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与“政”——“政由宁氏,祭则寡人”到底是什么意思?

六六六谈过去 2024-03-13 02:39:52

公元前547年,被赶出国的卫献公为回卫国,派使者给卫国执政卿宁喜许下一个承诺——“苟反,政由宁氏,祭则寡人。”如果我能返回重新为君,那么以后卫国的“政”归你,“祭”归我。这句话在三国时又衍成刘禅的一句承诺“政由葛氏,祭则寡人。”

现代人以为这是将国家交给某位大臣,是托国的表现,毕竟在现代人眼中,国家最核心的东西是“政”,而不是“祭”。

其实,这完全是理解反了,以现代思想代入古代。

古代“国家”的概念与现代“国家”完全不是一回事,古人认为“国家”存在核心是“祖先灵力的护佑”,后人如果不“祭祀”祖先,惹祖先不高兴,祖先不护佑“国家”,这个国家就会灭亡。

所以古代国家最核心的东西是“祭”,而“政”是为“祭”服务的。

君主——祭祀的首领

先从“君主”二字的起源说起。

主的字形,是灯中的火苗,春秋时代宗庙中祖先的牌位也叫主,这是人类对于“火”崇拜的衍生方式。家有家火,国有社火,后来的祭祀才改为木制的木牌。

古代出征打战,要先到祖庙祭祀,主祭者将“肉”献给祖先,用社火烤熟后分给众将士,这称为“胙”肉。这种肉含有祖先的灵力,会护佑出征之人。

“君”本义是主祭人手持神杖,口中念道祷词。

“君主”这二字演化自祭祀。因为古人认为“神(祖先)”才是天下的主人,而“祭祀”者负责祭祀事业之语互通,所以才能代“神”统治天下。

也就是说春秋时期君主的权力来源于“祭祀”,特别是作为祭祀祖先与神的主祭人,祭祀也成了君主的责任与代称。比如宋穆公要立兄长之子为君时说;“先君若问与夷,其将何辞以对?请子奉之,以主社稷,寡人虽死,亦无悔焉。”

这里的“社稷”指的是土神与农神,这二神的牌位放在祖庙中,且只有一国之君可以祭祀。

“政”——保证祭祀的物质条件

既然要“祭祀”祖先与神,那就么需要贡品等等,这就需要“政”。

“政”字出自“正”,最开始的“正”没有“正义”的意思,而是“向城邑逼近,义为征伐”。“政”字左边为步行,明确地表示为向城邑进攻,对被征服的城邑要求贡献即“征(税)”;政的右部“支”含有鞭笞、敲打之意,对被征服的城邑民人征税的统治方式即“政”。

“政”的原始义是向外征伐,抢外地东西回来上贡给神与祖先,或者本部落图腾。

关于“政”与“祭”的关系,可以用《国语》回答;

“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充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终王,先王之训也。”

这句话讲的是;日祭所需,由邦内内甸服关系的氏族提供;月祀所需,由王畿外侯服关系的氏族国家提供;同理还有宾服与享,要服与贡,荒服与王。

这就是理想中的“周王之政”。

以都城为中心,向外扩展,对四周都有“朝贡”的要求,如果到期出现“不贡”的情况,就要惩罚。

如“刑不祭”,指的是对甸服要刑,毕竟甸服处于周王直接统治区。“伐不祀”与“征不享”都是用军队,因为侯与宾属于周王封的诸侯国,只不过一个是同姓(功臣),另一个是异姓。

“让不贡”与“告不王”就是派使者责备、通告要服与荒服。因要服与荒服属于自行建立的四夷政权,周王征伐的成本过高,一般不会有硬性要求。

“祭”有多重要?

古人认为“祭”是国君最核心的本质,而“政”是保证“祭”的物质条件。也因此,当国君保证不了“祭”时,就会发生政治动荡,如君主出奔,让国等等,这是一种合理的君位更替。

如春秋时期的师旷就说过;“夫君,神之主也,民之望也。若困民之主,匮神乏祀,百姓绝望,社稷无主,将安用之,弗去何为?”

大意为君主的本质是祭神的主祭,如果君主逞一己之欲,使得鬼神缺乏祭祀,则(鬼神不降福而)百姓绝望、社稷无主,无处取悦社稷。这样的君主,为何不放逐呢?

还有卫灵公,在“辱社稷”为理,请求另选君主,而且是以“卜”的方式。“卜”就是占卜,这是在请祖先(鬼神)选择,下一任君主(主祭者)是谁。

“大夫问故,公以晋诟语之,且曰,寡人辱社稷,其改卜嗣,寡人从焉。”

总之,国家的权力来自于与祖灵,由与祖灵血缘最近的公室代理,君主仅仅是祖灵在人间“能保祭祀的代理人”。也就是说,如果君主不能保持对祖灵的“祭祀”,则不能成为君主,会被其它贵族所取代,这是春秋时期所有贵族包括国人默认的规则。

回到开头,“政由宁氏,祭则寡人”并不是说卫献公要放弃国家,而是将国家的本质掌握在自己手中,其它部分交给宁喜,宁喜虽然可以掌控国家大政,但并不能以此替代君主。

另外,卫献公归国后,没守承诺杀了宁喜。

0 阅读:4

六六六谈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