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刘备指定的蜀汉托孤重臣,李严为何被诸葛亮废黜为民

小瑀说史吧 2024-09-09 14:12:51
序言

刘备托孤白帝城的历史典故想必大家都知道。公元223年,病入膏肓的刘备在白帝城召见诸葛亮,将年纪尚轻的后主刘禅以及蜀汉政权全部托付给他,甚至说出“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样的话。

但很多人不知道,其实当时有两名托孤大臣,除了诸葛亮,另一名托孤大臣叫李严,诸葛亮时任丞相,李严为尚书令。

史载:

“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

也就是说诸葛亮主抓内政,是政治主官,李严才是真正的军事主官。

但就是看上去权势显赫的李严不仅没能在蜀汉政治舞台有所施展,甚至被诸葛亮废为庶人,最后落得忧郁离世。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李严与诸葛亮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权力纠葛?下面让我们走近李严的一生,了解其背后的秘密。

李严,蜀中能吏从地方主官跃升为托孤重臣

李严,出生年月不详,早期为南阳郡官吏,后因能力突出被荆州牧刘表提拔为秭归县令。

曹操占领荆州后,李严西逃益州拜在刘璋手下任职,后来刘备与刘璋为争夺益州统治权而发生战争。

当时李严在绵竹驻防抵御刘备,但当刘备大军一到,李严就投降了。

关于李严的早期经历,历史上记载的不多,可以说李严的简历平淡无奇,照比名声在外的卧龙先生诸葛亮可谓天差地别。

不过李严有两个最大的优点,第一是踏实能干,第二是善于审时度势。

在三国乱世之际,李严总能在风云变幻的情势下做出最有利的抉择,而且凭借其杰出的理政能力获得领导的赏识。

刘备成为益州之主后,李严凭借拥立之功被任命为犍为太守、兴业将军,在刘备的赏识抬举下,其能力得到极大的展现。

首先,李严与军师诸葛亮、蜀中名士元老法正、刘巴等共同制定《蜀科》,扭转此前刘璋执政时期法纪松弛,威刑不肃的局面。

后来,李严到任健为郡后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凿通天社山,连通车道以解决多年来水患冲垮桥梁的问题,二是率领本郡士兵火速平定盗贼马秦、高胜等叛乱。

在刘备立足未稳,政权夯实的关键节点,李严的雷厉风行和果决多谋除了安定地方百姓,更是为刘备政权形象加分不少,而这一切被刘备看在眼里。

公元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中遭遇惨败,退守白帝城。

夷陵之战蜀汉精锐被消灭殆尽,连同被埋葬的还有刘备为之奋斗一生的复兴汉室的理想,此时的刘备年过花甲,身心俱疲,经受不住打击终于一病不起。

眼见时日不多,刘备开始布局身后事,不久便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征召李严进永安宫(白帝城行宫),任命其为尚书令。

要知道,自东汉以来,尚书令便是中央决策中枢,总揽政务,权势极大,非皇帝亲近之人不能担此重任。

在李严之前,该职务先后由法正、刘巴担任,而李严从地方大员被火速提拔为中枢首脑,可见刘备对其信任程度之高。

当然,如果你说刘备只看重李严能力,那就太低估这位能与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昭烈帝王了。

