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给新盘定那么高的销售目标了

悠悠地产观 2023-10-28 10:20:04

售楼处的看房人人山人海,人多的时候还要排队等候才能入场。现场销售人员更是忙得不可开交,一个人要对着七八组客户做讲解。这么多的人,没有雇来的“托儿”,也没有充数的“假客”,都是真实存在的普通人。这一幕,不是回忆,也不是幻想,就发生在北京近期刚刚入市一个新盘的销售案场。

如果不了解当前市场状况,这可能会让人以为北京楼市已经反转,重新回到了“一房难求”的年代。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这个新盘积累了1000多组意向客户,下一步就应该收诚意金筛客户了。诚意金收多少,操盘团队反复考虑,觉得市场情况一般,诚意金别收得太高,最终定在了5万。以这个项目的位置、总价和市场关注度衡量,收5万确实不高。

然而,5万诚意金一收,1000多组意向客户就只剩下150组左右——蓄客蓄了个寂寞。

没错,这就是北京楼市当下的现实:客户观望,经历过“认房不认贷”带来的一个“小波峰”之后,市场又已经回到了一个“很差”的状态。

这并非是“孤例”。我们问了几个新进入市的项目,反馈的情况也都差不多。总结起来有如下几个共性:

1、开发商是真努力,产品都是“超配”。无论是规划设计、户型摆放、精装品质,园林水平,甚至配送卫浴洁具和家电的档次,业内业外人看了都说好,没人不说开发商实在。

2、定价也都比较合理,没有大幅度突破区域惯例的情况。

3、入市时,现场看房的人都不少,也都是真实的看房人,没有雇来的托儿。因此,蓄客状况是真实的。

4、一收诚意金筛客户,蓄客就大量流失,1000多组剩下150组左右甚至都算是好的,有些新盘表现更差。

不是开发商不努力,实在是市场预期太差。听几个中介小哥说,最近看房的人确实是多了起来,但除了个别城市核心区的优质房源,绝大多数客户是只看房,不买房。一个小哥说,他的一个客户,前前后后看了快50套二手房,从旧宫看到了亦庄,从亦庄又看到了草桥蒲黄榆,甚至一路看到了菜户营。问他看上了哪几套,他都摇摇头,然后说:“再看看”。

他向门店的同事诉苦,向领他入行的师傅抱怨,结果发现,这并不是他一个人的经历。有人看房比没人看房好,但只看房不成交,终究不是个事儿。看看截至10月25日的北京二手房成交量就明白了:7293套,环比上个月大幅下降——认房不认贷的“小波峰”过去了。

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市场预期太差,客户观望情绪太浓,无论新房二手房,大量客户“只看不买”,所以,售楼处来再多人也没用。探究这种观望情绪来源,要么是怕当接盘侠,要么是担心自己支付能力不能持续,要么就是认为现在的政策还没到位,接着等更优惠的政策。

更多讨论这种观望心态的成因及其对错已经没有意义,因为它就是既定的市场事实,不是通过说理、辩论能够改变的。开发商从上到下必须认识到,这种持续的观望已经改变了很多房地产销售、运营的既定认知和规律,总结起来,包括以下几方面:

1、确保开盘销售顺利的蓄客量“安全边际”已经极大的扩大了。以前,1:5 就比较靠谱儿,能够保障开盘销售时的签约业绩。但是现在,1:7、1:8都已经不能保证安全了,至少要到1:10,而且蓄客基数,也就是分母,还有不断增大的趋势。

2、不仅在蓄客收诚意金筛选客户的时候,会出现流失客户量增大的情况,转认购,认购转签约时流失客户的量和比例也都同步增大,因此,现在要保障开盘销售业绩,有效的蓄客量还要继续增大。

3、“逼签”的效用大幅衰减,很多客户“一逼就死”。此前,营销团队经常使用“这个户型您明天不签约就卖给别人了”,“不签约房子就没了”的说辞,促进客户尽快签约。但是现在,很多楼盘的很多客户,一旦遭遇“逼签”,直接就告诉销售“那我不买了”。

