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方法论千千万,哪一个才能讲清楚?
想要制定战略,先要搞清楚什么是战略?
战略大家迈克尔‧波特认为,战略是一种选择,而且首先要选择不做什么;管理大师亨利‧明茨伯格将战略定义为5P,即战略是计划(Plan)、计策(Ploy)、模式(Pattern)、定位(Position)和观念(Perspective)的集合。
而在目前的内卷时代,在越来越不确定的环境下,对战略的理解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笔者比较欣赏阿里巴巴前参谋长曾鸣教授对战略的定义:战略就是看十年,想五年,定三年,干一年,半年调整一次,很符合外部环境对战略的影响。此外,在笔者近期出版的《战略赋能——从战略到执行的突破》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四知”战略框架模型,将战略定义为:知远、知外、知彼和知己四个维度,如图1所示。
图1:“四知”战略框架模型(参见《战略赋能》一书)
无论对战略有怎样的理解和定义,笔者认为,战略的本质,是回答三个问题:我是谁?去哪里?如何去?
三个问题的关系是怎样的?首先,在没搞清楚“去哪里”和“我是谁”之前,无法回答“如何去”,即使回答也没有任何意义;其次,在试图回答“去哪里”和“我是谁”的时候,不要去想“怎么去”的问题,否则会陷入逻辑上的思维纠结与混乱。
此外,“我是谁”以及“去哪里”,优先回答那个问题呢?两个问题都重要,都必须要回答,而“去哪里”的优先级要高于“我是谁”,发展方向和趋势有密切关系,趋势不能改变,只能适应,而不管你是谁。
那么,如何回答战略的三个本质问题呢?
1.去哪里?——用确定性战略应对不确定的未来战略,首先要回答“去哪里”,也就是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企业?如果不知道未来成为什么,那就是做小生意,什么赚钱做什么。回答“去哪里”,其实是搞清楚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企业的愿景;二是企业的业务战略,也就是企业要进入什么行业,经营哪些业务。
任何一个企业要想长期生存和发展,首先必须回答清楚企业要往何处去,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存在的理由也是什么,也就是搞清楚企业的使命和愿景。
愿景,是企业的“灵魂”,没有愿景,企业就变成了孤魂野鬼,只能随意飘荡。愿景不是随手拍脑袋,也绝不是随口一说,而是要经过深思熟虑的思考,也要经过长时间经营实践的论证,愿景,不是轻易能说清楚的。
华为,1987年成立,经过8年的发展,2025年营业收入达到了15亿元,为了迎接企业即将到来的高速发展,以及使企业更长久的活下去,任正非开始思考华为未来的发展问题,这就是《华为基本法》诞生的理由。
《华为基本法》通过接近3年的时间,八易其稿,最终于1998年发布。《华为基本法》定位是回答三个基本问题:第一,华为为什么成功?第二,华为过去的成功能够支撑未来更大的成功吗?第三,华为未来要取得更大的成功靠什么?这就是华为的“经典三问”,也是所有企业总结过去和思考未来需要考虑的类似问题。时至今日,华为对这三个问题也没有最终的答案,仍在不断的思考与探索中。
所以,尽管企业愿景呈现出来的是一句话,可以挂在网上,写到墙上,放到嘴上,但若要走进心里,对这句话的思考与探索是持续的。
愿景的背后,需要业务的支持,所以,业务战略的澄清,同样是“去哪里”的关键组成部分。
企业要进入哪个行业?经营什么业务?是需要做规划的,业务战略如何规划?需要进行市场洞察。
市场洞察的典型方法论是五看——看环境,看行业,看客户,看对手和看自己,其中,前四看是关键。市场洞察绝不是不做区分的走过场,把四个方面都来一遍,最后没有任何结论,市场洞察的结果是要找到业务的发展方向,是要有结论的,而不是做练习。
在实践层面,由于宏观环境涉及的面很广,对企业的直接影响程度有限,所以很难看清楚,尤其是政策影响,谁也预测不了。企业需要关注的,是宏观环境中的技术因素,比如AI、数字化、大数据等革命性的技术浪潮,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势必会改变每个企业。
市场洞察最重要的维度是行业与竞争对手。每个企业都处于某个行业中,行业发展的变化趋势必须要有所察觉,否则很难占得先机。行业洞察的落脚点是产业链,重点在于洞察产业链的价值转移趋势,产业链的哪个环节有价值,企业就要聚焦该环节,通过做强价值最大化的环节将整个产业链组织起来,从而成为行业领先者。产业链的价值转移趋势通常分为两种:要么向产业链上游延伸,从而谋求技术扎根;要么向产业链下游延伸,从而谋求市场扎根。
比如半导体、新材料、芯片等行业,技术是最核心的竞争要素,企业必须想办法向产业链上游延伸,突破“卡脖子”的核心技术,从而获得竞争优势。而对于消费品企业,话语权掌握在终端消费者手中,必须靠近消费者,深刻洞察消费者需求,从而占据消费者的心智,形成有影响力的品牌。比如,农牧业产业链包含育种、饲料、动保、养殖、屠宰、深加工、零售流通等各环节,对产业链的判断标准不是饲料品质好不好,猪、鸡等畜禽养的好不好,而是肉好不好。
