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德国借军事实力强占胶澳并试图将其打造成“北方香港”

史海撷英 2024-11-14 10:02:25

在欧洲主要国家的近代史中,德国或许是“大国之路”走得最坎坷的一个。

19世纪40到60年代,当英、法、俄等国大举入侵中国并划分在华势力范围时,德国直到同治十年(1871年)才完成统一。

德国统一时,其他列强在中国的殖民基本盘已经大致固定。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确立,形成了香港、上海、天津、汉口、厦门等一批殖民租界城市。

德国不甘心在殖民竞争中落后,19世纪末德国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得了在天津、汉口的租界,但德国在华最主要的控制区是山东东部的青岛。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德国强租胶州湾,租期99年。为了扩大德国在远东的影响力并展示其国力,德国意图对标英属香港或新加坡,计划将当时仍是渔村座座的青岛建成“样板殖民地”。

德国对青岛投入巨额资金,如今“红瓦绿树”的老城建筑、激情碰杯的青岛啤酒。都是在20世纪初德国殖民入侵的过程中奠定形成的,甚至产生了德国下水道油纸包的“传说”。

胶澳总兵衙门

远东最大的浮船坞、德国海军最大的海外基地、内容详尽的近代青岛城市发展规划……德国控制下的青岛在开埠10年后就成为中国第6大、山东第1大港口,但德国也从山东掠夺了大量利益。随着一战爆发,青岛被日本夺占,德国在青岛投入的一切化为乌有。

德国在近代青岛的发展史上发挥了多大影响?为何短短17年德国就被迫退出青岛?

威廉的野望

道光二十年(1840年),英国凭借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此后法、俄、美等西方列强接踵而来,不断从腐朽的清廷身上索取利益。

此时德意志仍处在分裂之中,除了普鲁士、奥地利两个最强大的邦国,德意志境内还有数十个邦国和上百处骑士领地。到咸丰十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英、法、美、俄等国再度从中国手中获得大量领土、赔款和特权,德意志诸国仍鲜有精力关注东亚。

咸丰十一年(1861年),普鲁士清朝签订通商条约,获得最惠国待遇。普鲁士著名地理学家李希特霍芬在同治八年(1869年)率队来华,意图像香港那样为普鲁士获取一个远东的海军锚地和商业港口。山东是李希特霍芬的考察重点,这里品质优良的煤炭和天然港湾被写入报告呈送普鲁士政府。

同治三年(1864年)至同治十年(1871年),普鲁士先后击败丹麦、奥地利和法国,德意志统一。

列强瓜分非洲示意图

德国统一时,英、法、俄等老牌列强已在非洲、大洋洲、远东占据了大片土地。德国地理上被英、法、俄包围,德皇威廉一世和宰相俾斯麦认为应将外交重心放在欧洲,团结英俄,孤立法国,借此维持德国的大国地位(大陆政策),开拓海外殖民地并不是德国当下需要考虑的事情。

19世纪80年代,德国贸易额超越法国,位居全球第二。但受国际经济危机影响,欧美各国纷纷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德国商品出口量锐减。反倒是加拿大、北非等英法殖民地商品因价格低廉而大量涌入德国。受此影响,德国开始调整殖民政策。

光绪十年(1884年)至光绪十四年(1888年),德国先后获得西南非洲(今纳米比亚)、多哥兰(今多哥及加纳东部)、喀麦隆、德属东非(今坦桑尼亚、卢旺达、布隆迪)和威廉皇帝领地(今伊里安岛东北部),德国近代殖民体系基本确立。

由于起步太晚,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大都是英法没看上眼的边边角角,德国在非洲殖民地的面积也远小于英法等国。

光绪十四年(1888年)6月,29岁的威廉二世成为德国的统治者。年轻的皇帝认为此前的大陆政策束缚了德国的发展,德国应该将目光瞄向全球。光绪十六年(1890年),俾斯麦内阁解散,野心勃勃的威廉二世用世界政策全面取代了大陆政策。

弗里德里希・威廉・维克托・阿尔贝特・冯・霍亨索伦

威廉二世建立“世界性帝国”的野望并非空想,统一后的20年间,德国煤炭开采量从2940万吨增长至1.03亿吨;钢铁产量从158万吨增长至870万吨;公路、铁路总里程分别从3.2万公里、1.85万公里增长至8.3万公里、4.2万公里。德国从农业国脱胎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

德国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契机,其电力及化学工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德国的动力装置、电器设备、化学工业染料产量均居全球第一。

19世纪60年代李希特霍芬关于中国的报告没有被忘记,德国不断加大对中国的经济、政治渗透,威廉二世试图在中国获得一个类似香港的立足点,避免德国舰队只能在香港、日本等地停靠补给的窘境,在综合考量后,德国将胶州湾作为首选目标。

