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蛋的忧伤,美国何以解?

白刃行式 2025-03-19 11:11:04

最近,美国鸡蛋价格出现了历史性飙升。

1,资本主义的美国蛋,5块钱一个

据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普通鸡蛋价格已经升至每打(12个)8美元以上,差不多5元人民币一个。据说,最近一段时间,在加拿大和墨西哥和美国的边境查获的非法鸡蛋比芬太尼还多。甚至有人拍视频讽刺,拿鸡蛋当筹码。

因为这个价格,在中国买一打都够了。有人开玩笑说是因为美国人从小红书上学会了鸡蛋羹以后,增加了消费。

也有人说是因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引起的反制等等。也有一种阴谋论认为,这是美国本土资本家的阴谋,故意减产来压低抬升价格。

据介绍,美国存栏超100万只(蛋鸡)的公司有60家,生产了全美87%的鸡蛋,像卡尔梅尔食品公司正常存栏4600万只(蛋鸡),产蛋100多万吨,约占美国蛋品市场20%的份额,很容易操纵价格。

但,不管怎么说,有没有夹带一些私货,缺蛋总是事实。

美国鸡蛋上涨的根本原因在于禽流感疫情爆发。这场起始于2022年的禽流感,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6亿只鸡、火鸡等禽类被扑杀。补栏周期需要6个月以上的时间,供给不足,物价上涨。在过去4个月里,美国大约15%的蛋鸡被杀死,而鸡蛋批发价格上涨了255%。

特朗普刚上台的时候,就表示要降低鸡蛋价格,结果2月份就上涨了59%,脸被打得啪啪响。

为了解决鸡蛋的问题,美国农业部驻欧洲代表上月底向欧洲多国蛋业协会发送信件,询问能否向美国出口鸡蛋,以助缓解美国蛋价飙升之急。结果,大多数国家的回应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这里有意思的是,既然鸡蛋存在这么大的价差,为什么不作用市场的大手,从外国进口鸡蛋吗?这让我想起了,前一段时间,台湾也闹过一段时间的鸡蛋荒,这里面一定有一些门道。

2,路比蛋贵:销售半径限制鸡蛋外贸

今天,我们就借美国跨国求蛋这个事情,说一说鸡蛋这个品种的特征,做一些简单的讨论。

为什么进口鸡蛋这么麻烦呢?我们听听美国人的解释,最近墨西哥不少人走私鸡蛋,CBP官员指出,非法进口的生鸡蛋可能携带新城疫,这是对家禽的严重威胁,甚至可以传染给人类,更何况禽流感在墨西哥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因此,鸡蛋贸易的第一个问题是疾病,因为现代养鸡都是大规模集中养鸡,一旦出现问题,往往就是团灭。除此之外,每一个国家对鸡蛋的食品标准也不太一样。但,这并不是唯一的原因,基本上所有的生鲜类商品,都会面临检疫的问题。

这就要说到鸡蛋的第二个问题了:运输。由于鸡蛋易碎、易贬值,价值还低,运输的条件相对苛刻,不像牛羊肉,直接往冻库里面一塞就行。而运输鸡蛋的司机,都不敢随便踩刹车,鸡蛋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振动的影响,振动强度越大,对鸡蛋贮藏期内的品质影响越大。

在运输行业,有这么几句名言:穷死不拉管,饿死不拉卷。放在农副产品里,则有急死不拉蛋。有一份数据说,鸡蛋运输的过程中,最大的成本还是鸡蛋损耗,占57%,第二成本才是油价。

