯兵陆口,与关羽成为邻居。

吕蒙曾屡次跟鲁肃提议出兵击垮关羽,毕竟他亲眼目睹周瑜死在了夺回荆州的路上,可鲁肃明白局势,为了不让曹操兼并孙刘,他始终仁义为怀,甚至谈判时为防吕蒙伏机关羽,都以自己为人质,放关羽离开,因鲁肃深受吕蒙敬重,直到鲁肃死,吕蒙都未能如愿跟关羽交兵。

鲁肃去世后,吕蒙成功转正,成为东吴都督。他上任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劝说孙权撕毁孙刘联盟,夺取关羽镇守的荆州。

原来他曾多次作为使者去讨要荆州,却被关羽几近羞辱:“你就是那位吴下阿蒙吗,你不配跟我谈,还是打道回府吧。”“东吴要想跟我谈事,让鲁肃来。”

而当他带孙权之女向关羽和亲时,关羽更是将孙权一起骂,”我虎女岂肯架犬子,不必多言“,吕蒙正是从这时埋下了复仇的种子。

公元 219 年 7 月,关羽率军北伐曹操,进攻樊城。吕蒙觉得机会来了,便心生一计,让孙权公开下达文书,称自己身患重病,命不久矣。关羽果然中计,将后方兵力全部调往前线。11 月,吕蒙发动 “白衣渡江” 技能,把士兵埋伏在商船里,伪装成商人,昼夜兼程。

在历史上,对一场战役获得很高的“历史评价”,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少胜多或击杀的敌人威名赫赫”,另一种是“奇谋诡计让人叫绝”。而吕蒙的“白衣渡江”却是最特殊的一种,背上了千古骂名。

“白衣渡江”兵不血刃的占领荆州三郡之地,在“绝对保密”的前提下击溃反抗,彻底掌控关羽大后方,驻守南郡的糜芳等人投降,荆州轻而易举地落入东吴之手。

关羽听闻荆州失守,慌忙撤军。此时孙权已抵达江陵,并派陆逊攻占夷陵,切断关羽的退路。关羽进退失据,腹背受敌,最终被杀。

江陵一战不久后,吕蒙真的突发恶疾。孙权尽心竭力为他治病,却无力回天。公元 220 年初,吕蒙在孙权内殿中去世,年仅 42 岁 。

这场战役为何吕蒙会被骂“不耻”?连曹操都不敢动的关羽,吕蒙斩杀关羽引发了什么后果?

首先,吴蜀联盟在三国鼎立的局势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双方在面对强大的曹魏政权时,本应携手共进,相互扶持。然而吕蒙奇袭荆州的举动,虽然从军事战略上看是成功的,但破坏了孙刘联盟,导致蜀汉与东吴之间的关系恶化。

陆逊曾谏言,不可杀害关羽,因为关羽是刘备的骨肉兄弟,失了荆州,刘备未必会与东吴反目,可如果杀了关羽,就与刘备结下不共戴天之仇,刘备的百万大军就会舍弃曹军,直奔江东。

其次,孙权、曹操、刘备三人都未料到吕蒙胆子这么大,真的敢杀关羽。本以为用几座城池便可换取关羽,却不料吕蒙完成了周瑜、鲁肃的心愿,亲手结果了关羽,并仰天长叹自己战胜关羽,更是用关羽的人头祭奠周瑜、鲁肃的在天之灵。

白衣渡江虽不废一兵一卒,但却赢得不光彩。它最大的问题就是破坏了战场的底线,模糊了战争与和平的界限,如果以后打仗士兵都去假扮平民,那真正的平民还有生路吗?白衣渡江后,所有的商人,流动人口,都会被怀疑是否士兵乔装打扮,导致大量百姓和商人惨遭杀害。

吕蒙虽帮东吴虽得荆州,但孙刘联盟破裂,蜀汉彻底成死敌,间接导致夷陵之战和后续北伐失败,为吴蜀灭亡埋雷。吕蒙也被孙权罢了实权,就此郁郁而终。



文章素材来源直男文史课

0 阅读:1
以丹聊历史

以丹聊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