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名将,异姓封王,平河内定河中,晚年轻信异族声名俱损(下)

刘涛慢叙历史 2023-11-13 00:49:01

看的顺眼请点个关注~高频率更新中外历史故事,供君解闷~

面对“五王叛乱”的不利局面,唐德宗一边让马燧继续在魏县牵扯朱滔等人,一边调派各路兵马,打算先干掉声势最大的李希烈。

可被调遣的泾源军又因为赏赐太少,在长安作乱,逼得唐德宗抛弃了京城,仓皇出逃。叛军拥立闲居在长安的朱泚为主将,朱泚与朱滔是兄弟二人,朱泚认为自己是天命所归,径直在长安称帝建国,发兵追杀唐德宗。唐德宗退到奉天,得到大将浑瑊、李晟和李怀光救援,好歹是保住了性命,但唐朝的威严遭到了又一次沉重打击。

京城都丢了,马燧等人也无力支撑,各自领兵返回,马燧撤回太原,派出五千人到奉天勤王,自己则在太原加固城池,保住西北防线。

奉天的浑瑊表现出色,以少敌多,血战多日,硬是顶住了叛军的攻势,等来了援军,朱泚被迫退守长安。

然后,唐朝的老问题再次出现——赏罚不正,将帅跋扈,皇帝不明,文武不和。

在这之前,马燧差一点平定魏博军,就是因为王武俊和朱滔不满朝廷封赏,起兵造反,帮助田悦稳住了局面。

泾原兵变,也是因为劳苦奔波的将士们被慢待苛待,索性造反,弄得皇帝弃都城逃遁。

李怀光勇悍,但生性粗疏,为人固执,在领兵勤王的路上,就将天下混乱归咎于宰相卢杞等人,说奸相误国,他见了皇帝,就要上奏斩杀奸臣。

这番话传到了卢杞耳中,他吓得不轻,便劝说唐德宗,下诏让李怀光不要进城,赶紧去攻打朱泚,收复长安。唐德宗听从了这个建议,这让李怀光越发恼怒,他驻扎在咸阳不肯向前,连番上奏,揭露卢杞等人的罪状。唐德宗没辙,贬了卢杞等人的官职,安抚李怀光,还加封李怀光为太尉,赏赐他铁券,让他进兵。

李怀光本来就对之前暗地里违抗朝廷旨意不肯出兵有些疑虑,皇帝的示好反而激怒了他,他抢过铁券,狠狠砸在地上:“都是怀疑臣子要造反,才会给他铁券,现在赏给我这个,就是说我要造反了是么?”

赶走了朝廷使者,李怀光主动派人联络京城中的朱泚,还吞并了附近的好几支兵马。但他的手下很多人不想造反,李怀光就将军队分成好几个部分,放肆劫掠周边的泾阳、三原和富平等地,用财宝拉拢人心。

面对李怀光和朱泚可能的联合,奉天的朝廷坐立不安,只好再次弃城,往汉中遁走,许多大臣半路上偷偷跑掉,索性直接投降了朱泚。

多亏朱泚志得意满之下,逼着李怀光向他称臣,交出兵权。李怀光自然不肯,两边拉扯时,领一支孤军的李晟绽放光芒,他以忠义激励全军,让长安附近的勤王兵马都接受他的指挥,李怀光慑于形势,索性远走,领兵接连拿下了同州和绛州等地,盘踞在河中,观望形势。

没了张屠夫,还吃带毛猪。走了李怀光,李晟大发神威,大破叛军,收复长安。

当李怀光和朱泚意图联合时,不仅威胁奉天,对太原的马燧也非常不利,相当于他的东面、北面、南面都是敌军,还有威胁日益增加的游牧民族的入侵,马燧几乎是四面皆敌!

马燧将晋水引流到太原城东,蓄水为护城河,又引汾水绕城,挖出许多池塘,种植柳树,利用自然的威力,让太原成为中原西北方的屏障。

朝廷也对马燧的表现极为赞赏,784年正月,马燧升任检校司徒,晋爵为北平郡王。而在这之前讨伐田悦的时候,马燧加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他的官职和爵位,已经达到了人臣的巅峰!

给马燧这么高的封赏,一方面嘉奖他在长安丢失期间的坚定立场,另一方面也是缘于李怀光。

李怀光作战勇猛,麾下兵马大多是昔年郭子仪的朔方军旧部,战斗力很强,河中距离长安和河南都不算太远,随时可能占领更大的地盘或者再次威胁京城。唐德宗开始委派浑瑊前去讨伐, 浑瑊占领同州后,就无力再进,数次野战被李怀光击败。此时的李怀光,已然是唐德宗最大的心病!