作为三国顶级政治家,考察一个人仅专注于业务就太狭隘了,战略、政治、时局这些大的方向才是真正需要考虑的。

刘备选择李严基于以下两方面因素:一是李严的政治身份背景。

当时的蜀中有三股政治势力,第一个是刘备入川后带来的荆州集团,该集团以诸葛亮为首,是统治益州地区的领导核心,也是刘备政权的班底。

第二个是益州本土集团,如刘巴、黄权等,这一集团虽然不是统治主流,但在益州势大根深,人数众多,是益州豪强士族的代表。

第三个是东州集团,由那些因战乱饥荒,由三辅、南阳地区涌入蜀地的人士组成,他们在刘备入蜀前以客居官员身份协助刘璋治理巴蜀,李严、法正、张松都是典型代表。

这一集团在此前备受益州本土势力排挤,因此他们成为迎接刘备入川以及投降的主要力量。

刘备主政益州后,出于势力平衡的需要,主要采取荆州与东州集团为主,益州集团为辅的统治格局。

而随着张松、法正等元老重臣的离世,刘备急需新的东州集团代表顶上来,因此李严成为不二人选。

第二个要考虑的因素是权力制衡,由于刘禅年幼,诸葛亮作为《隆中对》三分天下的战略策划人必然要担当托孤重任,刘备对其也足够信任。

但同时出于权力稳定的需要,刘备通过拉拢东州集团,以此制衡荆州集团,打压益州集团,而诸葛亮是荆州集团的代表,李严则是东州集团的核心。

223年二月,诸葛亮奉命从成都来到白帝城,病榻上奄奄一息的刘备发出最后的诏令:

“托孤于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

刘备的意思很明确,诸葛亮主内政,李严掌军政,用现在的话说,李严就是蜀汉军队总司令。

诸葛亮明明是军队的实际首脑,但法统上却没有军权,李严一直以来是行政官员,现在却成为军队统帅。

刘备此举通过犬牙交错的权力划分进行分权,而分权的最终目的还是集权,刘备的这一招可谓思虑深远,布局缜密,只可惜他的愿望最后还是落空了。

因为他忽视了权力的最底层逻辑,那就是权力的大小取决于与最高统治核心皇帝的距离以及朝廷秉政集团的关系,这是任何法律或命令取代不了的。

利益取向的不同使李严与诸葛亮分道扬镳

诸葛亮既是荆州集团的领袖,同时在刘备帐幕下任军师多年,屡建功勋,与关羽、张飞、赵云等元老均保持不错的关系。

再加上其待人宽和豁达,在蜀汉军中威望甚高,最关键的是后主刘禅信任诸葛亮,在刘禅看来,诸葛亮是他幼时从荆州的刀光剑影和死人堆中陪他走过来的,刘备死后,二人情同父子。

反观李严,虽然能力突出,被刘备看重,但在蜀中政治基础并不深厚。

虽然名义上是东州集团的排头人物,但入蜀时间很晚,也就比刘备早个三四年,而且李严性情孤傲,和蜀中同僚关系也很差,常为了私利排挤他人。

蜀地官员中曾流行一句话:“难可狎,李鳞甲。”大意是李严这个人贪得无厌,营私舞弊,而且还很狡猾,别人很难抓住他的把柄。

而且李严一直以来是地方主官,即没有在中枢当政的经历,也没有军队背景。

所以说,李严虽与诸葛亮同为顾命大臣,但实力上很难与后者争雄。

223年,刘禅继位后,李严被封为都乡侯,诸葛亮为武乡侯,两人均有假节之地位,但实权却天壤之别。

诸葛亮从白帝城返回成都,以丞相之名开府治理国事,而且事无巨细均亲自处理,把权柄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丞相府俨然成为蜀汉权力中心。

李严则被拜为永安都督,留镇永安(白帝城),这下不仅丢了尚书令的职务,而且连成都都回不去了。

李严无法回到成都,注定无法履行职责,毕竟你连天子的面都见不着,你托孤托谁的孤?