此外,竞争对手或标杆企业的动态也需要了解,洞察对手的动向并非是“抄作业”,而是分析竞争对手或标杆企业的业务战略,照照镜子,反思本企业如何做的更好,同时做出选择:同质化竞争还是差异化竞争,如果是前者,就要思考如何做极致性价比,如果是后者,就要思考如何做差异化。
客户洞察与企业所选择的客户群有很大关系,B端客户与C端客户的需求差异还是很大的,对客户需求的洞察是要区分个性需求还是普遍需求,个性需求不可能成为商业机会,客户个性需求的洞察没有意义,也没有必要。比如小米做产品开发,采取的是精准取舍战略,也就是满足80%用户的80%需求,集中力量满足最大基数用户的核心痛点。商业社会发展到今天,多数行业的普遍客户需求基本已经洞察殆尽,在这个前提条件下,客户洞察并非是重点。
有一句话这样说,“用确定性的战略应对不确定的未来”,未来本身就不确定,而战略是基于未来,战略如何才能有确定性?这句话岂非很矛盾?所谓确定性,就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规律,常识和方法的总结,比如,成本,价格,产品,服务,技术,效率,客户价值等等,这些要素始终亘古不变,企业要根据自身业务洞察常识与规律的基本要素,然后围绕这些要素制定业务战略,从而逐渐明晰“去哪里”的终极目标。
2.我是谁?——用核心竞争力支撑企业发展方向战略,其次要回答“我是谁”,不了解自己的优势与劣势,盲目跟风,大概率是失败。从未有过登山的经验,却要立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志愿,显然不现实,做战略,了解自己同样是关键。
凡事都有两面性,有优势,必有劣势,而战略思维是将企业优势发挥到最大程度,而不是补齐短板。此外,在回答“我是谁”之前,需要了解参与行业竞争的关键要素有哪些?只有符合行业关键成功要素的优势,才是企业真正的优势,否则只能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可以采用“行业关键成功要素判别矩阵”工具对行业关键要素进行识别,如图2所示。
图2:行业关键成功要素判别矩阵
矩阵横向与纵向要素数量与排序都是相同的,具体操作是对矩阵中每一个要素打分,一般采用两两比较的方式,如果纵向要素比横向要素重要则打2分,同样重要打1分,不重要打0分,在对所有空格打分后,横向加总,一般得分最高的前几项即为行业关键成功因素。该工具在使用时要注意:第一,虽然有评分,但只是对行业关键成功因素的定性评估,不要求精准;第二,评分时,最好选择若干位对行业有深刻理解与洞察的资深人士进行评价,避免偏差过大;第三,要注意判别的是行业关键成功要素,所以应该站在行业角度而非企业角度。
完成行业关键成功因素的识别之后,企业需要将行业关键成功因素进行列举与细化,将隔离度较粗的因素细化为不同的能力要素,便于进行优劣势的评估。假如市场推广是本行业的关键成功因素之一,需要将市场推广细化为“品牌影响力”、“市场开发能力”、“客户关系能力”三个能力要素,要素越具体,越便于理解和评估的一致性,减少偏差。企业优劣势的评估可以借助图3的工具来进行。
图3:企业优势与劣势评估清单
图3是企业优劣势评估清单,将行业关键成功因素及细化的各项能力进行列举,然后进行“很好、好、一般、较差、差”的五级定性评估,其中评估为“很好”和“好”两等级的能力为企业优势,“较差”和“差”两等级的能力为企业劣势,之前说到过,这个部分关注优势就好。
评估的关键在于如何判断企业能力处于哪个等级,判定的依据和标准是什么,如果没有依据,那就只能是“自嗨”,结果没有任何意义。通常来说,企业所要评估的能力要与行业排名前三位的同行企业进行对比,而不是自己和自己比。
识别出了企业的优势,可以将各项优势做进一步的优先级排序,将最重要的三项优势整合成为核心能力,不断打磨与持续实践,最终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何谓核心竞争力?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
企业核心能力与未来发展方向一致,是最理想的状况,将核心优势发挥到极致,不断逼近企业的愿景;如果核心能力与发展方向不一致,怎么办?还是要坚定“去哪里”的决心,培育新的核心能力,既可以自培,也可以并购。这种情况常见的发生场景是企业战略转型,原先的赛道或模式已经不适应现在的环境变化,企业必须要摒弃过去的成功,进入新的行业,培育新的竞争优势。总之,能力的持续提升,是回答“我是谁”的最优解。
3.如何去?——用战略作战图规划目标达成路径知道了“去哪里”,清楚了“我是谁”,接下来,战略需要回答“如何去”的问题,也就是搞清楚从起点到终点的路径,路径有哪些?走弓弦还是走弓背?最优路径是哪一条?俗称作战地图。如果不知道“去哪里”,有作战地图也没用;如果不知道“我是谁”,有作战地图同样没用。所以,作战地图是否有用的前提是知道“在哪里”和“去哪里”,换句话说,企业不明确未来的战略方向之前,不要谈战略执行的话题,也不要一边谈战略一边谈执行,否则很容易扰乱战略意志与战略决心,陷入逻辑上的混乱以及思想上的纠结,反复拉扯,内耗极大。
如何达成战略目标?实践中需要有三个阶段:路径、策略与计划。路径是大路线,策略是方法,计划是行动措施,三者紧密结合,颗粒度由粗到细,构成层层落地的支撑体系。
