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李悝是一个人吗?

老畅 2024-12-04 16:19:46

图片来自网络

魏文侯问李克:“你看魏成和翟璜谁更适合做国相呢?”李克推辞说:“这不是我该管的事,我地位低下,承蒙您赏识才能在庙堂之上参与国政大事。这两个人官位比我高,且能力在我之上,我怎么好对他们评头论足呢?”魏文侯说:“先生不要推辞,只管明言!”李克说出了他著名的“识人五法”:一“居视其所亲”(不做官时,都与哪些人物相交往);二“富视其所与”( 有钱的时候如何花钱,把财富施舍给什么样的人);三“达视其所举”(居于高官显贵之时,举荐、重用些什么样的人才);四“穷视其所不为”( 陷入不得意厄运之时,是不是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谨慎言行,有所不为)五“贫视其所不取”(陷入贫寒穷苦之时是不是能够严其操守,一介不取)。

魏文侯听完说:“我知道该选择谁了,谢谢先生!”

图片来自网络

翟璜知道魏文侯找李克的事情,便去找到李克问他推荐了谁?李克回答:“我看魏文侯会选魏成为国相。”翟璜有点生气,对李克说:“先生不要忘了,你也是我推荐给魏侯的!”李克说:“你推荐我,难道是要为了自己谋求相国之位吗?”翟璜没想到李克会这么说,立刻羞红了脸,李克接着说:“你和魏成都为国君推荐了不少人才,但是魏成推荐的人如:子夏、段干木、田子方都成为了魏文侯的老师,你推荐的人尽管也很有才能,但都做了魏文侯的臣子,因此你的境界和格局比魏成还是差了一截。”翟璜听后也意识到了自己的无礼,连忙向李克谢罪,并表示要终身拜李克为师。

子夏、段干木、田子方都是战国时期以道德学问闻名于诸侯,他们不做任何具体事情,他们的作用在于提升魏文侯、魏武侯的格局,开拓他们的视野,从多个角度去观察人或事物,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仔细翻查史书,即便是在夹缝中寻找,也不会找到他们对魏国的实际贡献。而翟璜推荐这些人:吴起、乐羊、西门豹、李克等,吴起创立的魏武卒创造了以五万克秦军五十万的战绩,乐羊攻灭了中山国,西门豹在基层治理工作上堪称一代能臣,而李克则立法固本、变法强国。可以说正是因为拥有了如此多的人才,魏国才获得了战国首霸的地位,当然这些人才都要感谢魏文侯给他们提供了发挥自己才能的平台。

图片来自网络

那么这个李克就是李悝吗?战国时首创变法的那个人吗?对于李悝这样一个重要人物,司马迁在《史记》中没有为他单独立传,李悝的事迹只能散见于《史记·魏世家》、《史记·货殖列传》、《韩诗外传》、《韩非子·内储说》等史书篇目中,综合这些信息我们只能粗略知道,李悝是魏国人,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他登上政治舞台,是靠自身能力奋斗实现的,而不是靠世袭传承。而且自始至终,李悝都不在魏国的权力中枢之中。

李悝变法的主要内容:废除世袭制度,根据能力来选拔官吏;废除井田制,采取“尽地利之教”的政策,鼓励老百姓垦荒,允许土地私有买卖。同时对国家境内的所有土地进行测评,按照土地的贫瘠标准,分配给农民土地,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鼓励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国家在丰年以平价购买余粮,荒年以平价售出,以平粮价;主张同时播种多种粮食作物,以防灾荒。改革军事制度,建立“武卒”制,对军队的士兵进行考核,奖励其中的优秀者,并且按照不同士兵的作战特点,重新将他们进行队伍编排,发挥军队的作战优势。实行法治,建立完备的魏国法律《法经》,对于国家法令、政府职能、官员的升迁奖惩、军功的奖励,都做了最完备的规定。李悝变法内容针对性极强,效果极佳。

李克的“识人五法”与李悝的变法,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搭界,风马牛不相及,很难统一到一个人身上:一个给人的感觉是立足朝堂,察人入微,给君主提供一套考察人的方法;一个俯身民间,了解民间疾苦,提出富民强国的办法。一个能言善辩,立于朝堂,游刃有余。看他推荐国相明明心有所属,却不明说,事后翟璜问罪时反说的翟璜无话可说;一个为了鼓励民间习学射箭,下令“人之有狐疑之讼者,令之射的,中之者胜,不中者负(今后上地郡百姓如果遇到难断是非的诉讼时,郡守断案时便让他们拉弓射靶,凡射中的就胜诉,射不中的便是败诉)。”简单直率,甚至粗暴。

《汉书·古今人表》记载:李悝初为上地守,李克则为中山相,二人并非一人。

李悝变法有不少想不通的地方:一、李悝变法影响颇大,后续的吴起、商鞅变法都曾借鉴了不少内容,为何史书没有记载?二、李悝变法内容触及不少权贵阶层利益,为何不见反扑?李悝之死是传说李悝审理一件案件时,发现三年前他错判一人为凶手并执行了处决,害死了无辜的人。依照他自个定下来的《法经》,这是死罪!最后,李悝写好遗书,自杀了。三、李悝变法找不到主导人,按记载李悝一直不在魏国的权力中枢之中,谁在推动?说魏文侯拜他为相,找不到任何明确记载。四、李悝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也没个定论。

0 阅读:0
老畅

老畅

从历史看现实 以现实观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