日益严重的海疆危机让清廷开始重视海防,胶州湾的地理位置受到关注。

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战争中的法军意图夺取胶州湾,清廷调集200兵力防守此处。至光绪十七年(1891年),清廷命淮军将领章高元率四营清兵驻防胶州湾,是为青岛建置之始。

此时的远东,日本在同治七年(1868年)后通过明治维新实力不断增强,最终在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击败清朝。清廷被迫割让台湾岛并赔款2亿两白银,而日本试图占据的辽东半岛,则在俄、德、法三国干涉下被迫交还给中国,但日本借此从清廷手中勒索了3000万两“赎辽费”。

胶州湾示意图

国势衰颓的清朝引来了列强的瓜分狂潮。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后,俄国太平洋舰队开始将胶州湾作为舰队越冬地之一。德国舰队也定期到访胶州湾。德国在当年12月首次向清廷提出租借胶州湾,被清廷拒绝。

光绪二十三年十月初七(1897年11月1日),两名德国传教士在山东巨野县的教堂内被杀。威廉二世听闻立刻命令正在上海的德国东亚舰队北上,占领李希特霍芬报告中提到的胶州湾。

11月14日,720名德军在4艘德舰护送下登陆胶州湾,当地驻防的清军在未放一弹的情况下于当天下午奉命撤退。

将胶州湾作为舰队越冬地的俄国反应强烈,直到德国表示支持俄国从清朝手中获得其他港口,俄国才同意退出胶州湾。

德国以军事为后盾不断恫吓清廷,最终迫使清廷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3月签署《胶澳租借条约》,强租胶州湾沿岸原属山东莱州府即墨县552平方公里的土地,德国就此获得了梦寐以求的远东立足点。

德国强租胶州湾后当月,俄国迫使清廷同意租界旅大地区(面积3100余平方公里),租期25年。英国则于当年6月强租新界(租期99年),将英属香港面积扩大数倍。

为防止俄国在华北沿海实力膨胀,英国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7月强租威海卫,租期25年。法国则在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强租广州湾(今湛江城区),租期99年。随着大批租借地的出现,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程度不断加深。

“样板殖民地”

德国占据胶州湾之前,列强们已经从衰朽的清廷手中获得了一批领土、租界。英国在割占的香港岛、葡萄牙在“永驻管理”的澳门设置总督实行直接统治。清朝对当地的主权丧失殆尽。

英国在远东拥有新加坡、香港等多个战略支点,这背后还有面积广阔的英属印度殖民地,法国也获得了印度支那等地。而德国在远东只有青岛这一个像样子的支点,因而不遗余力地开发建设,意图将青岛建成德国的“样板殖民地”。

德国占领之初,租借地内仅8万人口,分布在数十座村落中。德国在胶州湾东南侧的平地上规划建设租借地的政治经济中心。

胶澳租借地示意图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德皇威廉二世将这座初期计划面积20平方公里的城市定名为青岛(Tsingtau)。该名称来源于青岛湾中一座植被葱郁的岛屿——小青岛。

德国模仿英国在香港实行的政策,宣布青岛为自由港。期望借此将青岛建成德国控制的远东航运、贸易、金融中心。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至民国三年(1914年),德国对青岛的拨款高达2.1亿金马克(1金马克等于0.358克纯金)。

德国将租借地分为青岛(城市)、李村(乡村)两个主要区域,青岛城内又分为欧洲人居住的青岛区(欧人区)和华人居住的大鲍岛区。

港口是青岛发展的必备。德国在青岛城区西北侧规划了港口并为此拨款5384万金马克。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小港落成,用于欧洲商船和中国帆船停泊。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规模更大的大港建成,大港拥有四座大型码头,其中一号码头、二号码头能同时停泊12艘6000吨级的大型船只。码头能同时卸货7.2万吨,附带3条铁路、当时华北最大的船只修理厂及5万吨级仓库。码头有德国生产的1.6万吨浮船坞和150吨级的起重机是当时整个东亚最大型号的同类产品。德国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的青岛发展报告中记载:“香港、上海、芝罘、长崎和神户,大轮船的装卸都需借助舶板,而在青岛即使最大的货轮也可以在码头上将货物直接装上火车”。

大港建成后,青岛港贸易额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的221万海关两增加至民国二年(1913年)的5917万海关两。

宣统二年(1910年),青岛的定期航线轮船总吨位突破11万吨。青岛超越了比自己早开埠近半个世纪的烟台,成为山东第一大港。

港口之外,德国迫使清廷同意其修建连接青岛与济南的胶济铁路线。光绪三十年(1904年),全长395公里的胶济线完工通车,德国从清廷手中攫取了获得铁路两旁矿山的权利,为此德国特意弯曲路径,大肆掠夺淄博、潍县周边的优质煤矿。