4、客户对价格高度敏感。先前只要把区域价值的逻辑、产品价值的体系讲通讲透,意向性客户的购买比例会非常高,对溢价问题敏感度不高。但是,现在无论产品多好,区域前景多好,只要价格超出该区域的心里价位,哪怕只超出很小一部分,客户都不接受。也就是说,客户拒绝为楼盘品质和区域发展的未来价值“埋单”。

5、排卡客户的“真实意向强度”下降。现在市场中的很多客户是 “全城看房”,“全城排卡”,由于市场不好,很多楼盘“诚意金”的额度都不敢太高,所以会出现一个客户在多个项目都排卡的情况。因此,这些客户对一个楼盘的意向购买的强度,实际是下降的。换句话说就是,现在排卡的意向客户,“水分”比原来高。

6、以前认为新盘好卖,所以,集团给新盘的销售任务往往定得很高,操盘团队在新盘开盘阶段给的优惠也相对较少,更习惯开盘靠气势而后顺销,扫尾靠渠道加优惠的思路。但是,在市场观望情绪严重的状态下,这种打法已经基本不灵了。

此外,还必须给开发商操盘团队提个醒,现在大量新项目在开盘阶段就开始用渠道带客,这固然增加了现场的到访量;但要知道,渠道归根结底就是那么几个,尽管可以通过给予渠道“提点政策”的不同,引导渠道区别性带客,但渠道最基层、最前线接触客户的还是中介小哥,除了少数顶豪项目,他们没有精力去精确理解楼盘客户定位的差别,也对“提点政策”的区别不那么敏感。

所以,最终渠道很可能把各式各样的有买房意向的人都带到售楼现场,既带到你的售楼处,也带到别人的售楼处。开发商希望通过增大蓄客基数保障销售,渠道和中介小哥也一样,他们希望通过增加带看楼盘的数量,提高客户签约的概率,只要最终能成交,他们都能拿到佣金。对他们来说,成交拿到佣金是第一重要的,第二才是佣金的多和少。

某种意义上而言,这可能也是开发商使用渠道的另一种反噬。

在这样的态势下,开发商从上到下必须做出改变,我们提出以下几个建议,欢迎业内同好指正交流。

1、集团公司确定销售任务必须以尊重市场现实为前提,不能拍脑门决策,不能把销售任务定得过高。这是能够应对当前市场变化,继而求得稳定生存的大前提。任务目标定错了,定高了,其他一切都是徒劳无功,甚至会适得其反。

2、定价必须合理,不能超过区域市场一般的心理价位,不要再指望购房者为区域发展的前景和项目品质的提升埋单。合理定价,是顺利销售的基础。

3、超配的效果虽然已打折扣,但是,市场太“卷”已经是既成事实,无法改变,因此,还必须在规划设计、户型摆放、赠送、家电卫浴甚至软装方面下功夫,全面提升楼盘的品质,卷了不一定卖得好,但是,不卷一定卖不好。

4、必须皆尽可能增大蓄客基数,同时,还要采取更严格的管理和甄别手段,在扩大基数的同时,尽量降低排卡客户中的“水分”,提升蓄客的“纯净度”,具体的手段,可再探讨。

5、优惠政策要在开盘阶段一次给到位,不要指望细水长流,更不要挤牙膏。

6、如果确定要使用渠道,那么在开盘阶段就用上,同时,管理好渠道,提升渠道带看客户的纯净度。

最后,想和开发商集团公司的高管们说两句,任正非说“要让听得见炮火的人指挥战斗”,这真是一句大实话。中央号召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现阶段,请握着“给楼盘定任务”权力的集团高管们,一定要多到一线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了解市场真实的情况,而后再确定楼盘的销售任务目标,这个目标应该符合市场的现状,让项目团队“真正努力干能够达到”,而不是一个“再怎么努力都无法完成”的目标,那样的任务目标,不仅会失去指挥棒的意义,而且还会导致项目团队的动作走形,最终带来的是更大的损失——我们接触的不少集团公司的高管们,还有不少人对当前的市场情势缺乏客观的认知,而且还很固执。

这不是在帮着为项目团队“减负”,因为科学的态度是房地产行业穿越这个残酷周期的关键所在。毕竟那个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年代已经过去很久了。

0 阅读:0

悠悠地产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