至于军政大权更是水中捞月,就连永安驻军都是刘禅的近卫亲军,平日只接受刘禅和诸葛亮的命令。

可怜李严名义上是军事统帅,但军队压根说不上话,军政大权被掌握在掌管行政的丞相手里。

此时的李严心里很清楚,他这个名义顾命大臣不过是个戍边大将而已,在诸葛亮的体系下,他不可能有所作为。

对于这样的安排,李严心中非常不服,可又无可奈何,只能隐忍,终于在226年迎来了一个机会。

这一年,诸葛亮统率大军准备伐魏,想调李严镇守汉中,一来让其保障后勤,二来方便监视。

李严想尽办法推脱不去,还要求割让益州东部五个郡为巴州,由他担任巴州刺史,以此达到与诸葛亮平分秋色的目的(诸葛亮在刘备去世后领丞相、益州牧)。

这种半讨要半威胁的态度,诸葛亮一口回绝,不久李严又劝诸葛亮受九锡,怂恿其进爵称王。

李严此举既可能是想和诸葛亮做政治交易,也可能是捧杀以构陷诸葛亮于不忠不仁,但最后都被诸葛亮加以驳斥,二人由此不睦。

同时,李严的同乡尚书令陈震私下里对诸葛亮说“李正方腹中有鳞甲”,暗示李严可能会制造事端。

但诸葛亮以“大事未定,汉室倾危,伐平之短,莫若褒之”为由,仍加以安抚。

虽然诸葛亮拒绝设置巴州,但转任其为江州都督,江州位于蜀汉腹地,交通便利,物产丰富,是蜀中著名的鱼米之乡,也是北伐中原的重要物资保障基地。

230年,诸葛亮上表李严为骠骑将军。至此李严在虚名向实权的路途中迈出了重要一步,只不过随着利益的加持,风险也在增加。

李严遭诸葛亮废黜,绝不因为是误了运粮,不过是政治斗争牺牲品

同年,曹魏大司马曹真分三路进逼汉中,诸葛亮命李严赶赴汉中阻击敌军。

李严趁机提出开府的要求,毕竟同为顾命大臣,你诸葛亮开府办事,我偏偏被你推去戍边,你有的我都得有!

面对李严的要挟,诸葛亮不仅同意其开府,还表其子李丰接替江州防务,有了权力和利益,李严这才赴汉中任职,同时把自己的名字改为李平。

231年春,诸葛亮四出祁山北伐中原,李严负责粮草押运。到了夏秋之季,阴雨连绵,蜀中本就道路崎岖,被雨水浸泡更加泥泞难行,导致粮草运输供应不上。

焦急下的李严办了一件非常不地道的事情,他竟然假传后主刘禅旨意让诸葛亮撤军。

蜀军撤退后,李严又故作惊讶的说:“军粮充裕,怎么又退军呢!”同时上奏刘禅退军其实是诱敌之举。

李严的说辞既给自己督办粮草不力进行开脱,又显出诸葛亮延误战机。

只不过诸葛亮何许人也?李严这种自相矛盾和逻辑混乱的言行一眼就被诸葛亮识破,诸葛亮将李严的前后奏疏递上去,予以驳斥,李严只能叩头谢罪。

随后诸葛亮上奏弹劾李严:“自先帝崩后,平所在治家,尚为小惠,安身求名,无忧国之事……”

在这篇奏疏中,诸葛亮历数李严求五郡为巴州刺史、开府取利等龌龊之事,其罪状大致有两个:一是以权谋私,贪图享乐,二是为国出力时讲条件相要挟。

此后诸葛亮上表刘禅废李严为民,流放梓潼郡。关于诸葛亮弹劾李严这件事情,其实充满了疑惑,首先押运粮草迟滞的问题只字未提,假传圣旨也没有被论罪。

被罢官后的李严依然维持着奴仆数十人的庞大宅院,他的儿子李丰也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之后还当了朱提太守。

综上来看,诸葛亮废黜李严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政治利益考量。

由于诸葛亮在234年病逝,我们基本上推测诸葛亮四出祁山时身体状况已十分不佳,他必须考虑接班问题。

“克复中原,复兴汉室”是蜀汉兴国的宗旨根本,是一直要坚持的方针,如果不坚持,刘氏政权统治蜀中也就没有了法理依据和根基。

所以诸葛亮选择的接班人必须要贯彻北伐的战略意志,而这个人必须被足够信任,所以只能出自荆州集团。

后来继位的蒋琬、费祎都属于荆州集团足以证实这一点。

而李严作为二号托孤大臣,地位仅次于诸葛亮,按次序,李严才是接班的第一人选,但显然李严不会贯彻自己的意志,荆州集团也将失去原有的地位。

所以,废黜李严成为解决新老交替问题的关键。而李严从当选顾命大臣那一刻起就注定是被操控的对象,只可惜他并不自知,一直谋求属于自己的权力。

李严在被废黜后还常期望诸葛亮会再次起用他,直到234年闻听诸葛亮去世后才意识到自己终归成为政治弃子,再也不会被入仕了,不久便忧郁而死。

0 阅读:32
评论列表

小瑀说史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