始建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的青岛站是典型的欧式塔楼建筑,时至今日青岛站仍是中国离海最近的火车站(300米)。

路港一体化大幅度扩大了青岛的经济腹地,华北其他港口贸易额受到挤压。以烟台港为例,在胶济铁路线贯通前贸易额在4000万两以上,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后萎缩至3000万两以内。

德国对青岛城市建设做出了详尽规划,但欧人区严禁中国人居住(1912年取消),体现出了德国殖民者极度的无理和傲慢。

总督公署

欧人区内的别墅建筑线条优美、风格迥异。其中不少是发源于德国并影响世界的建筑风格。如德国青年派的胶澳总督公署(今迎宾馆)、青岛俱乐部;德国三段式的总督府、俾斯麦兵营、古堡风格的观象台(远东三大观象台之一)等。

市区道路基本规划为方格网布局,同时结合地形和街区中心设置放射状广场。德国人的砖瓦厂生产的红色屋瓦成为大量建筑的标配,此为青岛红瓦绿树风格之滥觞。

德国殖民当局规定,建筑之间距离必须3米以上以保持通风和采光,建筑面积不能超过总用地面积的65%,以保证城市绿化率。城区内的秃山引入了十余万株各类树木,经过650余次试种,形成如今青岛老市区的数座山头公园。

此外,德国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前就在青岛城区边缘建成火力发电厂和淡水池,由此在市区内设置路灯并为欧美移民和华人富商提供自来水、电话服务。德国还修建了数十公里的下水管道,这不仅让青岛成为中国最早实行雨污分离的城市之一,还让如今的网络上留下了所谓“德国油纸包”的说法(实际并没有)。

欧人区向北的大鲍岛区为商业区,市区东北西南两侧的台东、台西两镇,原为劳工居住地,形成了独具青岛特色的“里院”建筑。如今的大鲍岛、台东仍是人流如织的重要市井商业区。

日本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击败俄国夺取了旅大租借地及中国东北南部的势力范围。战争期间甚至有从旅顺突围的俄国军舰航行至青岛。因为日本主要扩张方向在中国东北,故没有影响德国在青岛的投资。

为加强对华文化渗透,宣统元年(1909年)德国与清政府合资在青岛开办德华大学,此为德国在远东建设的最大的海外大学,比香港大学还早一年。一战中德国战败,德华大学停办,大量师资汇聚到上海的另一处德国教育机构同济医学堂,最终形成如今的同济大学。同济大学的王牌专业土木工程更是从德华大学整体接收后才设立的。

除此之外,德国人在青岛投资建立的啤酒厂发展成如今的青岛啤酒,在四方修建的四方铁路工厂,是如今中车青岛四方(占据国内高铁市场的50%)的前身。

至宣统二年(1910年),胶澳租借地人口增至16万。中国最早的长途汽车、最早的矿泉水厂、最早的汽车公路、华北最大的造船厂均出现在青岛的土地上。同年香港人口43万,但此时香港已开埠近70年。如果同样以开埠12年的时间跨度计算,咸丰四年(1854年)的香港人口仅6万人。

到宣统二年(1910年),青岛在经济、人口规模上与日本控制的旅大租借地相近,但高于英国的威海卫租借地和法国的广州湾租借地。

卧榻之旁

青岛靠近当时被日本控制的朝鲜半岛和大连,德国在青岛的大量投入被日本看在眼里,德国凭借青岛港和胶济铁路从山东掠夺的大量财富让日本垂涎欲滴。

到20世纪初,德国为获取更多的势力范围,不惜与英国展开军备竞赛。而法国与德国则是世仇,德国咄咄逼人的态势让俄国倒向法国。列强最终形成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集团和德奥为首的同盟国集团。

俄国与德国的盟友奥匈帝国为争夺巴尔干半岛而激烈博弈,在俄国的支持下,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罗马尼亚等国相继从奥斯曼帝国手中独立并沦为俄国势力范围,奥匈帝国则吞并了奥斯曼帝国的波斯尼亚地区(塞尔维亚人居多)。

孙文

列强博弈的同时,腐朽的清王朝在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倒台。新成立的北洋政府承认了列强的在华特权,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曾担任过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到访青岛,青岛的城市建设令其印象深刻,他表示“青岛是中国城市发展的典范”。

民国三年(1914年)7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引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青岛与德国相距万里,离日本却近在咫尺,日本决定借德国陷入欧洲战场之机夺取胶州湾。

日本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就与英国签订了同盟条约,日本借此宣称自己有义务协助英国。民国三年(1914年)8月15日,日本要求德国在1个月内撤离并将胶州湾交给日本,再由日本“还给”中国。德国无视了日本的最后通牒,日本在8月23日对德宣战,2天后又对奥匈帝国宣战。