所以,大规模远距离运输鸡蛋是不现实的。运输距离超过1500公里时,鸡蛋运输可能会亏本,更别提海运了。

另外,鸡蛋的营养一般在14天后就基本流失,只剩下蛋白和粗纤维。全球发达国家的标准的保质期是14天,日本则是10天。从这个角度来看,鸡蛋是有运输距离和销售半径的。

第三,鸡蛋的需求也不一样。中国人对鸡蛋有特殊情结,大多数人喜欢粉壳而不是白壳蛋,蛋的个头要小(55克左右的蛋重比较适中),并且下蛋的鸡要颜色好。

特别有意思的是,中国人喜欢喝老母鸡汤,觉得是好东西,而在美国,老母鸡还得花钱处理掉,因此,在母鸡的品种选择上也会有区别。

除了前面3个因素之外,鸡蛋还是居民的必需品,在国家食品安全层面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国家需要适度保障农产品,对进口商品会有一定的限制。有蛋的国家,对出口也会有一定的限制。

所以,像中美这样的大国,由于需求量比较高,周边小国根本无力填补缺口,因而中国鸡蛋的行情,更多受国内供需的影响。

3,中国蛋:一山还有一山高

回顾中国的鸡蛋,从价格走势上来看,基本上在3500元上下1000元进行波动,但价格的突发性比较强。我们可以明显看到,鸡蛋的价格走势非常混乱,趋势性不强,经常在短期发生巨大的波动。简单来说,长期价格波动小,短期价格波动大。

总的来说,中国蛋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季节性特征

季节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供给层面,夏天天气热,鸡的产蛋量下降,而且保存成本上升,需求层面,节假日需求比较高,需要提前补货,会有脉冲式的需求。

第二,成本波动大

由于鸡蛋养殖中,50%以上的成本来自于饲料,而饲料的价格会受到农产品价格的波动而波动,因而,鸡蛋的养殖成本波动也相对较大。

第三,受猪周期影响大

由于鸡蛋和猪肉是中国人获取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因而鸡蛋和猪肉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替代关系。当猪肉价格比较低的时候,通常鸡蛋的价格也不咋地。

从最近的基本面来看,鸡蛋的基本面比较空,我们可以看到,蛋鸡的存栏量远高于历史水平,这也意味着未来的供给仍然非常丰富。同时,猪肉的价格也很低迷,原材料的成本也很低,总需求也很一般。

好消息是,目前的蛋价持续接近2.95元/斤的综合成本线。似乎有点操作空间,但也没跌到现金流成本,非得说跌到位了?也不一定,这个价格就很尴尬。

相比较鸡蛋的短期行情,我对蛋鸡养殖行业的长期趋势更有兴趣。从数据上来看,中国排名前五的企业市占率只有6-10%,明显低于国外同行,这也意味着有市场集中度上升的空间。

市场的解读是,散户蛋鸡养殖体量较小,在成本核算的时候,不算人工、折旧这类的,盯着现金流成本来干,所以,规模化的企业不好干。

我对这种说法是不认可的,规模化养殖所具有的成本优势,是无法比拟的。特别是随着高科技不断应用到养鸡行业,养鸡的成本还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这是行业的趋势,哪怕散户短期可以承受,但长期也受不了。

这个行业最终的规律,一定是集中度上升的,一方面是有利于成本管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食品安全。

那么,为什么现在养猪行业,有牧原这样的巨头,而养鸡行业的巨头却很小呢?有这么几个原因:

第一,养鸡初始投资小,这让很多小规模养鸡的企业可以进入,鸡舍建设成本也更低。

第二,养殖周期短,肉鸡出栏仅需6-8周,蛋鸡产蛋周期约1-2年,资金回笼快,适合小规模养殖户灵活操作。

第三,历史因素,中国人,特别是农村,家家户户都有养鸡的习惯,后院养鸡,但很明显可以看到农村,养猪的少了。

但,从历史趋势上来看,随着城镇化的提高,老一代人口的减少,养鸡养鸭也会减少,这一点也相当于产业升级。新一代,既不会,也不喜欢养鸡养鸭。

我还是觉得,这个趋势性不会变,只是节奏发生变化。就像当初啤酒比白酒更早的进入消费升级,类似的道理,精细化先从简单的开始,慢慢就会过渡到更难啃的骨头。

1 阅读:21
白刃行式

白刃行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