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自下,下者愈”:治病因势利导才能痊愈(二)

鸿朗说健康 2024-12-21 14:57:04

实际上任何一个器官,既有气分,也有血分。膀胱这个泌尿系统,它的生理活动既靠气来提供能量,它也靠阴血来滋养。整个泌尿系统它有血液循环吧,所以血分,就是泌尿系统的血液循环系统。膀胱是个水腑,它也有血液循环。热结膀胱就是邪气入里化热以后和血结于膀胱。“其人如狂”,一个膀胱血热互结的证候,为什么可以出现如狂这样的精神症状?如狂和发狂只不过是程度上的差别。

“血自下,下者愈”是什么意思呢?如果这个病人,当时正处于来月经的时候,或者他原来有痔疮,正是痔疮出血的时候,或者他的膀胱可能在个小结石,如果出现了尿血的时候。月经是一种生理的,痔疮是一种病理的,膀胱有小结石,然后结石剌破了膀胱壁,出现尿血是病理的,这本可能是一种生理的,或者病理的情况。但是就在这个时候,热和血相结,那么随着这种出血,或者月经的出血,或者便血,或者尿血,这就象我们放血一样,血自下,下者愈,热随血减,热随血泄,没准儿这个膀胱蓄血证就形不成。由于一出血,这个郁热随着出血排出体外了,这就是血自下,下者愈的道理。这只有在血热初结,热盛,热迫血妄行,使出血增多,这个出血倒把热邪给排泄出去了,这个病就不再继续发展下去了。可是在一般的情况下,一般的人并没有这样的机会,不能够出现血自下,下者愈,怎么办?那你只能用泻热逐瘀的方法了。

  接着往下看,要用泻热逐瘀的方法的话。由于这个病是由表证发展而来的,这叫表证兼里实。我们前面讲治则的时候,表证兼里实要先解表后攻里,这个治疗原则,在《伤寒论》中是特别强调的。“其外不解,尚未可攻,当先解外”。你要攻里话,你要泻热逐瘀的话,你要看看表邪解除了没有,如果表邪没有解除,应当先解表,“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这里又补充了太阳蓄血证的另外一个主证,就是少腹急结,少腹急迫不适,少腹疼痛,急迫不适。用这个急字,少腹拘急疼痛,急迫不适,提示了热势重。

凡是热重的证候都有急的表现,而没有说少腹硬,没有说少腹满。硬是医生摸着硬,满是病人自觉胀满。那说明有形的瘀血刚刚开始凝结,而说少腹急结,提示了热邪重而且热势比较急。“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大家想一想,这个证候是太阳蓄血证的初起阶段。热势重而且急,瘀血刚刚形成。在表邪解除以后,那么要专门治疗瘀热互结的话,是泻热为主呢,还是化瘀为主?泻热为主。因此在治法上应当是泻热化瘀。如果把活血化瘀放在前面,那就不大合适了,应当是泻热化瘀,以泻热为主,兼以化瘀,方子用桃核承气汤。

“血自下,下者愈”。后面又讲“血自下,下者愈”,这什么意思,这个血为什么会自下?这里有两种意思:一种是指自愈,一种是指治疗。

首先我们要知道,这个血不是新鲜的,好像高热出血,不是这样的意思。而是一种脓血、血块、陈旧性的瘀血、凝血,暗红色的血便或者血水,感染性的一种渗出物等等,是这样一种东西。

“血自下”就是指从阴道、从肛门、从尿道排出脓血,所以讲就是“下者愈”,这些排掉了反而会好。

这种形式是人体自我引流从而达到自愈。生病了人体能自发抗病,总是要找到一个方向,感到比较薄弱的地方,它就把这种东西通过这个地方突破了,就出现出血,这个出血等于说是好事,等于把这种脏的东西排掉。

另一种形式是什么?就是需要医生用一种逐血的药把它排出去。从什么地方排,我们开始的时候也是不知道,吃了药以后,有的通过肛门,有的通过尿道,有的通过阴道,用药物达到瘀血外排的目标。整个条文就这样的意思,排掉了人体就会好,所以它下面对于排掉以后所得到的效果,是比较自信的。

“血自下,下者愈”这种,对于西医来讲,是感到非常难以理解的,但是对于中医来讲,这是非常常规的一种治疗方法。

“但少腹急结者,与桃仁承气汤”。桃仁承气汤这个方子的五味药,就是在调胃承气汤“大黄、甘草、芒硝”三味药的基础上,加上一个桂枝。脑的病属于“上冲”,用桂枝能够让这种“上冲、发狂”下来,还有祛瘀血的桃仁。

瘀血在体内对人体有什么影响呢?这里简单说两点。首先是 影响血脉运行,瘀血是血液运行失常的病理产物,但瘀血形成之后,无论其瘀滞于脉内,还是留积于脉外,均可影响心、肝、脉等脏腑的功能:如果瘀血阻滞于心,可致胸痹心痛;瘀血留滞于肝脏,可致肝脏脉络阻滞,气血运行障碍,故有“恶血归肝”之说;瘀血阻滞于脉道,损伤脉络,血逸脉外,可致出血色紫暗有块等;瘀血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利,形体官窍因脉络瘀阻,可见口唇、爪甲青紫,皮肤瘀斑,舌有瘀点、瘀斑,脉涩不畅等。

瘀血还会影响新血生成。瘀血是病理性的产物,已经失去了对机体的濡养滋润作用。瘀血阻滞体内,尤其是瘀血日久不散,就会严重地影响气血的运行,脏腑失于濡养,功能失常,势必影响新血的生成。因而有“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的说法。故久瘀之人,常可表现出肌肤甲错、毛发不荣等失濡失养的临床特征。

0 阅读:0

鸿朗说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