路径规划的常用工具是平衡计分卡,借助平衡计分卡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绘制企业的战略地图,战略地图的核心是差异化的价值主张,客户凭什么选择我而不是其他企业?是因为我提供了更能满足其需求的客户价值。这才是路径规划的底层逻辑。
从根本上来说,客户价值的满足有三条基本途径:第一,产品好。产品好有两层含义,要门产品具有领先性(可用性/选择/功能),竞争对手做不出来,我是独一份,比如苹果手机;要么性价比高(价格/质量/性能),比如小米手机。第二,服务佳。指对客户的响应速度、交货期、服务体验、增值服务等服务内容的认同。一旦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双方的合作黏性就会非常高,客户对你是情有独钟,非你莫属。当然,这种关系是持续为客户提供超越其预期的价值(服务)而获得的。第三,品牌硬。品牌就是定位,也就是客户对企业的认知,认知好意味着品牌硬,否则,在客户心中企业形象不佳,品牌自然缺乏影响力。需要说明的是,品牌是结果,企业持续将产品和服务做好,好口碑自然而来。所以,品牌是一个自然积累的过程。
企业要选择相应的客户价值主张途径,要么是产品,要么是服务,要么是产品+服务,围绕客户价值主张不断优化内部运营体系,通过学习与成长提升组织能力,做好组织保障,共同支撑战略目标的达成。
路径只是规划了达成战略目标的大路线,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做责任分解与行动锁定,所以,要从战略地图导出策略与计划。大多数企业面临的普遍困惑是:财务目标很清晰,但结果却不好,为什么?我的答案是:不是没行动,而是缺乏对策略的思考。
绝大多数企业不缺目标,也不缺计划,更不缺乏制定计划的技能,但仅仅是把目标分解与制定当做响应上级管理要求的常规任务,并没有在战略目标的驱动下做深度思考,并形成策略。只有行动,没有策略,导致的结果就是:习惯什么就干什么;什么容易就干什么;领导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同事干什么就干什么。策略是路径的进一步落地,也是计划的指引。
对策略的思考通常面临三个典型问题:
第一,不知道什么是策略。我们的教育,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普遍注重知识的传递,但缺乏思维的训练,如何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如何具备系统性思维?如何做深度思考?这些在学校内都学不到,只能在职场中自己悟或者培训中学习,导致企业管理者大都在思维层面存在短板。
思维欠缺的一个典型表现,是无法进行思维层次的划分,也就是颗粒度大小的识别,由于长期从事业务工作,企业管理者的思维方式以“点式+具象”为主,很容易陷入具体的细节,而一旦进入细节,就很难跳出来,导致管理者的思维缺乏逻辑性和系统性,对“策略”的感知和理解不够,也就不知道策略是什么。
第二,把行动当成策略。由于对策略不够了解,所以管理者自然就会把日常的行动当做策略,殊不知,日常的例行行动不可能支撑目标的达成,即使变成策略又能怎么样,换汤不换药而已。
行动不是策略,策略却是行动的指引。有了支撑目标达成的策略,行动才有针对性;否则,行动就是日常动作,对目标达成起不了多大作用。
第三,把流程当成策略。另外一个典型问题是把做事的顺序当做策略,也就是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最后做什么,还美其名曰是“闭环”,这同样不是策略,是流程,流程属于行动,不是策略。
方法上,策略与行动设计的良好工具是OGSM-T模型,如图4所示。
图4:策略计划制定OGSM-T模型
OGSM-T,是五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Objective,目的;Goal,目标;Strategy,策略;Measurement,衡量标准;Tactics,行动方案。OGSM-T基于公司业务统一组织的管理语言与动作,把公司战略、目标转化为清晰的可理解、可执行以及可衡量的策略与行动计划,掌握OGSM-T模型,对路径、策略与计划的完整性以及思维缜密性有巨大的帮助。
OGSM-T模型的要点是:下级部门的基本目的是保证上级目标的实现;目标(G)是对目的(O)更细化、更精准化的描述,G的实现可以保证O的达成;策略(S)和目标(O)之间是必要性和必然性的关系,策略制定后一定要反问这样可以实现目的吗,可行吗?衡量标准(M)是对策略(S)的可量化衡量指标,并不是针对目标(G)的分解;行动方案(T)就是什么人(Who)在什么时间(When)做什么事情(What),是具体的行动措施,这一步是管理者非常熟悉的内容。
运用路径、策略、计划三步骤,可以很好的完成对“如何去”的战略思考与精准解答。
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通过业务机会的谋划与经营,将核心优势发挥到极致,并借助战略地图、策略、计划的优化升级与运营实践,实现企业的发展方向,这就是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