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三联生活周刊报道,过去40年,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持续增长,达到11.2%。公众的印象中,这是一种中老年病,但由于不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越来越多不到30岁的年轻人,甚至还在学龄阶段的青少年,也成为了糖尿病患者……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1.2%,患病人数超过1.41亿,其中,18至29岁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已经达到2%,30岁至39岁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高达6.3%。患糖尿病的年轻人为什么越来越多了?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
我们来看《澎湃新闻》报道的典型的年轻糖尿病患者:(为保护受访者隐私,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秦悠然 21岁 2型糖尿病 确诊1年。去年7月末,我突然出现口渴、多饮、多尿的情况,一晚上要去五六次厕所。
到8月,我在医院空腹测了血糖,结果是17+,确诊了糖尿病。我从出症状到确诊时间比较短,可能跟我学医有关,有些人已经是糖尿病了,但他们并不知道。好多年轻人如果刚刚有症状的时候干预,是能恢复健康的。
我是学临床医学的,当时在医院实习,我就跟带教老师反映了身体状况,中断了实习。因为这血糖值已经是要住院的程度,再不治疗就酮症酸中毒了。当时我感到眩晕,身上盗汗,手有点抖,浑身都不得劲。还有肌肉痒,是由内而外渗透的痒。
医生说这是糖尿病的并发症,让我控制饮食,饮料是不能喝了,米饭的量要减。我住了十天医院,每天会输氯化钾。当时入院抽了很多血,检测了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等等,最后证实我是 2 型糖尿病。
我们上课时讲过,遗传的主要是 1 型糖尿病,有些 1 型患者甚至一两岁就已经确诊。我这个年龄得糖尿病,医生第一反应是1型,但我的体型更偏向于 2 型。1型大多消瘦,2型偏胖一点。
像我这种 2 型糖尿病,胰岛素是正常分泌的,但是机体不能去利用它。1型是体内是不能合成胰岛素,只能依赖外源性的注射胰岛素。
血糖控制不好的话,又要注射胰岛素,又要服用药物,它不仅是经济负担,对自身健康也有伤害。糖尿病在比较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出现酮症酸中毒。
确诊之初我不想跟我妈说,我打算只说血糖偏高,比糖尿病更能让她接受。但是我跟老师说了这事,他说你最好告诉父母,因为这不是短期能治愈的疾病。父母觉得是我生活方式有问题,吃糖吃太多了,或者暴饮暴食、作息不规律等。
生病后,我总结了一下,我身高174厘米,体重将近 200 斤,算肥胖了,我觉得这是最大诱因,因为我们家没有糖尿病史。另外我在服用精神类药物,高考那年我确诊了双向情感障碍,这也会影响体内代谢。
我的精神问题导致我需要服用药物,体内的内分泌、代谢的平衡被打乱了。大多数药物要通过肝脏代谢,肥胖导致我有脂肪肝,精神类药物导致我肝功能不是很好。肥胖、情绪和器官的功能,可能会更加容易导致糖尿病。
我的主治医生也是我的带教老师,他告诉我,既然精神疾病的治疗不能停药,可以通过控制饮食、运动慢慢减轻体重。
其实情绪波动对这个病的产生也有影响。
大一期间我一直在调整情绪,因为我并不满意我考上的这所学校。大一我体重已经不轻了,但军训期间我奶茶、果茶一天起码两杯,之后可能是一天一杯。
现在我一天三顿药,自学了简单的推拿,加上规律服药,感觉好了很多。在家里调整糖尿病主要靠自觉。饮食一定要控制主食的量,要少吃,不喝甜的饮料,只喝白水。一定要对饮料说不,哪怕是无糖的饮料,包括很多市面上有些酸奶。
无糖是指没有白砂糖或者果葡糖浆,代糖可没少放,甜味不会凭空产生。食用这些代糖含量高的食品,会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我实习的医院有糖尿病患者,家里人来看他,买的无糖饼干,以为就可以吃很多,结果把一箱子都给吃了,吃完之后酮症酸中毒。
之前我给社区做科普讲座时,说米饭就是糖,很多社区的阿姨觉得奇怪,米饭为什么会是糖呢?米饭是碳水化合物,会被水解成葡萄糖,如果身体没有办法及时把多余的葡萄糖使用掉的话,会自动转化成脂肪,就会变胖,达到一定阈值的时候,脂肪也够了,身体也没有办法完全代谢掉的时候,体内的胰岛细胞没有办法分泌胰岛素。
要适当去运动,保持情绪轻松。我现在就很后悔,因为我的体重不是一下子就胖了 80 斤的。在我还没有那么重的时候,其实是可以选择跑步锻炼,现在将近 200 斤了,我的膝盖、腿会很累。
现在很多老年疾病都在年轻化。很多年轻人确诊糖尿病的时候,仿佛天塌下来一样。可是我没有那么难过,确诊双向情感障碍的时候,我已经把难过的情绪用完了。我会尽量去做一些让自己愉快的事情,比如我喜欢听音乐,让自己的情绪得到改善,不能去一直去盯着我得了糖尿病这件事情。我马上要回医院实习,需要跟在家里一样坚持规律服药,要和胰岛素同步。
我知道很多患者会隐瞒自己患病的事实。包括很多一身肌肉的健身人士,也有糖尿病。很多人会有羞耻感,觉得年纪轻轻不应该得一个慢病。现在社会节奏快,人面临各种压力,其实每个人都可能得这个病。