面对强势的李怀光,朝廷上甚至出现了再次抛弃长安跑路的声音。

危难关头,马燧主动前去长安,拜见唐德宗请缨出兵,他的豪言壮语说服了唐德宗,皇帝将讨伐河中的任务交给了马燧,加封他为诸军行营副元帅。

为了确保胜利,唐德宗指派了多路军队听从马燧的指挥,包括浑瑊、镇国军节度使、邠宁节度使和鄜坊节度使。

这时,之前叛乱的王武俊又改换心思,主动去除了王号,向朝廷称臣,但他麾下的军队还在围攻赵州。镇守赵州的将领康日知抵挡不住,打算放弃赵州,马燧听说后,忙上书建议朝廷,将康日知改封为晋慈隰节度使,把赵州直接封给王武俊,并要求王武俊出兵攻打朱滔。晋慈隰三州都是李怀光的地盘,马燧等于用一个守不住的地方换两个军阀开战,再用一张空头支票保证自己一方的名声和将领忠诚度。

朝廷同意了马燧的建议,王武俊开开心心的扩大了地盘,领兵与李抱真汇合后,与朱滔交锋。他们力挫朱滔与回纥的联军,迫使朱滔狼狈遁回幽州,保住了河北的大片地盘。

马燧的战略在河北大获成功,另一个方向上的进展也很顺利,晋慈隰三州的将领畏惧马燧兵锋,接二连三的主动投降,三州之地都落入马燧之手。

唐德宗接到前线消息,立即下诏,加封马燧为晋慈隰三州节度使。但马燧却上奏推辞,说如果这么做,以后有功劳的人都会将打下来的地盘纳入自己掌控,形成惯例则不利于朝廷统治。唐德宗对此大为赞赏,马燧便派人迎接康日知,当着康日知的面移交了三州统治权。

784年9月,马燧领兵三万接连攻占了龙门和夏县等地,随后攻破了重镇绛州。马燧分派麾下将领收复周边县城,一个多月时间,六座县城和数千名士兵投降朝廷,过程中一名官军将领掳掠百姓,马燧发现后,将他斩首示众,官军风气为之一肃。

785年,马燧领兵在陶城与叛军大军交锋,击杀叛军将领数人,斩首上万,基本上摧毁了李怀光的机动兵力,李怀光只能依仗地利,收缩防守河中府。

但连着多年战乱,朝廷的财政早已入不敷出,784年和785年又接连遭遇蝗灾和旱灾,物价飞涨,朝廷上很多官员建议赦免李怀光,减少军事开支。唐德宗犹犹豫豫,难下决心,而缺乏粮草支援,前线也陷入了僵持。

马燧借着回京城汇报的时机,面见唐德宗,慷慨许下承诺:“河中靠近京城,李怀光占据此地,则京城不安,其叛乱决不能宽恕,否则天下都将效仿。我没有多少才能,但请陛下给我一个月的粮草,我一定能讨平李怀光!”唐德宗大喜,同意马燧继续平叛。

返回前线,得到了粮草后,马燧提兵前进,迫近要塞长春宫。长春宫是河中府的门户,三面环山,易守难攻,李怀光派自己的心腹大将徐廷光率精锐六千驻守,已经抵挡了朝廷大军数月的攻势。

几个月都没有破城,现在时限只有几十天,只能堆砌士兵的尸体猛攻么?马燧沉吟半日,决定不攻城,攻心!

马燧让全军退后,就带着几名亲随,打马走到长春宫城墙不远,高声喊着让徐廷光来见自己。徐廷光敬畏马燧的名声,看官军都退的老远,便走到城头,遥遥拜见。马燧心中一定,劝说道:“诸位都是朔方军的将士,安禄山反叛后,你们带头建立功勋,至今三十多年,天下功劳没有人比你们更多。为什么现在抛弃先人的功劳,背叛天子,走上全族诛灭的道路?如果太师郭子仪泉下有知,定然会为你们羞愧,你们将来又有什么脸面,到泉下见太师?”

徐廷光以下面面相觑,有的将士被“郭子仪”三字提到往事,眼中不免含泪。

马燧跃下战马,一把拉开身上的衣袍,挺胸对着城头大喝:“你们听从我的劝说,我会为你们求情,免除祸患!如果你们认为我的话是假的,我人就在这里,不相信我的,可以一箭射死我!”