青岛经过德国十余年的建设,不仅商贸发达,更有完备的陆防、海防体系。当时的德国海军(131万吨)是仅次于英国(271万吨)的全球第二大海军,除了保卫德国本土的公海舰队,青岛驻扎着当时德国唯一的一支海外舰队——东亚舰队。

除了海军力量,德国在青岛修建了5座海防炮台与4座陆防炮台,临时炮台12座,另有多座步兵堡垒群之间通过战壕相连。

青岛的德军经过紧急扩编人数达到4900人,如此的防卫力量让日本不敢小觑。宣战后日本在国内调集力量,意图通过兵力优势夺取青岛。

当时中国的北洋政府惧怕日本的威胁,竟然宣布中立。日本以大量老式军舰和部分主力舰组织起第二舰队,于8月27日开始封锁青岛。日本陆军集结5.2万兵力,形成对德国的11:1的兵力比。

9月2日,日军先头部队2.9万人从山东半岛北部的龙口登陆,意图避开火力密集的青岛沿海,从青岛北侧偷袭德军。另一支日军1.2万人在胶澳租借地东侧的仰口(今青岛崂山仰口湾)登陆。与日本有同盟条约的英国也派出一千余人的陆军和数艘军舰参加战斗。

日军进攻前,德国东亚舰队主力突围而出,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不断袭击同盟国商船,最后被英国海军消灭在南美的福克兰群岛。至11月初,日英联军逐步推进到青岛市区外围。驻防德军的炮弹消耗殆尽,无力抵挡日军的总攻。德国人炸毁了城内的油库、发电厂和港口、军事设施,残余军舰被德军自沉在胶州湾(部分军舰至今仍在胶州湾海底)。

德国总督麦维德在民国三年(1914年)11月7日签署投降条约,日军接管胶澳租借地及胶济铁路。11月14日,数千名德军战俘被分批运往日本,这一天恰好是德国强占胶州湾17年的日子。

日军进攻胶澳示意图

日本占领青岛后,实行了与德国迥异的殖民策略,这是由德日两国不同的国情造成的。青岛与德国相隔万里,被德国看成重点打造的远东桥头堡。对于日本来说,自己本就位于东亚,且岛国的环境让其拥有大量港口。

旅大租借地是日本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从俄国手中夺取的,该地被当作日本进军中国东北的重要跳板,因而受到日本的额外关注。但青岛只被日本当作掠夺山东资源的一个基地,青岛在日本地缘布局中的重要性大大降低了。

日本废除了一大批德国颁布的法令,在青岛强行实行军管。日本将德制的火炮、船坞甚至马路上的灯泡运回本土。青岛正常的港口贸易大受影响,反倒是鸦片烟土的进口占到日本殖民当局收入的70%以上,大量鸦片流入内地,荼毒中国百姓。

德国在宣统二年(1910年)制定的又一城市规划,计划青岛市区向北发展,总面积从20平方公里扩大到80平方公里。日本夺取胶州湾后,虽然城市整体发展方向没有变,但日本缺乏对城市精细规划的投入,特别是德占时期青岛的德国人始终未超过2000人(不含驻军)。日占后,青岛的日本移民迅速从民国三年(1914年)的200余人增长至民国十一年(1922年)的2.4万人,一度占到青岛市区人口的近30%。日本占当时青岛房产投资总额的83%,出现大量日人聚集的街区,日本企图借此长期霸占青岛。

日占时期青岛城市发展几无亮点,唯一值得一说的是大量日资纺织企业进入青岛,为日后“上青天”三大纺织业基地的鼎立奠定基础。

巴黎和会‍

日本打着替中国收回青岛的旗号强占中国领土,特别是中国民国六年(1917年)加入一战并成为战胜国的一员。在民国八年(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顾维钧斥责了日本夺占山东的荒谬言论,要求日本归还青岛。日本凭借大国地位拒不归还,最终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

在巨大的民意压力下,北洋政府没有签署《凡尔赛条约》,但日本依旧占据青岛和胶济铁路。

为填补《凡尔赛条约》留下的空白区域,民国十年(1921年)美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商讨战后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势力划分。

美国为了约束日本在太平洋地区的扩张,一定程度上支持中国取回胶州湾。经过数十轮谈判,日本最终同意交还胶州湾,胶济铁路由北洋政府赎买,铁路沿线矿山企业中日合办。毕竟对于日本来说,通过大连来经营其在中国东北的利益才是首要任务,青岛并非日本的核心关注点。

虽然收回得并不彻底,但中国仍在民国十一年(1922年)12月10收回了被德日侵略者霸占了25年的青岛,青岛城市发展进入新阶段。

0 阅读:31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