城头的叛军和城下的官军都被马燧的举动震慑,徐廷光放声大哭,连声下令打开城门,向马燧投降。城门洞开,叛军将士们欢声雷动,大喊着:“我们又是大唐的子民了!”

投降后,徐廷光等人还是有些为难,李怀光是他们多年老上级,真的要调转矛头,对付同袍,还是有些下不了手,但如果将他们调去后方,又怕被各路官军吞掉。

马燧大笑着让徐廷光不必忧虑,既然接纳了投降,就会信任他们,徐廷光以下六千人,可以不必参与后续的平叛战事,只要继续驻守长春宫即可。

凭借超卓的人格魅力,马燧让投降的叛军心服口服,消息传出,大批的叛军主动投降。马燧领着八万大军,在河中府城下列阵,城中叛军惶恐不安,仅仅过了一天,城中的一名将领杀死李怀光,开城投降。

从返回前线算起,到平定河中,马燧只用了二十七天的时间。唐德宗欣喜不已,加封马燧为光禄大夫,还封了马燧一个儿子为五品官。

战后,军中的浑瑊私下对部将说:“我原来以为马燧用兵水平与我差不多,还很奇怪他怎么能多次击败田悦,现在看来,他用兵远胜于我啊。”

凭借马燧、李晟和浑瑊的战绩,大唐帝国从险些灭亡的困境中转危为安,但这个局面并不是心怀恶意的“邻居”喜欢看到的。

吐蕃人对富庶的中原觊觎已久,其大相(宰相)尚结赞一心想要攻入中原,但他也畏惧唐朝几位大将的能力,曾对手下说:“大唐的名将,无非是李晟、马燧和浑瑊,不除掉他们,必然是我们的祸患。”

786年,尚结赞领兵入寇,却一反常态的没有大肆劫掠,而是转了一圈就回到高原,临走的时候还留了句话:“叫我来,还不给我酒和牛犒赏军队,害我白跑一趟。”镇守附近的唐军将领正是李晟,他立即猜出了尚结赞的离间计,出兵追击,斩杀了一些吐蕃士兵,攻破了一座堡垒,并要求朝廷调拨粮草军饷,他要攻打吐蕃展示军威。

但李晟的表现却让唐德宗更加猜疑:这厮是不是跟尚结赞勾结好了,用这种伎俩蒙蔽朝廷?再加上朝中有人嫉恨李晟的名声和功勋,各种谗言飞起,唐德宗一道圣旨,将李晟调回长安,罢去兵权,做了个闲置的太尉。

尚结赞第一步成功,紧接着,他再次出兵,攻破了盐州和夏州,摆出一副大举进攻的架势。

果然,唐德宗委任马燧领兵讨伐吐蕃大军,马燧领兵到了前线,尚结赞二话不说,立即派使者求和,说自己鬼迷心窍,现在幡然悔悟,希望能跟大唐结盟。他还私下给马燧送去了大批的财宝,让马燧帮着说话。

马燧被财宝蒙住了眼睛,他真的以为尚结赞是害怕他的名声,便多次上书,为吐蕃求情,还在吐蕃军撤退后,带着吐蕃使团到长安,当着皇帝的面,担保吐蕃人的诚意。

唐德宗被说动了,便按照吐蕃人的请求,委派浑瑊为使者,到平凉与吐蕃盟誓。

尚结赞在平凉埋伏了数万大军,突然发动袭击,一举擒获了唐朝使者六十多人,只有浑瑊靠着自己的武力,杀出了重围。

“平凉劫盟”发生后,马燧遭受牵连,被罢去兵权,得了个司徒的官职,跟李晟一样,在长安闲居。

795年,马燧病逝于长安府邸之中,享年七十岁。他军中征战数十年,收复汴州,征讨河北,平定河中,镇守太原,一生功勋赫赫,可谓挽狂澜于既倒的擎天白玉柱,晚年被胡人蒙蔽,犯下过错,让后人莫不为之叹惋。

值得一提的是,尚结赞阴谋得逞,搞掉了三大名将,却被传奇人物李泌打破了他的梦想。李泌策划了唐朝与回纥、南诏、大食和天竺的盟约,将吐蕃困于其中,无力伸展,渐渐的没落。

0 阅读:77

刘涛慢叙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